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程式江湖:第三章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周五因為羽毛球比賽,沒有更新,今天繼續。

讀者回報:很多讀者回報主人公的名字比較土。呵呵這個沒關系,可以在整理的時候統一修改。另外有些人表示特别希望看到職場的故事,這個放心。本就是這個方向的。

令歐陽明意想不到的是,巨軟公司給他們準備了三個月的教育訓練套餐。不過也好,他希望通過這些時間,經快調整好狀态,适應北京的生活。

北京的幹燥是他始料未及的。他出生在海邊,氣候非常潮濕,北京卻非常缺水。剛開始的一個月,躺着睡覺,都覺得鼻子要流血。後來在屋子裡放了一盆水,才稍微有點好轉。

教育訓練的開始,是公司的一些老員工交流。他們會在一起交流很多工作體會。還有一些很特别的課程。一個是将如何從學生轉變為職業人,一個是講如何做人做事的。很多人在總結的時候,都說自己要成為職業人了,歐陽明就覺得太假了,好像學習了之後,就是職業人似地。而令他印象更加深刻的是,以為資深老員工講的,要先做人後做事。技術的事,再大的事都是小事,人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這些其實是為了讓新員工很快體會到新角色而設定的課程,希望他們經快融入到新環境中。歐陽明并不知道這些。對他來說,認識新同伴更加重要。

他心裡也是有一些想法的。大家都是什麼水準?自己是什麼水準?自己在這群人中是個什麼位置?人往往就是這樣,總是愛比較個高低。自己是一個鶴,還是一隻普通雞,感覺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如何看出水準呢?這個很簡單。每次老師講課的過程中,誰的問題最多,說的想法最深刻。這一定是位水準高的。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是以他用這種标準來看其他人。這也同時讓他在班上迅速出了名氣。

他們基本是白天講課,晚上複習,第二天早上考試的模式。于是晚上就非常忙了。經常要把所有的講課資料從頭背到尾。

說起來,日子好像就這樣的過去了。你好像不知道日子去往何方,也不知道自己如何去走。感覺很混沌,但是又感覺非常忙碌。日子就變成了考試,然後下一次考試。不過幸好還是有一些可以讓歐陽明感到興趣的東西。

第一個就是Delphi的學習。讓歐陽明感到意外的是,班上有幾位好像已經對Delphi很熟悉了。經常是老師問到的問題,他們都能提前回答出來。這讓他很好奇,請教之後,發現他們在到公司之前,自己就預習過了。歐陽明是那種好像完全不擔心自己未來的人,是以經常不做準備。不過歐陽明經常期望的就是有人告訴他,他應該做什麼。從小他就希望有人告訴他下一步應該怎麼走,但是遺憾的是,他所作的事情,别人都沒有經驗。是以他隻好邊走邊學。

同組裡有一個樣子很像蘿蔔頭的,他總是和歐陽明一起争論。這讓歐陽明影響非常深刻。但越是這樣,歐陽明越是喜歡他。他來自貴州,更加巧的是,班上還有一個是他的同村同學。這個絕對是緣分。

周末的時候,會有一點時間上網。有一次,歐陽明遇到了他的大學同學,互相寒暄之後,問起了最近近況。歐陽明大喊真累,同學卻非常羨慕他還可以教育訓練。很多人都是直接上了工作崗位的,根本沒有教育訓練。這讓歐陽明突然意識到,原來自己還是有點優勢的。真是不比不知道啊。不過人比人,就怕比了之後,你不如别人了。歐陽明感覺良好,是因為他善于發現優勢。

Delphi隻是歐陽明下面工作的一個武器罷了。用武俠世界裡面的話說,這隻是一些招式的學習。真正要成長起來,必須打好内功基礎。第一門内功心法,就是面向對象思想。在大學的時候,就有這個課程。但是在歐陽明頭腦裡,能回憶起的,隻是記得那個老師是個女老師。具體什麼是面向對象,根本不知道。關于這點,可能學校也确實存在問題。有時候,學校是為了開課而開課,至于有沒有專家學者,那就是後話了。說起來,有這門課已經算很不錯的了。要是翻起那時候的教程,你會吐死。

面向對象也隻是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流行起來,并逐漸被大家認可,形成程式設計領域裡公認的基本理論。大學因為沒有和社會結合緊密,是以課程品質可想一般。不過在這些剛剛興起的軟體企業裡面,就完全不同了。他們中有一些人依據把思想運用到了實際産品中。這讓這個思想開始有了生長的土壤。

面向對象,就是一門内功。但是并不是很多人都能練好。我老想起武俠世界裡的一個現象,那就是某某人得到了一個國術秘籍,了解就可以無敵于天下。我一直大不以為然。同樣是一本書,不同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練習起來,還有資質差别。武功不是說練就能練出來的。即使做到了如同KFC做漢堡的标準流程,你也會發現,KFC的漢堡味道也會走樣。面向對象也是如此,很多人都沒有練好這個内功。很多人不重視,他們往往看到的兵器如何如何的厲害,卻很容易忽略了必須掌握的内功心法。

再加上,面向對象本身也是新興起來的理論,很多人心裡的想法啊,可能都是淺薄和錯誤的。那學習的效果,就更加打上一個折扣的了。面向對象學到最後,就如心法吐納一樣,每時每刻都在練習。不能改變吐納方法的,隻能照本宣讀。練到家的,才是真正的能夠把面向對象用起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