天天看點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Matrix 首頁推薦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标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 Surface Laptop Go 是在北京三裡屯的一家順電。對自己的 MacBook Pro 早已審美疲勞的我,說實話,對 Surface 系列的設計一直都是十分欣賞的。3:2 的 12.4 英寸螢幕比例、舒适的鍵盤和觸控闆,以及觸摸屏 —— Surface Laptop Go 符合一切我對于上網本的期待。隻不過,當時的我隻是簡簡單單的欣賞,并沒有什麼購買欲。

情況在今年發生了改變。首先是,我把用了多年的 2016 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出掉了,換了 M1 的 Mac mini 作為日常使用的 Mac 機器。這是因為,盡管 MacBook Pro 十分便攜,它的性能早已跟不上我的需要了。至于移動辦公的需求,機關配發的 Dell Latitude 7390 實際上體驗尚可,如果它不是那麼快就壞掉了的話。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LOL,線過于雜亂,請勿介意

如今的輕薄筆記本,其實有不少的選擇。一來,MacBook Air 因為配備了 M1 處理器而變得性能強勁且續航優秀;二來,在 Windows 陣營,聯想小新、小米、華為等一衆國産品牌推出的輕薄款筆記本無論是性能還是價格都還不錯。至于我為什麼最終選擇了 Surface Laptop Go,主要原因是這樣的:首先,我也已經提到了我對這款筆記本的設計鐘愛有加。考慮到 12.4 英寸 3:2 的螢幕,它看起來小巧精緻,但是在内容的顯示上倒是也毫不含糊,相比 16:9 或者 16:10 的傳統比例,能夠顯示的内容更多。其次,最近對于 Excel 的高需求,讓我無法安心使用一台 Mac 電腦承擔所有的工作;加之 MacBook Air 在 2022 年有極大的可能更新設計與處理器,現在的我已經不敢輕舉妄動。最後,其他廠商的筆記本盡管性能上要強勁許多,但是在設計上總有那麼一些讓我覺得不太舒服的地方。總之,說服自己買 Surface Laptop Go 的理由的确有不少。

價格

Windows 11

機器到手的時候,預裝的是 Windows 10 版本 2004(處于 S 模式)。如今已經到了 2022 年初,我不了解為什麼這台筆記本出廠時的系統還是 2020 年初的版本 —— 可能這就是翻新的問題吧?不過,我立刻就給它更新到了 Windows 11。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Windows 11 煥然一新的桌面體驗

Windows 11 的主要改進,除了「面子上」可見的新設計與各種毛玻璃效果,其實對于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針對外接顯示屏的改進。相對于 Windows 10 外接螢幕時的諸多問題,Windows 11 能夠記憶外接顯示屏時打開的視窗,同時支援不同的顯示屏使用不同的桌面(是的,Windows 10 就連這個都不支援)—— 這樣當我有需要把筆記本撤下後重新接到顯示器上時,它能夠順利地恢複原狀。此外,針對外接顯示器,Windows 11 似乎也終于支援了在筆記本合蓋時獨立運轉顯示器,隻需外接滑鼠鍵盤即可進行操作。

盡管 Windows 11 在外接顯示屏方面體驗相比 Windows 10 已經有了不少提升,但是總體上來說,Windows 11 給人的感覺還是「需要優化」。尤其是在系統的響應速度上,可能是因為使用了大量毛玻璃元素以及複雜的動畫,在感覺上 Windows 11 要比 Windows 10 慢上不少。此外,bug 叢生也是 Windows 11 的毛病之一。就拿之前提到的不同顯示器不同桌面的問題來舉例 —— 最後發現,我在顯示器 1 上選擇「下一張桌面」,顯示器 2 的桌面輪換了一張;反之亦然。剛發現這個問題的那一刻,我還真是有點哭笑不得。不知道這種軟體上的 bug 随着系統更新何時能夠解決。

最後,微軟在 Windows 11 中還是展示了自己的「傳統藝能」—— 設計不統一的毛病可以說是從 Windows 8 一直流傳至今。盡管 Windows Terminal 已經取代了 Command Prompt 作為預設的指令行應用、「設定」也已經獲得了一次重新設計,許多來自上個時代的 Windows 界面和視窗還是能夠在 Windows 11 中找到蹤影。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曆史包袱」吧。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Windows Terminal 已經成為預設的指令行終端性能

我其實對于性能的要求并不算太高,能夠流暢運作 Office 套件,偶爾打開 Photoshop 也可以用,就已經十分符合我個人的期待了。不過,Surface Laptop Go 的 i5-1035G1 這款處理器,仍然是讓人「捏一把汗」的。4 核 8 線程、1.0GHz 的主頻,再加上 UHD G1 核顯,處理性能本身完全算不上強。

在日常運作的過程中,也能很明顯地感覺到硬體性能不足帶來的問題。8GB 記憶體可以說是首當其沖的 —— Chrome 這種記憶體大戶一打開,日常記憶體占用已經可以飙升到 6GB 左右,我已經久違的标簽頁重載現象,在這台電腦上「死灰複燃」。其次,可以感覺到當電腦不插電的情況下,整體的性能都會受到頻率限制的影響 —— 比如,微信聊天記錄的滾動會開始掉幀,Chrome 網頁加載變慢,程式打開也會有變慢的現象。最後,GPU 性能也明顯有些「跟不上」—— Windows 11 的各種動畫效果還算流暢,但是透明效果的顯示就有點吃力 —— 這一點尤其展現在更換主題的時候,整部電腦可能 1 分鐘都緩不過來。最後,我也是不得不把透明開關關掉。

此外,在稍重的負載下這台筆記本的風扇會開始旋轉,聲音中等,同時機身發熱稍重。但總體上處于可控的水準。

硬碟方面,Surface Laptop Go 使用的是 SK 海力士的一款 NVMe SSD。使用 WinSAT 指令行工具進行測試,順序讀在 1300MB/s 上下、寫在 600MB/s 上下,并不算得上特别優秀的成績。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利用 WinSAT 進行的磁盤性能測試結果

其他方面,這台筆記本支援 Wi-Fi 6、藍牙 5.2,是一台 2021 年釋出的輕薄本的标準配置,在日常使用中也比較穩定,我目前很少遇到斷聯的現象。由于我的無線路由器僅支援 Wi-Fi 5,我并沒有對這台電腦的無線網絡速度做過多的測試。

不過,好在我隻用這台筆記本做一些輕量的文字工作,最多是 PowerPoint 或者是 Photoshop,盡管有些時候慢了一些,但是總體上并不會影響到我的工作效率。我的相當一部分工作需要在浏覽器中完成,Chrome 浏覽器在這台電腦上總體來說并沒有太大問題,如果标簽頁開得太多,可能會導緻卡頓或者先前的标簽頁重新載入的問題。

設計與 I/O

盡管我對 Surface Laptop Go 的性能頗有微詞,對它的設計我卻的确是青睐有加。金屬質感的 A 面與 C 面、類膚質感的 D 面顔色都是一種讓我覺得相當夢幻的淺藍色,隻是散發着不同材質的不同光澤罷了;鍵盤與觸控闆的顔色也都是跟随整體的顔色做了調适,可以說是相得益彰的。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機器很小,顔色很耐看

Surface Laptop Go 的「輕薄」,也的确展現在了機身的體積與重量上。1.11 kg 的重量确實是我用過的筆記本裡面最為輕便的(當然,比 11 英寸 iPad Pro 再加上 Magic Keyboard 輕);整體機身大小的設計也讓它能夠安安穩穩地放在我少數派地挎包中随身攜帶。盡管如此輕盈,這台電腦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單手開蓋的筆記本電腦,說明微軟也在鉸鍊等機身設計的細節上下了一些功夫。

緊湊的設計并非沒有代價。Surface Laptop Go 整個機身隻有 4 個接口:左邊是一個 USB-C、一個 USB-A,以及一個 3.5mm 耳機插孔;右側隻有 Surface Connector 充電口,I/O 拓展性确實成問題。不僅如此,為了使機身看起來更為緊湊,這些端口所在的側邊并非垂直,而是向裡有一個傾斜度,使得 USB 配件的插入有些困難,Surface Connector 也難以一下子接上。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螢幕

Surface Laptop 作為傳統形态的産品家族,其螢幕也比較貼近傳統筆記本常見的螢幕大小。Surface Laptop Go 則采用的是 12.4 英寸的鏡面多點觸控螢幕,分辨率為 1536 * 1024。這個分辨率不能說有多高 —— 是以,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我會時常感覺到這個螢幕不夠清晰,尤其是與 MacBook 的 Retina 螢幕相比的時候。

不過,與大多數傳統筆記本不同,這台筆記本電腦也采用了 Surface 家族内幾乎完全統一的 3:2 比例的螢幕。之前用慣了 16:9、16:10 的螢幕之後,我覺得 3:2 螢幕能夠多顯示的幾行内容似乎十分有效果。尤其是,我主要使用這台電腦進行文字方面的工作,寬屏常常意味着文字兩邊留出大量的空白,其實是對螢幕空間的一種浪費。

最後,由于現在圓角設計的風格實在是過于流行,Surface Laptop Go 的螢幕四周也都是圓角設計,不過這個圓角的弧度沒有 MacBook Pro 那麼誇張。當滑鼠移動到圓角的時候,滑鼠指針的頂點并不會跟随圓角,而是直接被圓角部分遮掩 —— 細節上還是有那麼一點小問題。不過,搭配 Windows 11 的圓角視窗,讓我覺得确實是「對味了」。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圓角螢幕,看起來隻是缺了幾個像素而已鍵盤和觸控闆

Surface Laptop 家族的鍵盤和觸控闆本身就值得信賴。Surface Laptop Go 上的鍵盤使用起來的手感要比 MacBook Pro 上面的 Magic Keyboard 鍵程長一些,是以在回彈的過程中更加舒服一些,不會那麼直接。我反正是一上手就愛上了這個鍵盤。在敲鍵的時候,這款鍵盤的聲音也完全算不上大,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内。在鍵盤的電源鍵上,內建了支援 Windows Hello 的指紋傳感器,可以直接使用指紋登入電腦并且進行 Microsoft 賬戶的驗證操作。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指紋識别整合在電源鍵中

Surface Laptop Go 的觸控闆體驗也算是 Windows 陣營中相當優秀的一位了。觸控闆的觸感十分舒适,和 MacBook 幾乎無異。操作也算得上靈敏,各種多指手勢是可以比較完美地識别的。預設情況下,觸控闆的右下角區域是映射了「滑鼠右鍵」的,不過可以在設定中關閉。如果要挑什麼毛病的話,可能就是在按下的時候整個觸控闆的感覺比較生硬;以及觸摸闆的邊緣處無法按下。但這些也是 Windows 陣營觸控闆的常見問題了。總體來說,我還是可以脫離滑鼠,直接使用觸控闆完成絕大部分操作的。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觸控闆支援多指手勢電池、充電與續航

小機器也意味着配備了小電池。Surface Laptop Go 的續航在總體上可以讓我比較滿意;但是對于需要經常出差辦公,并且辦公極其依賴網頁浏覽器的人來說,續航可能會成為一大問題。就我個人的使用情況來看,以中等強度使用這台電腦(微信、Chrome、飛書等等都在前台或者背景切換),續航應該在 4–6 個小時。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電池續航情況的詳細資訊可以追蹤

Surface Laptop Go 配備的是使用 Surface Connector 的 39W 電源擴充卡,充電速度還是挺快的。但是,由于這台筆記本的設計,我經常在對齊充電的時候無法一下子對齊,總還是要摸索一段時間。對 Surface Connector 我倒是沒有過多的意見 —— 就好像 MagSafe,盡管承載不了資料傳輸的大任,但總歸是一種優雅的充電方式。此外,Surface Laptop Go 也支援通過 USB-C 接口充電,如果是外出工作,就無需帶上多餘的專用充電器了,一個功率稍大一些的 USB-C 接口的充電器足矣。

小結

在這半個月的使用過程中,我其實是越來越喜歡 Surface Laptop Go 的。盡管在性能上還有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整台電腦在設計與整體的使用體驗上,還是能夠符合我個人的期待的。不過,對微軟,我總是有點恨鐵不成鋼 —— 既然能夠好好做一台設計上過得去的電腦,為什麼不能塞進來更好的硬體呢?

Surface Laptop Go 或許讓我覺得還滿意,但必須承認的是,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Surface Laptop Go 使用體驗:或許還有更好的上網本

在辦公室,桌面空間局促,外接顯示器豎排放置

> 實用、好用的正版軟體,少數派為你呈現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并授權少數派獨家使用,未經少數派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