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雍正最倒黴的妃子,死後七年才被發現,乾隆震怒官員悲催

《後宮·甄嬛傳》是一部以雍正後宮為曆史背景的影視作品,在這部劇中,許多妃嫔因争寵而落得一個悲慘結局。不過,通過研究雍正後宮史料發現,雍正後宮并非像影視劇所描述的那般充斥着血雨腥風,恰恰相反,是風平浪靜的。不過,再平靜也會有倒黴的妃子,比如說今天要講的馬常在。

她是雍正最倒黴的妃子,死後七年才被發現,乾隆震怒官員悲催

清朝自康熙朝以來,後妃等級制度逐漸完善,到雍正時期形成了八大等級,分别是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嫔、貴人、常在和答應。當然,除了這些妃嫔之外,後宮還有數量不等的官女子,這些女子主要任務是承擔體力勞動,但是也有少數幸運兒被皇帝召幸,躍升為妃嫔。

可以發現,今天所講的馬常在在後妃等級中排在第七等級,差不多屬于最低等的嫔禦了,一般來講,隻有妃嫔犯了錯誤才會被降為答應乃至官女子。由此可以說明兩個問題:第一,馬常在的出身非常低。第二,馬常在應該是不太受寵的。

她是雍正最倒黴的妃子,死後七年才被發現,乾隆震怒官員悲催

關于馬常在的家世,史料中并沒有相關記載,不過通過她的常在位分來看,馬常在應該是一名來自内務府的包衣漢人,她所參加的是宮女選秀。

大約在雍正七年,馬常在被選入後宮,如花似玉、相貌出衆的她幸運地被雍正帝看中,被封為答應,隻過了半年,便再次被封為常在(稱馬常在)。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雍正八年雍正帝得了一場大病,險些丢掉性命,這場病也一直持續到了雍正九年,于是,馬常在便失去了獲寵的大好時機,此後她的位分再也沒能得到晉升。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駕崩,年紀輕輕的馬常在便成了一名寡婦,從此她将一個人度過漫漫長夜,每天面對的隻能是紅牆綠瓦,不過,身為先帝的妃嫔,馬常在在物質方面受不了半點委屈。

她是雍正最倒黴的妃子,死後七年才被發現,乾隆震怒官員悲催

乾隆三十三年,獨守空房長達33年的馬常在終于走到了生命的終點,這一年,她離開了人世,享年應該在50歲左右。馬常在去世後,她的彩棺被暫時安放在田村的殡宮内。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馬常在竟然從此被人們遺忘了,她的彩棺一直在殡宮裡停放了七年,一直到乾隆四十年,負責殡宮的官員才發現了馬常在的彩棺。

官員絲毫不敢懈怠,立刻将此事報告給了乾隆帝。乾隆帝知道後,為官員們的疏忽而龍顔大怒,立刻下旨狠狠地懲辦了相關人等,并下令将馬常在即刻葬入泰陵妃園寝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