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師長接政委上任,見面就愣住了:你不是我4年前的那個小勤務兵嗎

1933年4月中旬,紅25師政委調往軍部工作,政委一職暫由師長許世友兼任。許世友打仗是把好手,但從未搞過政工,千頭萬緒不知如何下手,勉強幹了一個多月,身心俱疲,于是不斷催促上級盡快派一個新政委,好讓自己專心打仗。6月上旬的一天,許世友接到上級通知,說新政委将在今天上任。

師長接政委上任,見面就愣住了:你不是我4年前的那個小勤務兵嗎

許世友接到這個通知後十分高興,新政委一來,自己就可以專心帶兵打仗了。興奮之餘,他帶着幾個參謀親自來到營房外迎接。然而一看到新政委,許世友就愣住了,他使勁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沒錯,這不是自己4年前的那個勤務兵嗎?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4年前許世友還是團長的時候,指揮部隊在平漢路和川軍郭汝棟部交戰,雖然最終取勝,但紅軍也出現了一定的傷亡,許世友的勤務兵也犧牲了。

戰鬥結束後不久,紅軍補充了一批新兵,許世友從中挑選了一個名叫陳海松的小戰士當了自己的勤務兵。陳海松是湖北大悟人,出生于1914年,自幼聰明伶俐,但由于家境不好,隻讀了幾年私塾就被迫辍學了。許世友見這個小勤務兵十分機靈又是苦出身,是以就有意培養他,隻要有空就教他如何行軍打仗。

師長接政委上任,見面就愣住了:你不是我4年前的那個小勤務兵嗎

一年後,許世友累積戰功升任紅25師師長,陳海松則留在了紅12師,由于作戰勇敢,善用謀略,陳海松進步非常快,兩年後就當上了團政委。1932年年底,在老蔣的支援下,田頌堯調集了近40個團的兵力對紅四發起了三路圍攻。經過三個多月的苦戰,紅軍将敵人打退。陳海松在反三路圍攻中表現非常出色,是以上級就将他調到紅25師給許世友當政委,這才發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許世友見陳海松進步這樣快,心中十分高興,但同時也有一點擔憂,害怕他不能勝任。不久後,萬源保衛戰打響,面對優勢敵軍,許世友有意要考一考陳海松,就問他這場仗該怎麼打。當時紅軍中炮比較少,重機槍也有限,是以應對敵人波浪式沖鋒的辦法不多。陳海松結合萬源的地形特點,決定給敵人擺一個竹簽陣。

師長接政委上任,見面就愣住了:你不是我4年前的那個小勤務兵嗎

紅25師數千名戰士齊動手,将山上的竹子砍倒,削成竹簽,再把這些竹簽放進桐油裡炸,經過處理的竹簽硬如鋼鐵且鋒利無比。随後陳海松命人将這些竹簽全都插在了半山腰,當時正值夏季,山上青草茂密,不到近處根本就發現不了這些竹簽。戰鬥打響後,敵人依仗兵力優勢從四面向紅25師的陣地發起了猛攻。

當時川軍士兵腳上穿的是大都草鞋和單鞋,是以當他們沖到半山腰的時候,紛紛被陳海松的竹簽陣刺傷,攻擊速度很快就慢了下來。陳海松趁機指揮部隊向敵人射擊,輕松将敵人當天的進攻打退。許世友對陳海松的這條妙計佩服不已,稱從來沒有打過這麼輕松的仗。此後紅25師又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久攻不下,敵人的士氣變得極為低落,陳海松和許世友趁機指揮部隊對敵人發起反擊,一舉将敵軍擊潰。

師長接政委上任,見面就愣住了:你不是我4年前的那個小勤務兵嗎

萬源保衛戰的勝利為粉碎敵人的六路圍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戰後許世友被提升為紅9軍副軍長,陳海松被任命為紅9軍政委,職務比許世友還高了半級。此時陳海松年僅21歲,他由此成為我軍曆史上最年輕的軍級幹部。之後陳海松又跟随部隊打了不少大仗和硬仗,1937年3月12日,紅9軍在梨園口和馬家軍血戰,陳海松不幸犧牲,年僅23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