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鬧姑太太/鬧姑爺:魯北樂陵某地的陋俗

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一方水土善一方人,一方人情育一方習俗——但有些地方習俗則令人匪夷所思。

前些年看到南方許多地方的鬧婚現象:鬧新郎新娘、鬧婆婆、鬧公公甚至鬧伴娘。如果不是很出格,倒也無傷大雅,還能給婚禮增加些熱鬧氣氛,我的老家甯陽一帶也有“叔公公、老大伯(方言讀bei),頭三天裡沒忌諱”的說法;而網上披露的一些過分的舉動,則分明不是鬧婚,而是居心不良的人在破壞人家的婚禮。

鬧姑太太/鬧姑爺:魯北樂陵某地的陋俗

但你聽說鬧姑太太/鬧姑爺一說嗎?

一位老家樂陵的網友和我講起了當地這一不可思議的風俗:

所謂“鬧姑太太”,如果娘家弟弟或侄子結婚,姐姐和姑姑(俗稱姑太太)必須回娘家随禮賀喜,但必須另外準備一筆錢以備應付“鬧姑太太”之用。

本地不鬧新娘和新郎,也不鬧公公婆婆,單單鬧(刁難)回娘家的姑太太——或者是吃喜酒時不給準備餐具,或者是動手脫掉姑太太的鞋子,每鬧一次姑太太必須拿出錢來交給鬧的人(都是本家戶族的兄弟子侄輩,原本都認識,怎麼好意思呢?),有經驗的會把百元鈔換成十元鈔分幾次給,百十元就能擋過去,沒經驗的會損失好幾百。該網友一次回娘家參加叔伯兄弟的婚禮,有一位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姑娘經此一鬧很傷心:本來高高興興地參加兄弟(侄子)的婚禮,卻被這些人以風俗為由敲一筆竹杠!

鬧姑太太/鬧姑爺:魯北樂陵某地的陋俗

圖文無關

所謂“鬧姑爺”,是指新年正月初四新姑爺随姑娘回門拜嶽父嶽母時,會有姑娘同村的一些不良少年在路上劫住新姑爺要錢,如果不給,就會把新姑爺“打油楔”(四個人分别抓住新姑爺四肢,往樹上撞),曾經有一個新姑爺被摔得尾椎骨折——好在近些年鄉村閑人少了,新人多是開車回門,這一現象才逐漸消失。

鬧姑太太/鬧姑爺:魯北樂陵某地的陋俗

不知該地這一風俗因何而興,但通過這種“鬧”的方式索取錢财,慧哥以為與搶劫無異,但願這種陋俗早日在婚禮上消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