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些“无用”的东西,才是人生真正的营养

作者:汉室皇叔

有用,就是实在。占有越多,生活过得越丰盈,内心越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钱握在手里,心里就踏实;爱的人揽入怀中,生活就美满;可用的物质极大丰盛和高级,生命骤显华贵。

我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就是以这些“有用之物”堆砌生活。我们崇拜占有资源的富豪,和分配资源的权贵。因为他们的东西都十分有用。

不可否认,这些有用之物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和社会阶层。

但是,过犹不及,过分执迷于“有用”,难免会轻视甚至无视“无用之物”,这将会造成人生最大的损失。因为,它们才是人生真正不可或缺的营养。

那些“无用”的东西,才是人生真正的营养

【1】无用之用,是被忽视的“用”

司马迁《货殖列传》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生存或者发展,有什么比得上货真价实的利益呢?

俗话也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钱财可以兑换一切有用的东西,权力地位,香车美女,高朋满座,以及普通人半辈子血汗也换不来的一件奢侈品。

穷奢极欲,带来的其实并不是内心的富足,而是更大的虚荣心和虚无感。蓦然回首,才发现真正需要的,其实是生命的健康自足,内心的笃定从容,仅此而已。

阳光,空气,微风,山间小溪的汩汩清泉,草树青青的原野,并不能给人生带来光鲜的亮色,被一直忙于打拼的世人视为无用之物。

可正是这些,才能构建起自我生命健康的生态系统。离开那些被世俗高价确认的有用之物,你不过成了一个凡夫俗子。而一旦失去这些“无用之物”呢?

那些“无用”的东西,才是人生真正的营养

【2】无用之用,是最大的用

《道德经》有这么一段论述: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个辐条一起连接着车毂,正是由于车毂虚空的部分,才是车子转动起来产生了功用;揉活泥土制成的陶器,正是由于中间虚无的部分,让陶器有了作用。凿开门窗的屋子,也正是由于虚空的位置,让屋子有了使用的价值。

车毂,陶器,屋子,真正有用的其实是它们虚无的部分。无用之用,才是最大的用。

可是,无用之物,往往被视而不见。世人在舍本逐末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越行越远。

考试有用,于是勤学苦练,昼夜不息,只为“一朝首登龙虎榜”。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的就不学,以便集中精力,高效突破。而那些不参与考试的经典著作却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论语》、《老子》、《红楼梦》、《百年孤独》,这些沉淀千年的走心之作,虽然是不能取富贵的“无用之物”,却可以构建人格,净化灵魂,成全生命。

无用之用。很大程度上是大用。

那些“无用”的东西,才是人生真正的营养

【3】无用之物,是我们不会用

《庄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惠子对庄子说,国君送给我一个大葫芦,足足有五十斗那么大。既不能盛物也不能做瓢,都没有什么用处。庄子听了微微一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宋国有一个村子的人,在河边给人漂洗衣服为生。他们有一种祖传的特制药,能让人在寒冷的冬天沾水做活时手不皲裂。

有一天来了一个商人,他要用一百金来收购这个方子。村里人一合计,这个方子只能用来擦擦手,也没有什么用处,就卖人了商人。

商人拿着方子来到吴国进献吴王,大说方子的神奇。这时正赶上吴越交战,因两国地处江南,湖泊川泽交错,两军混战于水上。吴军因为用了这种特制药,手不皲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战斗力,大败越军。吴王大喜,给他裂土封侯。

庄子对惠子说,同一种东西,在宋国村民的手上和在那个商人手上,作用天差地别。大葫芦怎么会没用呢?可以系在腰间遨游江海啊。

有些东西不是无用,而是我们不会用。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从另外一个角度观照事物,将会窥见一个新的世界。

那些“无用”的东西,才是人生真正的营养

【4】结语

人生于世,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求名求利,本也无可厚非。但不要忽略身边那些“无用”的东西,它们才是人生真正的营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