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窮爸爸”培養出5個博士:孩子從平庸到優秀,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窮爸爸”培養出5個博士:孩子從平庸到優秀,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作者:書本家

之前,央視的一檔節目《謝謝了,我的家》裡面,一位嘉賓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叫蔡笑晚,被譽為“人才魔術師”。他一共有6個孩子,其中5個都成了博士。

大兒子是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2008年榮獲世界統計學“諾貝爾獎”;

二兒子是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博士,曾任美國高盛公司副總裁,現在在紐約開公司;

三兒子是美國聖約翰大學博士,現在自己創業;

四兒子是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博士,現在在上海創辦私立醫院;

五兒子是中科大碩士,現在在銀行機構擔任要職;

六女兒18歲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22歲獲得哈佛大學博士。

每一個孩子的履歷,都非常的優秀。這份優秀,讓很多人覺得他們的家庭情況應該很好,他們的父親估計很有背景。

但其實,蔡笑晚隻是一位家境普通,沒錢也沒什麼背景的爸爸。他是一名鄉村醫生,收入微薄,一家8口擠在16平米的出租屋裡生活了很多年,卻把孩子們培養得個個成才。

媒體紛紛采訪他:“您的育兒秘訣是什麼?”

他說:“我把父親當成我的事業。”

一句簡單的話, 卻受益匪淺!

“窮爸爸”培養出5個博士:孩子從平庸到優秀,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窮爸爸”培養出5個博士:孩子從平庸到優秀,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對孩子對一個家庭而言,父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也是最好的老師。父母說的每句話、每個行為、每一種教育方式,都可能會對孩子産生深遠的影響。

蔡笑晚成長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10人,他是長子。

從小他就有讀書夢,是兄弟姐妹中的榜樣。因為某些原因,他錯過了上大學的機會。但他沒有放棄,選擇進入當地國小教書,因工作成績優異被評為先進個人,在學校的推薦下,被當時的杭州大學實體系錄取。

遺憾的是造化弄人,父親病逝,作為長子他隻能放棄自己的大學夢退學回家,擔起養家的重任。

抛棄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他不得已的選擇。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決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把自己的智慧、知識和追求轉化為下一代的發展優勢。

此後數十年,蔡笑晚把父親的角色當做一種事業來經營。一輩子都在想怎麼教育孩子,一輩子最大的成功,就是把自己的6個子女都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

他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

學習資源緊缺、條件刻苦,蔡笑晚就為孩子抄寫卷子,每一張泛着暗黃和破舊的卷子,都滲透着他的心血。

“窮爸爸”培養出5個博士:孩子從平庸到優秀,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像這樣的資料,裝滿了家裡的櫃子。

“窮爸爸”培養出5個博士:孩子從平庸到優秀,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不那麼富裕的家庭,沒有阻止蔡笑晚對孩子們的教育,他用行動告訴我們,寒門也能出貴子!

“窮爸爸”培養出5個博士:孩子從平庸到優秀,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有遠見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會趁早!

上個世紀60年代蔡笑晚就開始早教,他認為根據早教、立志和自學的原則,應該緊抓孩子從零歲到人生各個階段的成才關鍵。

他堅信:“讀書要趁早。”

大兒子還在襁褓中的時候,蔡笑晚就對孩子進行了數學啟蒙。方法也沒什麼特别高明之處:他手指點孩子的下巴,點幾下,就說幾;拍孩子的手數數。8個月大能發音的時候,就能從1念到5。1歲多,就認識10以内的阿拉伯數字。

教育難的是堅持,蔡笑晚堅持不懈地向孩子重複數字,2歲半後開始接觸簡單的加減運算…

家裡每天早晨放的廣播,是英語和日語頻道,孩子們對外語漸漸也産生了興趣。

蔡笑晚希望從小給孩子閱讀這些故事和詩文,可以給孩子打好文學精神的底子,學習能力變得強大,今後的學習更遊刃有餘。

很多人問蔡笑晚: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博士生?

蔡笑晚說道:我們的不同之處在于,我們的準備更早更長遠,機遇青睐有準備的頭腦,的确如此。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也就是說作為父母假如愛自己的子女,就會為了子女做長遠的規劃。

“窮爸爸”培養出5個博士:孩子從平庸到優秀,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窮爸爸”培養出5個博士:孩子從平庸到優秀,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

孩子的優秀,離不開父母優秀的教育。這裡“優秀的教育”不代表家庭條件好,而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俞敏洪說:

“如果家庭是一台影印機,父母是原件,孩子就是影印件。”

沒有橫空出世的優秀孩子,也沒有莫名其妙的熊孩子,我們給予孩子怎樣的教育,就會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包括父母,包括教師都要反思,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成才。

《人民日報》曾發文,提出教育孩子有八大關鍵:

第一大關鍵:多溝通并給予積極回報;

第二大關鍵:提高說話的藝術;

第三大關鍵:勇于向孩子認錯;

第四大關鍵:教會孩子欣賞悅納自己;

第五大關鍵:制定并遵守家庭規則;

第六大關鍵:幫助孩子排解負面情緒;

第七大關鍵:認真培養一項特長;

第八大關鍵:不放棄自我成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人生成長的搖籃。

孩子從生下來就在父母的懷抱裡成長,父母不僅給予孩子以生理基因優勢的遺傳,更給予孩子人格品質的塑造。

為人父母者,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榜樣。

“窮爸爸”培養出5個博士:孩子從平庸到優秀,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位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奇葩說》中,顔如晶說過讓人記憶深刻的一句話:“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衆,孩子是父母後半生唯一的觀衆。

父母給孩子的教育,其實有效期很短。在這個關鍵的時間内期限,應該給足孩子教育!

“最理想的教育,是認真負責的老師、通情達理的家長、勤勉努力的學生三位一體,缺一不可。”

在學校,老師負責教育孩子,傳道授業解惑,為孩子的學業助力;

在家裡,家長則承擔起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的責任,認真督促孩子、用自己的行為教育孩子,為孩子的樹立良好的品行打好基礎!

當做一份事業一樣,去經營,去完善,去做得更好!

END

你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麼心得?評論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