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會輸?三個大坑等着他,神仙也沒救

《三國演義》誇諸葛亮智計卓絕,将他形容得有如妖怪一般,什麼草船借箭、借東風、八陣圖、七擒七縱、死諸葛吓走生仲達,把好好的一個卓越的政治家描寫成江湖術士。諸葛亮既然這麼牛,那為什麼會輸?《三國演義》的解釋是天數使然,老天爺定好了,即便是諸葛亮這樣的牛人也沒法逆天。

諸葛亮當然沒法逆天,但是原因卻與天數無關,那是封建迷信。諸葛亮本人是一名出色的行政專才,蜀漢任命他為丞相,擔任國家總理,可謂人盡其用。但是他并不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他在行軍打仗方面的本事遠不如長年打仗的劉備、關羽、張飛這些人。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會輸?三個大坑等着他,神仙也沒救

不過諸葛亮以及他的繼承人們最後仍然以失敗告終,這與他們的打仗水準關系不大。諸葛亮為什麼會輸?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點:時間太晚了。

諸葛亮遇到劉備的時候,曹操已經占領了從關中平原一直到華北地區的廣大區域,原本在這一帶橫行的公孫瓒、袁紹、袁術、馬騰這些勢力已經統統覆滅。這是中國當時最為富庶繁華的地區。

當時盡管江南在孫權手裡,但是長江中下遊的土地還沒開發,相當原始而落後,富庶程度遠遠無法跟曹操相比。土地沒有開發,就沒有錢糧;沒有錢糧,就養不起像樣的大軍與曹操對抗。是以東吳政權遲早要完蛋。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會輸?三個大坑等着他,神仙也沒救

這位是劉備老師

而劉備當時連個像樣的地盤都沒有,寄居在劉表地盤上,仰人鼻息。諸葛亮給他出的主意是先占領蜀中地區。主意不錯,但是也是個無可奈何的主意。因為憑劉備當時的實力,也隻能圖謀蜀中,其他地方沒有機會。

蜀地雖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但是實際上,當時蜀地的物産水準遠不如關中地區。後來蜀漢建國之後,依靠全國之力供養一支十萬人的常備軍都捉襟見肘,你就知道蜀漢是個先天不足的政權。

試想,假如諸葛亮如果早點見到劉備,那時候天下大亂,華北未定,以諸葛亮對時局的把握能力,早早确定建國攻略,那麼劉備和諸葛亮就不會困守蜀中這個死地,到時候天下是誰的尚未可知。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會輸?三個大坑等着他,神仙也沒救

這位老師很像剛才的劉備,但他是曹操

第二點:敵人都不傻。

我知道肯定有人擡杠,說當初劉邦就是回歸蜀地,然後發力奪取天下的。蜀地是漢朝龍興之地,怎麼能是死地呢?

蜀地到底是不是死地,要看你的對手是誰。當年劉邦的對手是項羽。項羽一心要恢複秦朝之前的格局,就是把天下重新變成諸侯割據的戰國時代。是以在推翻秦朝之後,項羽的做法是分封了十八個諸侯,再度分裂了國家。

劉邦被項羽封到蜀地,封号漢王。為了管住劉邦,項羽留下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個秦人分管三秦大地,封鎖住劉邦出川的道路。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會輸?三個大坑等着他,神仙也沒救

劉邦老師

項羽的做法有兩個問題,其一,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都是秦朝投降的官員,三秦大地對于他們根本不服,他們也沒有心氣争奪天下,是以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後,三秦大地瞬間潰敗,劉邦一下就奪取富饒了關中地區。

另一個問題,項羽分裂國家之後,他自以為成為了齊桓公一樣的霸主。然而實際情況是天下所有諸侯國都背棄項羽。他的根據地隻有楚國,他還需要大規模調動軍隊,從關中到山東,四處征伐。

仗越打越多,傷亡也越來越嚴重,沒有足夠的後援讓項羽的隊伍逐漸捉襟見肘。盡管他對劉邦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卻在屢次戰争中逐漸消耗。而劉邦則逐漸擴大地盤,充實後勤保障,擴充軍事力量。最後垓下一戰,項羽無力支撐,最終失利。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會輸?三個大坑等着他,神仙也沒救

項羽同學

而劉備的對手可不是項羽這樣的傻子,而是曹操和孫權。這兩個人都懂得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占領一處地盤以後,他們都知道要鞏固這塊地盤,要安排行政官員進行管理。至于像項羽那樣把拿下的土地再進行分封,這種傻事他們打死做不出來。

第三點:豬隊友幫倒忙

劉邦的隊友太強大了。比如戰神韓信,是他率兵在華北搞了個大迂回,最後實作與劉邦的戰略合圍,将項羽一舉消滅。比如蕭何,他是天生的丞相之才。無論戰争打到哪裡,蕭何最先想到的就是掌握該地方的檔案資料,為前線作戰提供各種參考資料,做好後勤保障。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會輸?三個大坑等着他,神仙也沒救

戰神韓信

劉邦的隊友還有許多,比如陳平、張良等人。而諸葛亮身邊卻有太多的豬隊友。首當其沖的一位,就是關羽關二爺。諸葛亮當時在隆中對中提出,要荊州和蜀中(益州)兩路夾攻,最終拿下中原。

然而關羽卻在蜀中未穩,劉備還在漢中作戰的時候,輕舉妄動攻打襄陽和樊城。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遭到孫權和曹操部隊的兩頭夾擊,不僅丢了性命,也丢了荊州,諸葛亮兩路夾攻中原的計劃落空。原本蜀中就是個先天不足的地方,如今失去了外援,想要成功就更加困難。

還有一位豬隊友就是孟達。孟達投降曹魏以後,待着不舒服。後來又跟諸葛亮眉來眼去。諸葛亮原本想讓孟達作為關羽第二,蜀漢帝國在外部的一個支點。将來反攻中原的時候,孟達與蜀漢兩路出擊。誰曾想,孟達小看了司馬懿,最終導緻身首異處。諸葛亮的希望再度破滅。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會輸?三個大坑等着他,神仙也沒救

豬隊友關二爺

當然還有最牛的一位豬隊友,他就是劉備。劉備戎馬一生,打仗自然是不在話下。然而,他卻犯了一個戰略性錯誤,他不該急匆匆攻打孫權。誠然,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很重要。但是蜀漢剛剛立國,國力不濟,當時根本不足以支撐一場大戰役。劉備千裡出擊,孫權以逸待勞。一場失利的背後,是蜀漢十多年的準備付諸東流,無數官兵戰死沙場,這個損失是其後數十年都無法彌補的。

從此以後,諸葛亮就已經徹底沒戲了。幾次出祁山,他不過是為了完成劉備的托付而已,其實以他的聰明,應該知道事不可為了。然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也隻能勉強為之。

是以,諸葛亮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他輔佐劉備的時機太晚,遇到的對手太強大,同時自己的隊友太不給力,諸葛亮畢竟也是個凡人,不是神仙,除了失敗,他沒有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