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代大同府、陽和府兩個錢局的鼓鑄錢币

清代大同府、陽和府兩個錢局的鼓鑄錢币

《文物世界》 2002年06期 衛文江

清順治二年(1645),清戶部準許在大同府鑄銅錢。順治五年(1648)大同總兵姜叛清,順治六年至順治十二年移陽和衛(現陽高縣)錢局鼓鑄六年。1655年陽和衛錢局遷回大同府錢局。大同、陽和錢局從1645年到1722年,前後鼓鑄77年,鑄制了順治一式錢、順治二式錢、順治三式錢、順治五式錢和康熙通寶仿順治五式錢。錢文楷書、直讀,清戶部一直沿用順治五種錢鑄制。大同、陽和錢局共鼓鑄了8個品種制錢,鑄造數量不詳。

1.順治通寶光背錢和順治通寶背“同”錢

在順治二年(1645)同時鼓鑄的二種錢中,順治一式錢正面為順治通寶,背面為光背仿古錢(圖一);順治二式錢正面為順治通寶,背穿左“同”字(圖二),意思是大同鑄,此錢為仿唐開元通寶、明洪武錢制,鑄行至順治五年(1648)。成色為七成紅銅,三成白鉛,足陌一千文為一串,制錢每文重二錢二分,順治一式、二式、三式都按此法進行制作。孫仲彙等編著的《簡明錢币辭典》将順治通寶光背列為5中,順治通寶背左同列為5上。現存錢币實物較多。

清代大同府、陽和府兩個錢局的鼓鑄錢币

2.陽和錢局鑄有順治通寶背上“陽”字和左側“陽”字二種錢清順治五年(1648)大同總兵姜叛清,大同府移置陽和,六年陽和衛升為陽和府,大同錢局移陽和錢局,局址在今陽高縣城西南街南金道巷。繼續開鑄順治二式錢;一種為正面年号順治通寶,背穿上“陽”字(圖三),另一種為順治通寶,背穿左側“陽”字(圖四),清順治十年(1653)停鑄。順治一式錢、二式錢每十文當銀一分,銀一兩值一千文,但在市面流通實為順治錢七文當銀一分,舊錢則為十四文當銀一分。孫仲彙等編著《簡明錢币辭典》将順治通寶背上“陽”和順治通寶背側左“陽”列為4中,錢币實物現存量少。

清代大同府、陽和府兩個錢局的鼓鑄錢币

3.順治通寶背“陽一厘”和順治通寶背“同一厘”

順治十年(1653)戶部題準各省鑄造制錢,規定背鑄“一厘”兩漢字,“各增本局一字”,為順治三式錢。陽和錢局鼓鑄正面年号順治通寶,左“陽”字,右“一厘”二字(圖五),陽和錢局鑄一厘錢三年。1992年經陽高縣文管所到原址(陽高縣城西南街南金道巷)調查搜集,發現爐渣、銅渣等遺迹。順治十二年(1655)戶部“複準移陽和局于大同”。大同錢局鑄正面順治通寶背左“同”字右“一厘”二個漢字(圖六),順治十七年(1660)停鑄。一厘是錢一文值一厘銀,指對銀作價,這是權銀錢,表示為主币。順治十八年延長使用二年,至康熙二年(1663)收回銷毀,造“一厘”錢的錢局全國共17個。《簡明錢币辭典》将“同一厘”列為2下,“陽一厘”列為5下;現存錢币實物均稀見。

清代大同府、陽和府兩個錢局的鼓鑄錢币
清代大同府、陽和府兩個錢局的鼓鑄錢币

4.順治通寶背右滿文“同”,左漢字“同”

順治十七年至康熙元年(1662),大同鼓鑄順治五式錢,制錢每文重一錢四分。正面順治通寶,背右滿文“同”,左漢字“同”(圖七)。《簡明錢币辭典》将順治通寶背右滿文“同”左漢字“同”列為5下,現存實物較多。

清代大同府、陽和府兩個錢局的鼓鑄錢币

5.康熙通寶背右滿文“同”、左漢字“同”

康熙元年(1662),戶部準許大同鑄造康熙通寶。正面康熙通寶,背右滿文“同”,左漢字“同”(圖八)。錢币重量均仿順治五式錢法;《簡明錢币辭典》将康熙通寶背右滿文“同”、左漢字“同”列為5下,現存錢币較多。康熙六十一年(1722)戶部議定:“各省設一局,其餘均停鑄”。大同府錢局也停止鼓鑄。

(作者工作機關:中國人民銀行大同市中心支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