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面惡匪李正德:炮決鬼子立威發家,後當漢奸衆叛親離被亂槍打死

1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中的曲子《聰明累》

民國時期,河南省濟源市五龍口鎮休昌村曾有一個“大人物”叫李正德,此人亦官亦盜,黑白通吃,曾在休昌村稱霸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李正德出身并不好,祖上八輩都是石匠,祖祖輩輩靠着制作石獅子、石墩、石桌等器件謀生,到了李正德父親這一輩,叔叔伯父們依然繼承祖業,靠手藝吃飯。李正德的父親李在舍卻厭倦了石匠的生活,不破不立,毅然舍棄了祖業,另立門戶,做起了生意。

李在舍在村裡開了一家飯鋪,除了賣飯,還制作饅頭、包子等食品,做得還是小本生意,賺得還是辛苦錢。李正德自打懂事起,就被父親吆喝着到街上擺攤賣饅頭等食品雜貨,李正德沒有繼承父親的勤儉持家,倒是繼承了父親性格中的“不破不立”。

但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寒門自古難以出貴子,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想有出息,成長的路上必須得有“高人指路”、“貴人相助”。不得不說,李正德算是比較幸運的,他的街上賣馍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高人”——李成續。

雙面惡匪李正德:炮決鬼子立威發家,後當漢奸衆叛親離被亂槍打死

2

李成續是誰?李成續是清朝末年的一個落魄秀才,官場不如意,就在村中設館教學,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士農工商的階級理念深入人心,全國上下對讀書人是十分尊重的。别看李成續隻是村中的一個私塾先生,但是此人學識淵博,尤其是對《易經》方面的研究頗為精通,善于算卦看相。

正是因為懂易經,李成續沒事就喜歡給人看相,琢磨一個人的前途命運。有一天,李成續走在大街上,看到了守攤賣馍的李正德,一番觀察之後,李成續暗自驚歎:這個小孩面相不凡,此後定能幹成大事,誰家父母竟然如此不識英才,真乃暴殄天物!

一番打聽後,李成續找到了李正德的父親李在舍,向他訴說李正德的面相之奇,希望李在舍能夠将李正德送入私塾讀書培養,以便将來有所出息,幹出一番事業。李在舍也不反駁李成續,就提了一個條件:可以讓兒子李正德進入私塾讀書,但是李成續要替他去街上賣馍。

這明顯就是變相拒絕了李成續,正應了那句話:皇帝不急太監急。情急之下的李成續最終和李在舍達成了一個折中的協定:李正德不入私塾上學,繼續幫助父親賣馍,但是李正德認李成續為幹爹,李成續有權利随時對李正德進行教誨。

雙面惡匪李正德:炮決鬼子立威發家,後當漢奸衆叛親離被亂槍打死

李成續對李正德的影響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讓其相信“王侯将相甯有種乎”。李正德日後能有一番轟轟烈烈的經曆,大抵是相信了幹爹灌輸的“你不是一個凡夫俗子,定能成就一番事業”的心靈雞湯。人一旦有了夢想,必會爆發出可怕的精神力量,并付諸行動。二是懂得知恩圖報,明白世間是非,知曉大義。三是做人做事的一些準則,比如大丈夫應當能屈能伸,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等。

李正德就是在李成續的苦心教誨下慢慢長大的,作為李成續的幹兒子,李正德既是受益者,又是一個受害者。之是以說是受害者,是因為李成續的耿直性格得罪了村中的富戶李成申,李宗海。

李成申,李宗海是舊社會中為富不仁的典型代表,欺男霸女,恃強淩弱。李成續富有正義感,性格上又過于偏激,他多次在公共場合揭露李成申,李宗海的罪惡勾當,呼籲大家認清他們的醜惡嘴臉,希望大家團結起來鬥争惡霸。

雙面惡匪李正德:炮決鬼子立威發家,後當漢奸衆叛親離被亂槍打死

李成申,李宗海為此對李成續恨之入骨,他們一直懾于李成續的威望,不敢明目張膽迫害,就将目光盯向李正德,想殺害李正德,給李成續一些顔色看看。李正德頭腦靈活,四肢矯健,苦學了一身攀岩爬壁的本領,李成申,李宗海幾次設計陷害,都被李正德機智識破并成功逃脫。

有人勸李正德屈服于李成申,李宗海,被李正德嚴詞拒絕。雙方鬥來鬥去,漸成仇敵,有一次李成申,李宗海持槍将李正德逼入村邊水庫邊的樹林,準備殺人滅迹。李正德被逼入絕境,孤注一擲縱身躍入水庫,從此銷聲匿迹。

李成申,李宗海回到村中後,心頭憤恨難平。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籌劃,他們幹脆一不做二不休,重金賄賂外村的一個慣匪殺掉李成續。李成續就這樣被慣匪殺害于休昌村外,暴屍野外,凄慘無比!

雙面惡匪李正德:炮決鬼子立威發家,後當漢奸衆叛親離被亂槍打死

影視劇劇照

3

20世紀的20-30年代,中國大地遍地硝煙,内部軍閥連年混戰,外部列強入侵,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亂世之中,盜匪衆多,時常搶掠群眾,休昌村一帶的村子紛紛成立武裝民團自衛。但是村民的武裝民團勢單力薄,往往難以抵禦土匪的搶掠,不少民團就主動依附勢力較強的土匪、紅槍會等。休昌村的李成申、李宗海帶領着村中民團的三十多名成員和槍支投靠了程村土匪李豐太。

大難不死的李正德跑到山西的孤山,憑借着一身本事成為當地武裝民團的骨幹,後來說服江河(陽城縣大村)的20多名武裝民團加入到自己的隊伍,一躍成為當地勢力較大的民團武裝(有60多支槍)。國民黨中央軍打敗仗,中央軍第十五軍的一個支隊潰退至當地,李正德帶領自己的民團毅然加入,希望上陣殺鬼子。

中央軍第十五軍的這個支隊隊長謝榮堂任命李正德為一個大隊的大隊長,加入中央軍,李正德的隊伍鳥槍換炮,每人都有一長一短兩支搶,長槍是當時最新式的沖鋒槍,腰間還插着一把一響崩,一躍成為當地非軍隊武裝中武器最為精良的武裝。

一響崩:早期的手槍,一般稱毛瑟槍,從中間折開裝入子彈,每次一響。

雙面惡匪李正德:炮決鬼子立威發家,後當漢奸衆叛親離被亂槍打死

電視劇《一代枭雄》劇照

手中有槍後,李正德率領隊伍殺回休昌村報仇,所有的人見到李正德威風凜凜衣錦還鄉,都顯得畢恭畢敬。得到消息的李成申,李宗海卻溜之大吉。當時李成續還沒有死,見到李正德後,還教誨他:“不要當土匪,牢記多行不義必自斃!”李正德指着身上的軍裝,對幹爹說:“放心吧!我們是國軍,不會幹土匪的勾當!”放心不下的李成續,專門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正德”,希望他“正直有德,正義修德”。

沒有找到仇人李成申,李宗海,李正德也沒有為難李成申,李宗海的親朋故舊,隻是逼迫程村土匪李豐太交出了休昌村民團的人和槍支,李在武,李在文,李在生,李在蘭等很快成了李正德的骨幹,分别擔任了連長排長職務。

沒想到的是,李正德的隊伍一撤走,回到村中的李成申,李宗海就設計殺害了李成續。李成續的死極大地刺激了李正德,從此徹底走上了“黑化”之路。

雙面惡匪李正德:炮決鬼子立威發家,後當漢奸衆叛親離被亂槍打死

4

1938年2月25日,日軍第14師團酒井支隊攻占濟源縣城。4月的時候,在中國軍隊的反攻下,曾短暫光複。1938年7月8日,在日軍發起的山西南部掃蕩戰時,又再次遭日軍攻占。日軍攻占濟源,使這裡的局勢更加複雜,新的秩序沒有建立,舊的秩序卻被摧毀,盜匪更加肆虐,人民生活更無甯日。

失去限制的盜匪四處劫掠,日寇采取“以戰養戰”政策,到處掃蕩。各地的武裝勢力紛紛行動,各地為政。休昌村附近的非軍隊武裝主要有:程村李豐太和苗店鄭傳達各有一二百人、辛莊剿匪司令李在蘭統帥了二三百人、大峪紅槍會首領李式平等。李式平的紅槍會影響力較大,在尚莊一帶也有分會,會衆高達千餘人。

1938年初,日軍第一次攻占濟源時,李式平率千餘名會衆前往阻擊日軍,結果損失慘重,李式平戰死。李式平死後,當地紅槍會群龍無首,附近的土匪武裝與紅槍會之間時常發生火拼,誰也不服誰,就拿槍杆子說話,遭殃的卻是老百姓。

雙面惡匪李正德:炮決鬼子立威發家,後當漢奸衆叛親離被亂槍打死

辛莊剿匪司令李在蘭欲制服紅槍會,派兵攻入尚莊,李在蘭被紅槍會用大刀劈死。辛莊剿匪部隊一部分投到李正德部下,一部分逃到大社一帶,被範登科收編。張書宣為中央軍某部營長,因母親去世回家治喪,濟源縣長親往其家參加葬禮,張為當地有名人物,也在李在蘭部潰散時被殺,當時尚莊混亂情況由此可見。不久駐守山口的謝榮堂部被八路軍打垮,謝當了俘虜。

謝榮堂戰敗被俘後,李正德繼任成為支隊的“司令”,一言九鼎。李正德收服其他武裝勢力的手段比較高明,那就是舉起抗日大旗,收買人心。李正德“裝模作樣”偷襲一小股日軍,抓獲幾個俘虜,并隆重舉行萬人公審大會和處決“儀式”,使用土制的火炮将日俘處決,鐵砂炮彈打到日俘身上,日俘在痛苦中掙紮死去,圍觀的人群高呼:“打倒小日本!打倒小日本!”場面甚是壯觀,李正德成了一面“正義的旗子”,收攏了人心。

趁着士氣高漲,李正德率兵進駐尚莊小寨,武力收編正在鬥得死去活來的辛莊剿匪隊伍和紅槍會,掌控的武裝隊伍達到1000多人。兵強馬壯之後,李正德不願再受中央軍15軍的管束,自立門戶,成為一支獨立的地方武裝,大學營紮在尚莊,下屬的8個連隊分駐尚莊附近的各個村莊。

雙面惡匪李正德:炮決鬼子立威發家,後當漢奸衆叛親離被亂槍打死

李正德以武力震懾城東南最強大的土匪武裝部,使其不敢騷擾其“保護”的村鎮。同時,他派部下四處劫掠錢糧,搜刮民脂民膏,為害一方,唯獨對休昌村、尚莊等“領地”不劫掠、不騷擾。在所屬“領地”内,李正德對部屬限制很嚴,違反禁令者,殺無赦。

李正德成了地方上的“土皇帝”,靠着搜刮積累起無數的财富,頓頓雞鴨魚肉,夜夜洞房花燭夜,部屬雖然有飯吃,但是卻也是饑一頓飽一頓。“保護地”内的群眾雖然得到了暫時的“太平”,但是卻食不果腹,日子極其困苦。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李正德“發達”之後,并沒有“兼濟天下”,反而“刻薄寡恩”,慢慢也就走向了覆滅。

雙面惡匪李正德:炮決鬼子立威發家,後當漢奸衆叛親離被亂槍打死

5

李正德之後又偷襲了1次鬼子,結果損兵折将。為了儲存實力,李正德反而開始與日軍眉來眼去,投靠日軍當了漢奸。同時,李正德又想給自己留條後路,與中央軍暗中聯絡,對前來多次策反的八路軍也“客氣有加”。

李正德“三心二意”,自以為很聰明,卻導緻各方對他都不放心。謝榮堂被八路軍俘虜後,又被放回去,他略施反間小計,就讓日軍對李正德起了疑心。日軍為了試探李正德,突然召集他到濟源開會,不準帶部隊。

李正德也知道日軍不懷好意,但是為了打消日軍疑慮,他隻帶了10名衛士趕赴濟源。途中,李正德巧遇昔日仇人李成申,李宗海,将他們槍殺荒野。到了濟源,日軍将他們繳械囚禁起來,等待合适時機,将李正德槍決。

謝榮堂得知李正德被日軍扣押,聯絡八路軍決定攻占李正德的大學營尚莊,解決掉這塊社會毒瘤。然而,李正德留守尚莊的部隊死戰不降,謝榮堂等人久攻不下,日軍得知尚莊戰況後,反而以為是“誤會”了李正德,将李正德放出,隆重設宴向李正德緻歉,并提升他為新民自衛縱隊司令。

雙面惡匪李正德:炮決鬼子立威發家,後當漢奸衆叛親離被亂槍打死

自此,李正德徹底成為日寇的幫兇,部隊得到更多的武器裝備,看似更加強大,實質上戰鬥力卻嚴重下降。我分析認為,通過“尚莊”大學營被圍攻事件後,李正德手下的大部分底層将士徹底認清了李正德是“假抗日,真自私”的醜惡嘴臉,部隊凝聚力一下子就垮掉了,人心散了,就成了一群烏合之衆。

李正德也十厘清楚自己的處境,他已經無路可走,隻能死心塌地為日軍賣命,對部下核心骨幹隻能靠錢财籠絡,家人和親信們雞鴨魚肉不斷,司令部和私宅中宴筵不斷,而他曾經引以為傲的“保護地”饑民塞途,餓殍遍野,真應了那句唐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1945年初,日軍已經窮途末路,八路軍再次勸李正德棄暗投明,李正德卻拒絕了。4月13日,太嶽二分區部隊派兵圍攻尚莊,李正德手下的士兵見到八路軍到來,舉槍繳械投降,幾乎無人抵抗,有的臨陣起義倒戈,反攻李正德的親信衛隊,李正德的弟弟李正春率特務連逃跑,結果被追兵打死在沁河灘。

李正德衆叛親離,孤身一人化裝成老百姓逃跑,在村外被老百姓認出,八路軍将其抓獲,押往山西沁水縣。自知難逃一死,李正德當夜逃跑,結果被看管的民兵亂槍打死。至此,“雙面”惡匪李正德覆滅。

真抗日,青史留名,萬世受人敬仰!假抗日,不得好死,遺臭萬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