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天一個漢字——脫

脫 tuō,取下,除去,掉下,落掉等。

一天一個漢字——脫

今天我們來認識【脫 tuō】這個字。

【字形演變】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左「肉」右「兌」。篆文從肉、兌聲。從「肉」,指與人體有關;「兌」表示音讀。隸書、楷書都與戰國文字、篆文相近似。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書法名家】

一天一個漢字——脫

【字詞釋義】

〈動〉

肉去皮骨

筋骨盡脫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離;脫離

脫落;掉落

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宋· 蘇轼《後赤壁賦》

幸得脫矣。——《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冒出,說出

穎脫而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名〉

指病情突變、陰陽相離而緻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症候

又指中風脫證

【字的故事】

力士脫靴

一天一個漢字——脫

解釋:形容文人任性飲酒,不畏權貴,不受拘束。力士指的是高力士。

出處:出處唐代李肇《唐國史補》卷上《李白脫靴事》:“李白在翰林多沉飲,玄宗令撰樂詞,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動,索筆一揮十數章,文不加點。後對禦引足令高力士脫靴,上命小閹排出之。”力士脫靴指狂傲不羁、蔑視權貴。唐代貫休《古意》:“一朝力士脫靴後,玉上青蠅生一個。”

故事: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兩位聲名煊赫、風格迥異的人物相遇于大唐首都長安宮苑。一個是權重四海的冠軍大将軍渤海郡開國公内侍監首領高力士(690-762),一個是落筆搖五嶽、嘯傲淩王侯,獨領風騷的天才詩人李白(701-762)。他們相聚在唐明皇李隆基身邊,周旋于沉香亭上和白蓮池畔的清歌曼舞、美酒香花中。這其中該有多少動人的故事和巧妙的過招吸引人的目光、引發人的遐想,事實也果然如此。

一天一個漢字——脫

公元742年,李白酒醉應唐皇召集前去皇宮為楊玉環作詩。因衣着破爛,唐皇賜李白衣物。李白因醉酒無法更換,便喚高力士為其脫靴。高力士自視尊貴但因唐皇在前,遂應之。此後懷恨在心,導緻李白的貶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