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省釋出春季麥田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力促苗情更新 搭好豐産架子

河南省釋出春季麥田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力促苗情更新 搭好豐産架子

冬日,黃泛區農場的麥田裡正在進行移動噴灌。本報資料圖檔

□河南日報記者 劉曉波

1月17日,新鄉延津縣種糧大戶彭良成來到農田給小麥噴施營養液。

“麥苗長勢不錯,正處于分蘖盛期,葉齡大部分處于四葉一心,去年連續強降雨沖刷土壤肥力,今年得上點肥料壯壯地力。”彭良成說。

去年我省小麥播期普遍推遲,苗情類型極為複雜,加之春季天氣不确定性大,麥田春管難度加大。1月17日,我省釋出春季麥田管理技術指導意見,今年麥田春管以“促弱穩壯保群體,促苗轉化保穗數,促穗發育增粒數,養根護葉增粒重”為目标,分區域、分類型、分階段精準施策,力促苗情轉化更新,搭好豐産架子,努力奪取夏糧豐收。

返青至起身期

早管細管 促苗轉化更新

“目前我省小麥正處于越冬期,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從2月中下旬到3月上旬,全省小麥将進入返青至起身期,要根據苗情、墒情、病蟲情,分區分類施策,早管細管精管,促進苗情轉化更新。”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進階農藝師、省小麥産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蔣向說。

省農業農村廳農情排程資料顯示,我省小麥越冬期苗情明顯好于預期,全省一、二類苗比例77.4%;三類苗比例22.3%;旺長苗比例0.3%,較上年少0.6個百分點。

對一、二類壯苗麥田,春季管理要促控結合。對生長基本正常、群體适宜的二類麥田,可在返青期中耕劃鋤的基礎上,于起身期結合澆水畝追施15公斤左右尿素;對一類麥田肥水管理應推遲至拔節期進行,以保苗穩健生長;對種植優質強筋、中強筋小麥的麥田,可在拔節期結合澆水畝追施10公斤左右尿素,促穗大粒多、提質增效。

對于三類麥田,要抓住早春晴好天氣及早中耕劃鋤,增溫保墒;對墒情适宜的晚播弱苗麥田,宜在溫度穩定回升至3℃以上時再進行澆灌。

對旺長麥田或有旺長趨勢的麥田,返青起身期以控為主,可采取鎮壓或深鋤斷根,抑制春季過多分蘖和麥苗繼續旺長。

拔節孕穗期

運籌肥水 保苗穩健生長

從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小麥将進入拔節孕穗期。拔節至孕穗期是決定畝穗數、穗粒數,并為粒重打基礎的重要時期,要因地因苗制宜,科學抓好肥水管理,保苗穩健生長,搭好豐産架子。

省土壤肥料站站長劉燦華表示,對地力水準較高的一類麥田,在拔節中後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對地力水準一般的一類麥田,應在拔節初期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對旺長麥田,在前期控旺的基礎上,應于拔節中後期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

小麥拔節期要預防幹旱。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春季我省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局部發生春旱可能性增大。各地要加強麥田土壤墒情監測,一旦發現墒情不足應及時澆水,應保證适宜的土壤墒情,促進穗花發育。

抽穗揚花期

加強監測 防控重大病蟲害

從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我省小麥将進入抽穗揚花期。這個階段是病蟲害多發、重發、疊發期,也是病蟲防控的關鍵期。

省植保站站長李好海表示,抽穗揚花期要重點預防小麥赤黴病,南部常發區要在小麥齊穗至揚花初期進行全面噴藥預防,用足藥液量。抽穗揚花期如有連陰雨或連續結露霧霾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氣,應立即組織施藥預防,降低病害流行風險。

灌漿期根據麥田病蟲發生實際情況,将殺菌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及葉面肥等,科學配方、混合噴灑,綜合控制條鏽病、白粉病、葉鏽病、葉枯病和穗蚜等多種病蟲危害,達到一噴多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