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4月,紅四方面軍南下失利,部隊由最初的8萬多人銳減到4萬餘人,由于減員嚴重,方面軍在甘孜一帶進行了整編。除第4和第9軍仍各轄4個師外,剩餘幾個軍都被縮編。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第4軍第10師三位主官的故事和結局。當時10師的三位主官分别是師長餘家壽、政委葉道志和參謀長範朝利。

我們先說政委葉道志。葉道志是湖北黃安人,出生于1910年,18歲加入紅軍隊伍,跟随部隊先後參加了黃安、商潢、蘇家埠和潢光等著名戰役,憑借戰功升任團長。懋功會師後,葉道志出任紅31軍93師師長,不久即率部跟随張國焘南下。1936年4月,葉道志被調到紅4軍工作,出任第10師政委。
紅四到達陝北後,葉道志進入抗大學習。不久後抗日戰争全面爆發,他被派往新四軍工作,擔任第二支隊第四團副團長。該團是由紅軍時期活動在福建的4支遊擊隊改編而成的,戰士們基本上都是福建人,說的也是福建話,葉道志完全聽不懂,再加上生活習慣上的差異,這讓他很苦悶。于是心情不佳的葉道志就發了一些牢騷,結果被降為特務營的營長。
紅軍時期的正師級幹部,現在卻成了一個小營長,葉道志十分想不通,決定離開新四軍,傳回八路軍工作。1938年7月31日,葉道志以檢視地形為名帶槍出走。葉挺得知此事後十分生氣,誤認為葉道志是要叛逃,就派人把他抓了回來。最終葉道志被定性為“戰場逃跑”,葉挺在報經第三戰區司令官顧祝同準許後将他槍決,時年28歲。1983年10月,總政為葉道志平反,恢複了名譽。
說過政委葉道志,我們再看師長餘家壽。餘家壽是湖北麻城人,出生于1914年,黃麻起義後正式加入紅軍隊伍。之後餘家壽跟随部隊先後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川陝蘇區和敵人作戰,立下了無數戰功,1936年4月,餘家壽升任紅10師師長。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餘家壽奉命率部參加打拉池戰鬥。
由于敵人的頑抗,紅軍一直打不開突破口,餘家壽情急之下親自帶人沖鋒,不幸右眼嚴重受傷,不久後失明。到達陝北後,餘家壽進入抗大學習。不久後抗大開始“批張”,紅四的一些将領也受到了沖擊,餘家壽還一度被關了起來,但很快就被釋放。當時像餘家壽這種情況的并非他一人,許世友也有過類似的遭遇。
但和許世友不同的是,餘家壽一直對這件事耿耿于懷,并最終決定離開部隊,回大别山找高敬亭打遊擊。就這樣餘家壽偷偷離開了部隊,上級發現此事後,将他從抗大除名,當作叛逃處理。餘家壽回到大别山後沒有找到高敬亭,無奈之下隻得回到老家當了農民。1949年4月,在老家種了十幾年地的餘家壽得知自己的老上級王宏坤擔任了湖北軍區副司令員的消息後,決定找老上司請求歸隊。
王宏坤見到自己的老部下餘家壽十分高興,但對他重新歸隊的請求卻很為難。當年餘家壽是私自離隊,被定性為“叛逃”,已經被除名了。現在他請求重新歸隊,自己不好辦理。再說全國即将解放了,許多戰士都要複原,餘家壽此時請求歸隊也有點不合時宜。最後王宏坤勸餘家壽回家安心搞生産,同樣是為國家做貢獻。就這樣,餘家壽又回到了老家,繼續種田。1983年,餘家壽在麻城病逝,享年69歲。
最後我們再說下紅10師的參謀長範朝利。範朝利是河南新縣人,出生于1914年,父母都以種田為生。雖然家境并不富裕,但父親還是咬牙把他送進了學堂,11歲那年,家裡實在沒錢了,範朝利被迫辍學。不久後他來到一家油坊當學徒,每天早起晚睡,什麼雜活都要幹,吃了不少苦。1930年,16歲的範朝利加入了紅軍隊伍,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紅軍時期,範朝利跟随部隊四處轉戰,屢立戰功,1936年4月,他調任紅4軍第10師參謀長,和葉道志、餘家壽成了搭檔。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範朝利也在抗大學習了一段時間。不久後抗日戰争全面爆發,範朝利出任129師385旅769團參謀長,協助團長陳錫聯指揮了夜襲陽明堡戰鬥,一舉炸毀敵機24架。之後範朝利先後擔任過新編385旅參謀長、冀南軍區參謀長和冀南軍區第4分區司令員等職。
抗戰勝利後,範朝利又參加了解放戰争,擔任過晉冀魯豫野戰軍第2縱隊副司令和二野第10軍副軍長,任職期間率部參加了邯鄲戰役、魯西南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等戰役戰鬥,屢立戰功。新中國成立後,範朝利先後擔任過第14軍軍長和濟南軍區副司令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2012年,範朝利将軍病逝,享年98歲。如果當年餘家壽不是感情用事私自離隊的話,55年大授銜的時候,應該也是個中将。可見人的一生中,選擇和堅持是多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