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22日黃昏,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正式打響,經過一個月的作戰,志願軍将戰線前推了60公裡,12軍更是打到了三七線附近。随着戰線的不斷拉長,後勤補給越來越困難。一線部隊已經開始缺糧缺彈,在這種情況下,已經無力繼續南下,隻能被迫撤退。5月22日黃昏,我軍參戰的三個兵團開始依次轉移。

李奇微乘機指揮部隊發起反撲,并以摩托化步兵、炮兵和坦克組成的特遣隊為先導,在飛機掩護下實施穿插迂回,妄圖截斷我軍的退路,其中第八集團軍司令官範弗裡特親自指揮4個師5萬多人的兵力直撲鐵原。鐵原是我軍重要的物資補充基地和中轉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上級将防守鐵原的重任交給了楊得志的第19兵團,楊得志又将這一重任交給了傅崇碧的63軍。
傅崇碧是四川巴中人,16歲加入紅軍隊伍,經過土地革命戰争、長征、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的磨練,由一名普通的戰士逐漸成長為我軍著名的進階将領。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傅崇碧率63軍入朝作戰,參加了第四次戰役後期階段的作戰。第五次戰役爆發後,63軍在傅崇碧的指揮下勇猛穿插,殲敵衆多,但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代價。
接到兵團在鐵原阻敵的指令時,63軍全軍僅剩下了24000多人,而且糧食和彈藥已所剩無幾。但傅崇碧二話沒說,就把部隊給拉了上去。全軍3個師布成了一個倒品字形,前方左翼擺的是189師,右翼為187師,188師則擔任預備隊。為了減少敵人炮火帶來的殺傷,部隊挖了許多防炮洞和掩體,并在一線陣地上采取了“少擺兵,多屯兵”的戰術。
6月1日,鐵原阻擊戰正式打響,美軍第1軍以4個師兵力向第63軍陣地猛烈進攻。在第187師防禦正面,美軍2個師輪番進攻。漣川山口的戰鬥最為激烈,美軍第一天進攻就投入5個步兵營,并得到4個炮兵營的支援,氣焰極為嚣張。187師561團的勇士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敵軍鏖戰了4天3夜,擊退了美軍10多次進攻,斃敵1300餘人,戰後該團被授予“守如泰山”錦旗一面。
與此同時,189師防禦的種子山和233.2高地等地也遭到了美25師持續不斷地猛攻。敵人先是用飛機和大炮将189師的陣地炸成了一片火海,然後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開始沖鋒。189師的官兵們在師長蔡長元的指揮下和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戰鬥最緊張時,師直屬隊和機關勤務人員全部加入了戰鬥,前線連隊大部分連排幹部傷亡,許多官兵在最後一刻,毅然拉響手榴彈和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
戰至6月4日,美軍依舊毫無進展,惱羞成怒的範弗裡特孤注一擲,對63軍全線陣地展開了波浪式的瘋狂進攻。危機關頭,傅崇碧把擔任預備隊的188師投入了戰鬥,敵我雙方在鐵原展開了殊死搏殺。激戰中,563團一營一連二排僅剩的8個人被兩個營的敵人包圍在了一座孤立的高山上,與師主力失去了聯系。
傅崇碧得知後立即派部隊去救援,但因下雨路滑和敵人的嚴密封鎖,解圍部隊幾次都無法靠近。敵人向二排發起了連續猛攻,炮彈像雨點一樣不斷落下。戰士們在副排長李秉群的帶領下奮起還擊,用手中的步槍和手榴彈連續打退了敵人數次進攻,敵軍的屍體鋪滿了山坡,但勇士們的彈藥也耗光了。
李秉群對戰士們說:“情況大家都清楚。我們在敵人的三面包圍之中,我們八個人要突圍出去沒有可能,要打,我們沒有子彈,要和敵人面對面地拼,他們人太多,搞不好我們會成為俘虜。我們是‘鋼鐵營’、‘特功排’的戰士,不能給英雄連隊抹黑,更不能給祖國丢臉,要讓敵人知道中國人是硬骨頭,志願軍戰士是鋼鐵漢!我提議我們跳崖!死也不能當俘虜!”戰士們齊聲同意,毫不猶豫地跳下了五丈多高的懸崖,在這裡讓我們記住這8位勇士的名字吧,他們分别是:李秉群、翟國靈、羅俊成、候天佑、賀成玉、崔學才、張秋昌和孟慶修。
正是有了這樣的鐵血勇士,63軍才在鐵原擋住了5萬敵軍12天的狂攻,出色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在這場惡戰中,63軍共殲敵15000多人,自身傷亡近2萬人,軍長傅崇碧也在戰鬥中身負重傷,昏迷了4天4夜。醒來後,面對前來看望的彭總,傅崇碧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兵”。彭總當即答複:“給你兵,我給你補兩萬”。一個星期後,兩萬新兵便補充到了63軍。鐵原阻擊戰,63軍在極為不利的态勢下和武裝到牙齒的5萬敵軍血戰了12個晝夜,沒讓敵人越過鐵原一步,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輕步兵之王。
抗美援朝是大陸的立國之戰,這一戰打出了軍威和國威,令全世界對新中國刮目相看。著名作家李峰所著的
《決戰北韓》以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了北韓戰争台前幕後的諸多曆史真相,如中美蘇朝最高上司層的博弈較量,北韓人民軍南征的真相,中國出兵北韓真相,中美軍戰力真實對比,蘇聯對華軍援、空軍參戰的内幕,志願軍戰俘的真實境遇,闆門店談判過程等等,破除了有關北韓戰争的種種迷思與誤解,非常真實出彩。
是一本不能不讀的好書。白金珍藏插畫版現價隻要69元,點選【去看看】就可以購買。
); }
【灼見】正版 決戰北韓全2冊 中美戰争紀實戰争書 照片白金紀念版
¥6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