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衆安線上還明确提出到2025年的幾個具體目标,比如推動行業平均業務線上化率超90%;加大保險科技投入;深化科技與保險的多元化融合應用,推動行業專利申請數超2萬個;培育開放的保險科技産業生态。不僅線上化、智能化及産業化等幾大趨勢明朗,且空間被進一步量化。
僅以線上化的潛力來看,就規劃中明确提到幾個名額的目标水準,包括線上化産品比例超過50%,線上化客戶比例超過60%,平均承保自動化率超過70%,核保自動化率超過80%,理賠自動化率超過40%。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行業平均承保自動化率約56%,平均理賠自動化率約21%,平均線上化客戶比率約42%,平均線上化産品比例約36%。相較之下,保險業務各方面的線上化程度都有顯著的提升空間。
不難預見,衆安線上有望充分受益這輪科技驅動下的發展紅利,其科技基因與應用實力是有目共睹的:
其一,衆安作為國内網際網路保險業的領頭羊,線上經營的經驗豐富,相比傳統險企,擁有科技與創新基因,公司早在六年前就完成了“核心+中台”技術架構部署,并已實作對外輸出及商業化。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2020年該闆塊收入CAGR 263%。
科技輸出收入占比持續上升
(來源:西部證券)
其二,衆安的科技輸出業務已逐漸成體系,目前涵蓋生産、增長及基建三大産品線。其中增長系列的客戶包括太平人壽、友邦人壽、中宏保險、彙豐人壽、農銀人壽等超10家知名大型機構。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衆安在網際網路保險新規迅速推出網際網路銷售行為可視化回溯産品,并快速簽約共42家客戶,包括34家新客。
不止是國内市場,衆安的科技能力圈也已經拓展至海外,現已覆寫日本、新加坡、印尼、泰國,服務客戶包括亞洲最大險企友邦、新加坡最大險企NTUC Income等海外龍頭企業。
綠色保險火熱,衆安獲大行唱多,ESG價值突出
除科技化主升浪之外,ESG投資浪潮也正快速席卷保險業,從近幾年綠色保險投資趨勢和政策力度及節奏即可明确探知這一點。
2018-2020年綠色保險投資餘額及增速
(來源:中國保險業協會,畢馬威)
我國綠色保險政策發展梳理
(來源:畢馬威)
究竟何為綠色保險?
實際上,早在2016年出台的《關于建構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就已對其界定,即支援經濟向綠色化轉型的金融工具,是以主要路徑在于以保險資金為長期支撐,實作保險産品及服務的綠色化。産品層面,例如上述提到的環責險及新能源車險,典型的還有氣候、綠色建築險以及近年來備受熱議的巨災險等;服務層面,包括通過數字化技術,更新業務流程,實作營運效率、風控能力及使用者體驗等多個方面的提升。
在綠色化發展的探索之路上,作為創新引領者的衆安,也在持續推進并取得顯著突破。
根據公司近日披露的2021年健康險理賠服務年報顯示,自去年上線“全智能理賠”之後,衆安健康險實作“智能理賠、智能校驗、智能上傳“三大流程智能化更新,理賠效率和使用者體驗再次提升,比如平均每28秒就有一個理賠結案,95%理賠實作線上申請,客戶獲賠等待時長同比減少57%,萬元及以下案件專屬通道“1日賠”99%在24小時内快速完成結案。
ESG已漸成投資評估模型中不可忽視的變量,衆安亦獲大行看好。據大和證券認為,衆安ESG價值突出,市場低估了衆安在社會責任上的優異表現,并重申買入評級。這主要由于:一是衆安作為國内網際網路保險領頭羊,擁有全面的個人資料保護體系,可最小化監管和聲譽風險;二是衆安的低碳營運成本優于同行,且通過輸出科技産品和解決方案助推行業數字化轉型。
尾聲
近日來,港股持續走強,市場情緒逐漸轉暖,俗稱“三傻”的地産、保險及銀則是先鋒部隊,其中衆安線上也順勢走出了一段小幅反彈趨勢。作為ESG價值凸顯的國内保險科技龍頭,在新規下增長依舊穩健,領先地位穩固,并在國内保險業科技化及綠色化快速發展的新周期下,兼具β及α機會。是以,在“深蹲”後的衆安,未來有望在震蕩調整中繼續上行。
本文源自格隆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