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樂過寒假,安全不放假,如何讓孩子遠離傷害?【健康幸福過新年】(18)

快樂過寒假,安全不放假,如何讓孩子遠離傷害?【健康幸福過新年】(18)

寒假将至,春節臨近,孩子們馬上就要以居家生活為主了。

孩子在家,安全第一,家長首要任務是教會孩子如何遠離下面這些危險。

1

燒燙傷

家中是兒童燒燙傷的主要發生場所。

明火、熱水、熱食(如奶、飯、湯等)和盛納的器具、熱水袋、長時間開啟的燈或電動玩具、暖寶寶、加熱的電熨鬥等是常見熱源。

家長應注意不讓低齡兒童單獨進廚房、浴室;将熱水壺等放在孩子不能觸及的地方,桌上的熱水杯等盡量靠裡放置;桌布最好固定在餐桌上,以免被孩子拽下來;取拿熱物前,應確定孩子不在周圍;給孩子洗澡時,先放冷水後放熱水。

孩子一旦被燙傷,盡快用自來水沖淋傷口15~30分鐘,并小心脫下衣物,如不易脫離,可用剪刀剪開,若與皮膚粘連,不要強行撕脫。如疼痛明顯,可将患處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明顯減輕為止。

如果燙傷面積大、傷口深,應盡快送往具備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不要在傷口上塗抹任何沒有确切療效的物品,如牙膏、醬油、蜂蜜、蛋清等,以免感染,并增加醫生處理傷口的難度。不要自行刺破水疱或将疱皮撕脫。不要用冰塊給孩子降溫,以免低體溫甚至休克。

2

跌倒傷

跌倒傷是兒童非緻死性傷害的首要原因。

低齡兒童頭部占身體的比例大,故跌倒後容易發生顱腦損傷。

嬰幼兒跌倒傷主要發生在家中。嬰兒床應配有護欄,最好是矮床,護欄高度應保證孩子不能翻出。

家長不要把3個月以上的孩子單獨放在沙發、桌子或未拉上護欄的床上;床旁可鋪些軟墊或毯子。

及時清理地面散落的玩具,家具的尖角處安裝防護裝置。窗戶下、陽台上不堆放可讓孩子攀爬的物品,高層住戶最好安裝防護欄。抽屜櫃應上鎖并将櫃子固定在牆上。

不要讓孩子在陽台、門廊或防火梯上獨自玩耍。不要将孩子單獨鎖在家中。

戶外運動應選擇适合孩子年齡和身高的項目,并按要求規範佩戴安全防護措施。

孩子受傷後,不要随意抱起并搖晃其頭部,應觀察精神狀态和肢體活動情況。如有出血,應壓迫止血;高處墜落傷應保護脊柱,不要臀部懸空抱孩子,要保持頭、頸、軀幹在同一平面;如果孩子有骨折,不要随意搬動。

如孩子哭聲響亮、可安撫,肢體活動正常,無嘔吐、抽搐等,密切觀察即可;如孩子持續哭鬧、無法安撫,伴嘔吐,耳、鼻有血或液體流出,甚至抽搐、意識障礙,或訴說某處固定疼痛,或精神不好、困倦,應盡快就醫。

不要按揉頭部腫包,可用毛巾包住冰塊或冰袋冷敷。孩子頭部損傷有時會表現得較晚,故受傷後24~48小時内應關注孩子的精神反應。

3

氣管異物

氣管異物可造成氣道完全梗阻,并在短時間内威脅孩子生命,故應做好預防。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東西時不逗孩子,不追喂和投喂孩子,并注意讓孩子細嚼慢咽。告訴孩子不能把東西往鼻孔裡塞,不能吃的東西不要含在嘴裡。

不給嬰幼兒吃帶核的食物,如桂圓、荔枝等,如需喂食,應去核。3歲以下孩子不吃整粒堅果或小果凍,如需喂食,可打碎後食用。

不要讓未成年人給小寶寶喂食。不給低齡兒童玩有小零件或容易拆卸的玩具及其他物品,如電池、筆帽、小橡皮等。如異物導緻氣道完全梗阻,應立即現場急救(海姆立克法)。如孩子神志清楚,1歲以下者采用背部叩擊胸部按壓法,1歲以上采用腹部沖擊法。

4

寵物咬傷

兒童被寵物咬傷并不少見,以5~9歲男孩居多,狗咬傷最多,貓咬傷易感染。家長應教育孩子不随意逗弄小動物,不拍打、拉扯它們或觸碰其眼、嘴、鼻。讓孩子遠離野生或流浪動物及未被牽引的動物。孩子靠近寵物時,家長應有效看護,以随時保護孩子。家中飼養的寵物應經常洗澡,按時注射疫苗。

一旦孩子被咬傷,可先用流動清水和肥皂水交替沖洗傷口,再用生理鹽水沖洗,最後用碘伏消毒,沖洗的時間至少15分鐘。

被可疑感染狂犬病毒的動物或未接種疫苗的動物咬傷後,必須及時就醫并接種狂犬疫苗,還需根據情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接種破傷風疫苗。

5

道路交通傷害

假期外出遊玩應注意預防兒童道路交通傷害,遵守交通規則是基本前提。應加強兒童道路安全教育,告知其不在車前猛跑,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不在車庫内、汽車附近,尤其是車頭、車尾等盲區玩耍;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或過街天橋;走路不看書或手機。

12歲以下或身高140厘米以下兒童不得坐在機動車前排。未滿12歲者不得騎車上路。未滿16歲者不得騎電動自行車上路。

兒童乘車時,應根據年齡正确選擇并使用安全限制系統,家長不要用懷抱代替安全座椅;上車後鎖好兒童鎖;乘車時不将頭、手、身體探出天窗或窗外;車輛行駛時,最好不讓孩子進食,尤其是果凍、堅果、棒棒糖等;無論時間長短,都不要将孩子獨自留在車中。

兒童騎行、玩滑闆(車)時,要穿着淺色或顔色鮮豔的衣服或反光服,并正确佩戴合适的安全頭盔。

6

煙花爆竹傷

春節期間,應預防兒童煙花爆竹傷。應在正規場所購買合格的煙花爆竹,并在指定地點燃放,遠離人群和易燃易爆物品或場所。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燃放,及時制止不當行為;不要手持燃放,煙花口不要對着人;不要抛擲鞭炮或在燃放時嬉笑打鬧,不要将煙花爆竹當玩具。如遇 “啞炮”,不要立即上前檢視。

自覺遵守不同煙花爆竹的燃放年齡限制,兒童燃放須家長陪同。及時清理燃放過的煙花爆竹,不要踢踹。

如孩子眼睛被炸傷,應立即用幹淨紗布或毛巾遮蓋,并及時就醫,不要揉搓、沖洗、用力擠眼,不要塗抹眼藥膏。手被炸傷時,可用清水沖洗傷口或浸泡在冷水中至疼痛減輕;如有明顯出血,應按壓止血;如有異物,可沖洗并消毒;耳朵炸傷後不要滴任何滴耳液。一旦出現以上情況,應盡快就醫。

作者: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診内科 王荃

策劃:譚嘉 餘運西

編輯:劉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