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無用”的東西,才是人生真正的營養

作者:漢室皇叔

有用,就是實在。占有越多,生活過得越豐盈,内心越有獲得感和成就感。

錢握在手裡,心裡就踏實;愛的人攬入懷中,生活就美滿;可用的物質極大豐盛和進階,生命驟顯華貴。

我們終其一生,孜孜以求,就是以這些“有用之物”堆砌生活。我們崇拜占有資源的富豪,和配置設定資源的權貴。因為他們的東西都十分有用。

不可否認,這些有用之物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和社會階層。

但是,過猶不及,過分執迷于“有用”,難免會輕視甚至無視“無用之物”,這将會造成人生最大的損失。因為,它們才是人生真正不可或缺的營養。

那些“無用”的東西,才是人生真正的營養

【1】無用之用,是被忽視的“用”

司馬遷《貨殖列傳》有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對于生存或者發展,有什麼比得上貨真價實的利益呢?

俗話也說,人為财死,鳥為食亡。錢财可以兌換一切有用的東西,權力地位,香車美女,高朋滿座,以及普通人半輩子血汗也換不來的一件奢侈品。

窮奢極欲,帶來的其實并不是内心的富足,而是更大的虛榮心和虛無感。蓦然回首,才發現真正需要的,其實是生命的健康自足,内心的笃定從容,僅此而已。

陽光,空氣,微風,山間小溪的汩汩清泉,草樹青青的原野,并不能給人生帶來光鮮的亮色,被一直忙于打拼的世人視為無用之物。

可正是這些,才能建構起自我生命健康的生态系統。離開那些被世俗高價确認的有用之物,你不過成了一個凡夫俗子。而一旦失去這些“無用之物”呢?

那些“無用”的東西,才是人生真正的營養

【2】無用之用,是最大的用

《道德經》有這麼一段論述:

三十幅,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三十個輻條一起連接配接着車毂,正是由于車毂虛空的部分,才是車子轉動起來産生了功用;揉活泥土制成的陶器,正是由于中間虛無的部分,讓陶器有了作用。鑿開門窗的屋子,也正是由于虛空的位置,讓屋子有了使用的價值。

車毂,陶器,屋子,真正有用的其實是它們虛無的部分。無用之用,才是最大的用。

可是,無用之物,往往被視而不見。世人在舍本逐末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越行越遠。

考試有用,于是勤學苦練,晝夜不息,隻為“一朝首登龍虎榜”。考什麼就學什麼,不考的就不學,以便集中精力,高效突破。而那些不參與考試的經典著作卻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

《論語》、《老子》、《紅樓夢》、《百年孤獨》,這些沉澱千年的走心之作,雖然是不能取富貴的“無用之物”,卻可以建構人格,淨化靈魂,成全生命。

無用之用。很大程度上是大用。

那些“無用”的東西,才是人生真正的營養

【3】無用之物,是我們不會用

《莊子》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惠子對莊子說,國君送給我一個大葫蘆,足足有五十鬥那麼大。既不能盛物也不能做瓢,都沒有什麼用處。莊子聽了微微一笑,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宋國有一個村子的人,在河邊給人漂洗衣服為生。他們有一種祖傳的特制藥,能讓人在寒冷的冬天沾水做活時手不皲裂。

有一天來了一個商人,他要用一百金來收購這個方子。村裡人一合計,這個方子隻能用來擦擦手,也沒有什麼用處,就賣人了商人。

商人拿着方子來到吳國進獻吳王,大說方子的神奇。這時正趕上吳越交戰,因兩國地處江南,湖泊川澤交錯,兩軍混戰于水上。吳軍因為用了這種特制藥,手不皲裂,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戰鬥力,大敗越軍。吳王大喜,給他裂土封侯。

莊子對惠子說,同一種東西,在宋國村民的手上和在那個商人手上,作用天差地别。大葫蘆怎麼會沒用呢?可以系在腰間遨遊江海啊。

有些東西不是無用,而是我們不會用。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從另外一個角度觀照事物,将會窺見一個新的世界。

那些“無用”的東西,才是人生真正的營養

【4】結語

人生于世,在合理合法的架構内求名求利,本也無可厚非。但不要忽略身邊那些“無用”的東西,它們才是人生真正的營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