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BT财經,作者丨遊璃
近期,多家媒體聚焦途虎養車拟香港上市的報道,再次将這個汽車後市場平台推到風口浪尖。
回望2021年,投資市場的關鍵詞一定逃不開元宇宙、新能源、造車等大熱項目。在巨頭們如火如荼開辟新戰場時,無依無靠的有限實力者們該如何自處?途虎養車似乎給出了一個不錯的答案。
作為服務于汽車後市場的養車平台,途虎自2014年成立至今已獲得9輪融資,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獲得高盛、紅杉、騰訊和高瓴等明星投資機構支援的途虎養車,正在以4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融資。知情人士透露,途虎新一輪融資中預計至少籌資2億美元,2022年将考慮前往香港或美國進行IPO。
盡管随後遭到途虎養車否認,但仍能從資本市場的期待中看出投資人們對線上汽車服務模式的看好。聯想創投進階合夥人宋春雨在WISE2021新經濟之王峰會的演講時提到,技術賦能消費行業和新興消費品牌是值得關注的商業模型,這也是他們投資途虎養車的原因。
可随着資本與資源的博弈進入白熱化階段,京東、阿裡等網際網路老牌巨頭和零跑、上汽等專注汽配的專業玩家都在布局汽車後市場領域,這個領域能跑出真正的巨頭嗎?
途虎養車要賣車?
據天眼查官網資訊,途虎養車成立于2011年,主營業務為輪胎、機油、汽車保養、汽車美容等業務,是主打汽車後服務的B2C電商平台。截至2019年10月30日,途虎養車已完成9輪融資,交易金額約為4.5億美元的E輪融資由騰訊、凱雷資本、紅杉資本等知名投資方和企業領投,老股東遠翼資本、啟明創投、高盛等共同參與跟投。
随後的兩輪股權融資時間間隔僅為兩個月,融資數額及估值均未披露,有觀點認為這或許就是上市征兆。事實上自2020年起,有關途虎養車将要上市的傳聞一直不曾停止。
金融界援引藍鲸财經消息稱,2020年7月途虎養車順利搭建了VIE架構,即可變利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通常被看作境内主體實作境外上市的過渡手段,在創投圈較為常用。
更大衆的例子來自知乎,有知情人士稱知乎可能回歸國内上市,提供的證據之一就是計劃拆除VIE架構。投資行業人士表示:“借助VIE架構,國内公司能夠在滿足本土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實作境外IPO。過去二十年,這套架構成為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常用工具。”
盡管途虎養車推進股權質押流程的傳言不斷,但彼時途虎養車隻回應稱:“搭建VIE架構是為優化治理,公司資金儲備充足,暫無上市計劃。”守口如瓶的習慣一直沿襲到今日,最新一次上市聲起後,途虎養車給出的回應為“暫未收到公司相關通知。”
相比途虎養車的低調克制,投資界對它上市程序的在意顯得更為頻繁和關切。這其實不難了解,首先,途虎養車等網際網路平台的存在切實打中了消費者對車輛養護便捷、便宜的需求。汽車發燒友魏淵曾說,不論是在修理廠還是4S店,自己以前都踩過不少雷,遇過不少坑。網際網路養車的好處在于日程可預約,價格更透明,服務有保障。試用下來他表示已經習慣了在網際網路養車店進行保養和改裝,“店裡技師技術好、套路少,最主要的是懂車。”
依照公安部釋出的最新資料,截至2021年9月,中國機動車保有量接近4億輛,其中汽車占比為76.2%,對應資産價值超過30萬億人民币。與此同時機動車駕駛人數量為4.76億人,這當中包含92.14%的汽車駕駛人,由此可見,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汽車消費大國。從汽車品類衍生出來的各項服務自然也分外值錢。
但途虎養車也有着自己的問題,新能源闆塊布局的欠缺在目前來看就十分緊要。
2021年,華為、百度、小米等網際網路大廠紛紛跨界造車,新能源産業被認定為資本市場上将刮起的下一陣風,搶灘市場的人隻多不少。上遊造車火熱,下遊業務必然承其利好,方正證券分析師段迎晟認為:“新能源産業鍊上此前盈利能力較弱的行業有望好轉,同時衍生一些新興的業務領域。”維修保養、車輛銷售業務都屬于段迎晟看好的領域,途虎養車若不及時補齊,與天貓養車、京車會這些大廠“親兒子”競争的時候就難免顯得弱勢。
或許正是意識到問題,途虎養車在去年8月成立了新鄉昱虎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涉及汽車零配件批發、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等。有科技界人士認為,這固然能為途虎養車帶來更大想象力,但供應鍊的鋪設和履約都在發起挑戰,從這個層面來看,不确定性仍未消除。
兵家必争之地
除了行業疊代需要途虎養車革新适應,新加入的對手們也在觊觎途虎養車的位置。
巨頭的最新動作來自京東,2021年10月,京東上線了“京東汽配”APP,主打全管道B2B交易平台,應用介紹稱APP來自京東集團賦能汽車後市場,提供分銷及零售業務。
據了解,這不是京東第一次布局汽車後市場。2017年京東曾宣布進軍汽車售後服務市場,2020年上半年更是直接以京車會“百元保養套餐”直面對抗途虎養車在鄭州市場推廣的“58元全合成保養套餐”。當時一同開發百元級服務項目的還有阿裡巴巴旗下的天貓養車和依托上汽集團的車享家,一時間硝煙四起,實力稍弱的對手們或被擠壓出場,或被收編入伍,讓競賽成了巨頭們的角力場。
有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9月,途虎養車APP使用者規模超過7000萬;天貓養車全國加盟商超過24000家,已開業門店多于1500家;京車會也有千餘家簽約加盟開業。雖然專業性與專注度方面,途虎養車實力更為深厚,但家大業大的阿裡與京東也有自己的優勢。
長期關注京東的劉暢提出,京東在電商界以高淨值、可信賴為标簽,多年積攢的速度與品質雙保證為京東赢得了大量品牌擁趸。衆所周知,決定汽車壽命的關鍵一是出廠品質,二是保養的精細程度,三分用七分養的汽車在多數消費者心中仍屬于貴價産品,他們通常更重視維修護理,也更願意選擇有名氣、有規模的品牌。
劉暢說,這其實是所有大廠的優勢,“車主在選擇養車服務門店時傾向于選擇知名度高、規模大以及服務專業的門店,有品牌背書支援,獲得車主信任會容易些。”
另外,京東的品牌效應不僅在C端消費者一側發揮作用,面向B端供應商時,京東的名聲通常也提高着他們的議價能力,這在京東汽配APP的使用體驗中展現得十分透徹。據體驗者描述,京東汽配APP覆寫了多個汽配商品門類,大品牌的供應商入駐并不鮮見。
劉暢表示:“京東和諸多知名汽車零配件廠商達成合作,能夠從源頭上保障零配件産品的品質和真僞;運送過程中有京東強大的物流倉儲能力能夠作為支撐,汽配件的運轉效率也有所保證。”
如果說京東和阿裡是明目張膽地下手,那麼造車新勢力的存在則是在無聲無息中侵蝕蛋糕。有從事汽車研發工作的人士指出,電動車相較燃油車更不需要保養,燃油發動機從進氣噴氣到點火排氣的一系列化學反應過程十分繁複,這導緻燃油車的故障率天然高于電動車。
而電動車的能量轉化過程較為簡單,某車企銷售指出,電動車隻需要每萬公裡例行檢查一次系統,不涉及裝置更換與複雜專業的保養流程。維保次數更少、汽配件更換頻率降低影響着途虎養車的盈利能力,新能源産業正處于初創階段,讓利空間更大,為搶流量,補貼獲客以求讓消費者光顧自家店面也不是難事,如此一來,留給途虎的視窗期隻會更為狹窄。
細分品類能有好生意嗎?
賽道有競争有對手不完全是壞事,相反,這從另一個方面證明着有利可圖。
從事移動網際網路産品分析的分析師認為,汽車領域發展至今,垂類已經被分得非常精細,包括汽車違章、汽車資訊、汽車交易、車後服務、車主服務等多個行業。
根據易觀千帆《中國線上車主服務市場專題分析2020》,線上交易、線下服務協同的車後服務電商模式成為維保市場的重要形态,保養過程不透明、缺乏對線下店鋪的客觀點評以供參考則始終是需要解決的使用者痛點。
這與過去的房地産交易市場如出一轍。價格标尺混亂、服務品質飄忽、中介實力難辨是網際網路平台加入前的房地産市場特點,但随着時間推移,鍊家、貝殼和安居客等企業的布局改變了情況,不少投資界人士認為,甚至可以說貝殼的存在和它所推行的ACN模型促進了整個房地産市場的規範化發展。如此看來,供應鍊的數字化賦能養車維修市場大有可為。
資料顯示,以“途虎養車”為代表的“車後服務”在2021年7總體月活躍人數為919.13萬人,“日産智聯”等汽車廠商所在的“車主服務”同月活躍人數在568.24萬人,兩者量級相差近一倍。
對比疫情影響前的2019年7月,車後服務活躍使用者數增長了33.88%。截至2021年7月,汽車領域活躍APP排名前十有4個汽車資訊平台,負責駕駛學習及汽車工具的平台各2個,以及代表細分品類車後服務的途虎養車,和耕耘汽車交易的瓜子二手車。
比起汽車資訊,養車和交易的使用者使用時長和頻次都更弱,是以途虎養車和瓜子二手車的上榜無疑意味着細分市場的火熱,隻要是想使用者所想,就總有生意可做。
當然,汽車後市場到目前為止仍然是個不夠成熟、不夠完善的業态。據《中國汽車人才發展戰略研究》,中國汽車産業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長,2022年預計突破500萬人大關,2026年或将達到776萬人。不僅要求專業素質過硬,還要追求服務态度上乘的汽車後市場的渴求格外迫切。
網際網路大廠的加入、車企巨頭的服務鍊條延伸、新能源汽車普及帶來的新保養要求都是汽車後市場發展中可見的變數,而在這個變化多端的時代,必然還會出現更多不可預料的影響因素。
途虎養車在汽車後市場的深耕為它打下了一片江山,但江山還能守多久?如何更好地滿足世界的需求?怎樣在有限的時間裡盡可能地突破收益點?回答以上問題需要的不僅是時間,還有堅定的、不出錯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