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1月12日,作為慶祝中國國家畫院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活動的“收官之作”,“天下大同——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國風堂雅集美術作品展”開幕式在中國國家畫院國風堂舉辦。此次展覽以雅集的形式,邀請了125名中國國家畫院國畫專業委員會在職及特聘研究員參與,合作創作106件作品。

展覽不僅彰顯了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現階段的專業水準和藝術風貌,展現了他們各自獨特的美術創作力和創作手法,而且促進了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學習與合作,更為中國國家畫院增添了一批寶貴的藝術藏品。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國家畫院院慶活動籌備委員會、中國國家畫院創研規劃處、中國國家畫院山水畫所、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所、中國國家畫院花鳥畫所、《中國美術報》社聯合承辦。

展覽開幕式上,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裡、中國國家畫院老藝術家謝志高、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中國國家畫院院慶活動籌備委員會主任于文江、中國國家畫院創研規劃處處長董雷先後緻辭。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徐漣主持開幕式。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緻辭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裡緻辭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徐漣主持開幕式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中國國家畫院老藝術家謝志高緻辭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緻辭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中國國家畫院院慶活動籌備委員會主任于文江緻辭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中國國家畫院創研規劃處處長董雷緻辭

張道興、謝志高、尼瑪澤仁、張複興、李庚、趙衛、紀連彬、何加林、馬書林、丁傑、 陳孟昕、孔維克、王林旭、許俊、韓敬偉、徐福山、李乃宙、白羽平、湯立、殷會利、黃華三、于洋、王心剛、王乘、劉廣、賈榮志、常朝晖、石峰、張留成、李曉松、劉中、杜學輝等藝術家代表和上司嘉賓以及中國國家畫院各部門負責人、藝術家出席開幕儀式。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從“藻鑒堂”到“國風堂”:

赓續40年的文脈傳遞

中國自古就有“君子以文會友”的傳統,文人雅士或因志趣相投,或乘一時之興,通過筆墨遊戲互相切磋技藝、陶冶性情,形成了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獨特的“雅集”現象。

由于曆代“雅集”留下大量名垂千古的書畫佳作,使得“雅集”成為中國書畫創作的一個特殊載體。中國國家畫院(其前身為中國畫研究院)作為國家級美術創作、研究機構,在宣傳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始終不遺餘力,積極發揮着垂範作用。

自“藻鑒堂時期”(1977年至1984年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初期)開始,中國國家畫院不同時期的藝術家均熱衷于借助雅集筆會來激發創作靈感,各展所長、品鑒學習,并創作出一大批難得的合作精品。這些精品或用于交流陳列,或用于收藏研究,或用于公益捐贈。

盧禹舜表示,作為慶祝建院4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國風堂雅集”作品展的主題命名為“天下大同”,與此前“中國國家畫院中青年藝術家學術展”的主題“大道不孤”相契合,均是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講話精神而提出的,也表達出藝術家遵循和堅守藝術“大道”的初心和決心,以及想用文化架起溝通世界的橋梁,促進全人類文化交融的願望和使命。通過“雅集”活動,傳達出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之間以藝傳道、以藝接力、薪火相傳的精神。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院慶40年活動收官:

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為慶祝中國國家畫院成立40周年,2021年中國國家畫院先後舉辦了“李可染藝術研究展”“曆史文獻展”“教學成果展”“典藏老藝術家作品展”“創作研究成果展”以及本次的“國風堂雅集作品展”,共計六個主題性展覽,相應的畫冊和文集也已陸續印制出版。這一系列院慶展覽用一幅幅作品和一件件文獻系統梳理了中國國家畫院發展40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和成就。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徐裡充分肯定了中國國家畫院2021年系列展覽的重要意義,他表示,這些展覽的作品都是用心用情用功之作,大家都在努力用自己的話語書寫我們偉大的時代,為開創中國美術事業發展的新局面作出新時代應有的貢獻。在中國國家畫院建院四十周年的新起點上,徐裡希望中國國家畫院全體畫家繼續精心描繪新時代的精神圖譜,奮力書寫中華民族的新史詩,充分展示中國面貌、中國風格、中國精神,把優秀的作品奉獻給人民,向社會傳播正能量,努力樹立起新時代中國美術創作的風向标。希望廣大畫院人在培根鑄魂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作新作為,熱忱繪寫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弘氣象,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鑄就文藝高峰,用美術作品凝聚起新時代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中國國家畫院新的、更大的貢獻。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40年來,經過幾代畫院人的共同努力,中國國家畫院不僅在美術創作、藝術研究方面成就顯著,而且已發展成為集創作研究、交流合作、教學教育訓練、展覽收藏、美術傳播于一身,以中國畫為主,兼及書法篆刻、油畫、版畫、雕塑、美術理論研究等多種門類的綜合性美術學術機構,充分發揮了國家級美術創研機關的代表性、示範性和導向性作用。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回顧40年的發展曆程,展望新時代的美好前景,盧禹舜強調,中國國家畫院将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不僅要繼承和發揚諸如“雅集文化”之類的優秀傳統,更要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傳統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傳統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傳統文化生命力,讓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美術創新的重要源泉,“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不斷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以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藝術追求,努力創作出無愧于新時代的精品力作,為當代文藝事業的繁榮、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走進穿越40年的“雅集”和文人風骨

文 梁琴

編輯 韓哈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