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迎戰2022事業機關考試,必記知識點之山東省情

通過對曆年山東省屬事業機關考試考情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考試中涉及山東考情的本土化知識頻出,而省情部分更是每年必考子產品。那麼,在省情子產品中有哪些高頻考點?省情又是以怎樣的角度考察的?本文,将帶領大家總結下山東省情的重點知識。

一、山東省情之地理知識

1. 地理位置

山東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遊,境域包括半島和内陸兩部分。地理位置上,山東省與四省接壤:西北與河北交界,西南與河南交界,南與安徽、江蘇毗鄰。

2. 地形地貌

山東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窪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形大勢。泰山雄踞中部,為全省最高點。黃河三角洲為全省陸地最低處。

3. 河流與湖泊

山東水系比較發達,河流分屬于淮河流域、黃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膠東水系,黃河自菏澤市東明縣入境,斜貫魯西北平原,在東營市墾利區注入渤海。

湖泊集中分布在魯中南山丘區與魯西南平原之間的魯西湖帶。以濟甯為中心,分為兩大湖群,以南為南四湖,以北為北五湖。四湖相連,總面積1375平方公裡,為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

4. 海岸與海域

山東半島三面環海,大陸海岸線,,僅次于廣東省與福建省,

5. 氣候

山東的氣候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類型。熱量條件可滿足農作物一年兩作的需要。

6.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

二、山東省情之政治知識

1. 建置沿革

山東一詞作為行政區劃名稱,開始于金代。清初設定山東省,“山東”才成為本省的專名。

2. 最早的山東人

四五十萬年,

3. 從北辛文化到龍山文化

距今約8000年前,它們分别屬于新石器文化的早、中、晚期。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都是在山東首先發現的。

4. 齊、魯建國

西周建立,實行分封制。大臣姜尚和胞弟周公旦分封在這裡,

5. 管仲改革

為齊桓公的霸業奠定基礎。

6. 魯國初稅畝

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此為大陸最早的農業稅。初稅畝事實上承認了私田主人對私田的所有權,意味着開始變奴隸制的剝削方式為封建剝削方式。

7. 秦始皇東巡山東

秦始皇城5次出巡,

8. 曹參治齊

西漢初年,劉邦委任曹參為齊相國。曹參在齊國首先推行休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秩序逐漸安定,經濟很快發展起來,于是,“齊國大治”,曹參也号稱“賢相”。

9. 唐初謀臣房玄齡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取得帝位,房玄齡被任命為宰相,執掌朝政長達20年。他主持精簡政府機構;制定《唐律》,放寬刑罰;推行均田制,發展生産。房玄齡敢于直谏,他還上書唐太宗,反對東征高麗。

成語“房謀杜斷”與房玄齡有關:房玄齡善于謀劃,杜如晦善于判斷。

10. 宋江起義

北宋末年,河北、山東連遭水災,貧苦農民流離失所,無以為生。1119年,宋江起義爆發。

三、山東省情之經濟知識

1. 百業農為先

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兩國都非常重視農業生産。在農業生産中已經開始使用鐵農具,牛耕也随之出現了。在齊國,管仲最早提出了重農思想。

2. 山東古代三大農書

生活在西漢末年。

,生活在北魏末期,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

人,著有《農書》。

3. 冠帶衣履天下

齊魯大地盛産優質紡織品,有“冠帶衣履天下”之稱。以薄、輕、細而聞名天下的絲織品“齊纨”和“魯缟”,也成為當時王室貴族使用的上品和富商大賈牟利的奇貨。

4. 陶瓷

淄博是大陸北方陶瓷的集中産地和銷售中心,以“瓷城”名揚天下。

5. 齊國刀币

“齊刀”為刀币的一種,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流通的銅鑄貨币。

6. 陶朱公三緻千金

“陶朱公”是春秋後期在山東出現的成功商人的傑出代表。他本名範蠡,曾輔佐越王勾踐滅吳。此後不久,因受勾踐冷遇而棄官經商。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稱贊他“十九年之中,三緻千金”,以至于“陶朱公”成為巨商大賈的代名詞。

四、山東省情之文化知識

1. 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魯國(今曲阜)人,是大陸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2. 兵家

3. 墨家

戰國初期,魯國出現了一位傑出的平民思想家——墨子。墨子反對掠奪戰争,主張“兼愛”、“非攻”;提倡節儉,反對浪費。他所創立的墨家學派在思想界影響很大,門徒弟子遍天下,與儒家一道并成為“顯學”。

4. 醫學

名越人,齊國盧(今長清西南)人,

5. 工匠

本姓公輸,名般,春秋戰國之際著名的能工巧匠和發明家。當時,人們尊稱他為公輸子,後人因他是魯國人,“般”與“班”同音,便稱他為魯班。

6. 書法

“人稱王右軍,是東晉大臣、書法家,他的字“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筆力雄健,渾然天成,出神入化。

7. 繪畫

張擇端,北宋繪畫大師,琅琊東武(今山東諸城)人。他的《清明上河圖》是宋代風俗畫中最傑出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全長552厘米,寬25.5厘米,描繪了北宋都城開封的繁華景象。

8. 魯菜

魯菜的突出烹調方法為爆、扒、拔絲,尤其是爆、扒素為世人所稱道。

魯菜中,經典菜品有:一品豆腐、蔥燒海參、三絲魚翅、白扒四寶、糖醋黃河鯉魚、九轉大腸、油爆雙脆、扒原殼鮑魚、油焖大蝦、醋椒魚、糟熘魚片、溫炝鳜魚片、芫爆鱿魚卷、清湯銀耳、木樨肉(木須肉)、膠東四大拌、糖醋裡脊、紅燒大蝦、招遠蒸丸、棗莊辣子雞、清蒸加吉魚、濟南把子肉、蔥椒魚片、糖醬雞塊、油潑豆莛、詩禮銀杏、奶湯蒲菜、烏魚蛋湯、鍋燒鴨、香酥雞、黃魚豆腐羹、拔絲山藥、蜜汁梨球、砂鍋散丹、布袋雞、芙蓉雞片、氽芙蓉黃管、陽關三疊、雨前蝦仁、烏雲托月、黃焖雞塊、鍋塌黃魚、奶湯鲫魚、燒二冬、泰山三美湯、汆西施舌、賽螃蟹、燴兩雞絲、象眼鴿蛋、雲片猴頭、油爆魚芹、油炸全蠍、西瓜雞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