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級保護動物大鸨為什麼從韓城“搬家”到華陰?

1月15日,記者從華陰市林業局得到消息,在華陰市南山支流長澗河附近發現300餘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鸨。據專家介紹,每年大約有300餘隻大鸨遷徙至陝西,此前大部分在黃河濕地韓城芝川段過冬。是以,此次在華陰發現的大鸨種群此前的遷徙地有可能就是在黃河濕地韓城段。

今年的遷徙季,候鳥為什麼舍近求遠飛往華陰呢?記者了解到,韓城市于近期在黃河濕地核心區啟動黃河河岸控導工程施工,是以對候鳥活動的灘塗區域有一定影響。

據了解,若候鳥受周圍環境影響飛往其他區域,此後很難再回到原來的地方。有護鳥人士指出,實行錯峰活動,在候鳥遷徙季結束後進行施工有無可行性?

黃河濕地韓城段是我國重要的候鳥遷徙地之一,此前每年均有灰鶴、大鸨等國家保護動物在此遷徙過冬。但近年來,當地候鳥數量有所減少,大部分候鳥飛往渭河等黃河支流、黃河東岸的山西覓食。

據了解,韓城市對黃河濕地核心區實行嚴格管控,不允許在黃河濕地核心區内種莊稼,而大鸨、灰鶴等候鳥就是以麥苗、豆類等莊稼為食。

有關專家指出濕地保護的重點是要對濕地内非法挖沙、非法建築等行為進行打擊,但不能矯枉過正、一關了之,适度耕種有助于候鳥的生存,進而使濕地生态系統達到一定的平衡。

【來源:群衆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