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曾說過:“世俗交往之中,如果有人慷慨解囊,然而我們償還時卻百般拖沓,這是忘恩負義。”
因地緣和社會制度關系,中越兩國長時間保持着友好親密的外交關系。在新中國成立後,為幫助越南這個“鄰居”擺脫西方列強殖民的現狀,我國源源不斷地向越南提供軍事援助長達20幾年。可就是這樣源源不斷的援助,卻換來越南的
倒戈一擊
。
1979年2月17日,在越南頻頻挑釁下,我國實在是忍無可忍,在萬炮齊放下,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拉開帷幕。不足一個月,在我軍幾十萬将士的進攻下,越南首都河内近在咫尺。
1979年3月5日
,解放軍距離河内隻有百餘裡,就在
東線總指揮官許世友上将
準備下令全面進攻,一舉拿下河内時,中央卻發來急電:
“指令在越解放軍,即日起,全面撤退至國内。”

面對中央的指令,許世友将軍很是不解,此時解放軍距離越南首都最多隻有百餘裡,且越南軍隊已經潰不成軍,面對這樣的大好戰機,本因乘勝追擊,可中央卻下令全面撤退,這讓許世友将軍很是遺憾的說道:
“一眼望去全是平原,隻需要2個小時,河内必将被我軍拿下!”
可軍人以服從指令為天職,面對近在咫尺的越南首都,在中央的指令下,許世友将軍不得不選擇撤軍。可在撤軍前,許世友将軍卻對下屬露出了一個狡猾的微笑,轉身下達了一個指令:
“全軍戰士不如再向前拱一拱,吓唬吓唬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解放軍這一供不要緊,卻把河内越南政要人物給吓到了,急忙坐飛機撤離。
在我軍正式撤軍時,許世友将軍又下達了3個對越影響深遠的指令。
這是這3個指令,直接讓越南經濟倒退幾十年,至今沒有恢複過來。
那麼,在解放軍全面撤軍時,許世友将軍下達的3個指令究竟是什麼?面對近在咫尺的越南首都河内,明明勝券在握,為何中央會下令全面撤軍?
今天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了解當年的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
是同志更是兄弟,卻成為敵人
1950年,越南反殖民統治戰争最艱難的一年,
越南政府主席胡志明
徒步來到我國請求軍事援助。同年6月,經過中央軍委慎重考慮,決定派陳赓大将、韋國清等開國将軍前往越南指揮作戰。除此之外,我國還源源不斷地向越南提供戰略物資。據統計,截至越抗法反殖民統治戰争結束,我軍向後援助越軍槍支近12萬,火炮近3600門,子彈、炮彈更是數不勝數。此時的越南全國群眾向我國喊出了:
“同志加兄弟”
等口号!
可此時中國正處于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階段,為援助“鄰居”越南,全國人民勒緊褲子的捐助物資,隻希望他們早日擺脫戰争。
在1965年4月,為支援越南抗美,我國更是無償援助價值40億的槍支彈藥。在我國的幫助下,越南先後打赢了抗法戰争、抗美戰争。可就這樣的國家,在受到我國長達20多年的無償援助後,卻
1978年7月,越南政府在會上公開表示:
“中國是越南最直接的敵人!”
甚至越南政要人物更是狂妄地表示:
“越南準備和中國直接開戰!”
為何越南政要人物會狂妄地說出這樣的話?
原來,越南在赢得抗美戰争後,獲得大量美式裝備,且在戰争時期,更是有蘇聯這一軍事大國的直接軍事援助,軍隊裝備前前後後進行了大更新,自诩是除美蘇兩國外
“世界第三軍事大國”
,萌生出了
“統一東南亞”
的勃勃野心。
于是越南開始向高棉等鄰國發起了侵略戰争,同時,對我國也産生了想法。自8月起,越南頻頻在邊境挑起事端,甚至派出武裝部隊推倒兩國界碑,打傷我國邊境人民,其用心可謂險惡。
1979年2月14日
,中央在被逼無奈下,下達了
全軍進入一級戰備狀态
。同一時間,在許世友、楊得志兩位将軍的帶領下,解放軍數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奔赴中越邊境。
2月17日
淩晨,隻見一發信号彈冉冉升空,随後,震天的炮火聲響起,一時之間,越軍陣地燃起熊熊烈火,對越自衛反擊戰悄然拉開帷幕。
戰争僅僅打響5天,我軍在
許世友
、
楊得志
兩位将軍的指揮下先後占領越南清水、高平等多個重鎮。眼看解放軍已到國家腹地,越南政府緊急下令高棉軍隊回防。
在戰争打響之前,自稱越軍5大王牌部隊之一的第3師曾狂妄地稱道:
“打到友誼關吃早點,打到南甯過大年!”
可就是這樣一支狂妄的部隊,卻在戰争打響不久,就被解放軍
全殲
此後,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進入白熱化,但在解放軍英勇作戰下,越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很快退至
“諒山”
。諒山,越南首都河内最後屏障,一旦失守,解放軍将進入無人之境,直達越南首都河内。一時之間,越南全國上下出現
“滅國危機”
的氣氛,每個越南人民都在惶恐不安。
1979年3月1日
,伴随着
“諒山所有建築皆摧毀”
的指令,解放軍300門大炮齊發,僅半個小時,就向諒山越軍陣地傾瀉炮彈幾萬枚,一時之間,諒山如火山噴發一樣,冒着熊熊烈火。
為反擊解放軍,越南政府不惜違反
《日内瓦公約》
公然使用
化學武器
。在我軍沒有任何防備下,給我軍帶來了很大傷亡。許世友将軍見狀,立即改變戰術,采取我軍最熟悉,也是最實用的
穿插戰術
。很快,越軍諒山陣地被我軍一一突破,3月4日,諒山被我軍全面占領。此時,離河内隻有百餘裡,就在全軍戰士躍躍欲試時,中央突然發電:
要求解放軍全面撤軍
。許世友将軍無奈選擇下令撤軍,可在撤軍時,卻下達了3個指令讓越南至今沒有恢複過來,那這3個指令的内容是什麼呢?
三個指令,越南至今沒有恢複過來
許世友将軍,一個敢打硬仗、惡仗的英雄。抗日時期,親自率領解放軍與日軍在膠東等地區進行作戰,粉碎日軍多次陰謀,
毛主席評價其為:“許世友将軍是一位戰将,膠東半邊天被其打紅了,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1948年,解放戰争期間,毛主席親自任命許世友将軍為濟南戰役總指揮,而許世友将軍也沒有辜負主席的期望,僅用8天時間,濟南成功解放。
許世友将軍絕對稱得上是名将。
然後就是這樣一位名将,在接到中央撤軍指令後,又先後釋出了三道影響深遠的指令:
一:
基礎設施全部破壞。火車站、鐵路、發電廠等設施全部摧毀。
二:
解放軍撤退路上布滿地雷,防止越軍追擊。
三:
戰略物資能帶走都帶走,不能帶走全部銷毀。
可能有人會覺得,許世友将軍做事太過狠辣。但我要說的是,這些都不能怪許世友将軍,要怪隻能怪越南政府野心過于巨大。對于我國長達20多年的無償援助,越南不但不懂得感恩,居然還恩将仇報,可謂是罪大惡極。這些懲罰,是他們應得的。
許世友将軍下達的三個指令,環環相扣,不僅重創了越南經濟,讓他們至今沒有翻過身來,還将他們給打疼了、打怕了。
對越自衛反擊戰目的:“敲山震虎”
1978年12月8日,自中央軍委下達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我軍全體進入一級戰備狀态,甚至先後出動近800餘架飛機巡邏,海南艦隊170架軍機以及120艘軍艦緊急集結進入戰備狀态。
很多戰士以及将領為之疑惑,為何我國會如此地大動幹戈?隻是一個小小的越南。可殊不知,蘇聯也在我國邊境屯兵百萬,中蘇關系一觸即發。對越自衛反擊戰也不是為了簡簡單單地為了打擊報複越南,30年後,人們才得知真相,無不感歎:
鄧公真乃偉人,眼光看得真是遠!
1958年,蘇聯老大哥曾提出在我國海南修建長波電台,想以此指揮、監測海上艦隊以及潛艇,實則是想監控我國,被我國一口否決。此後又提出建立共同艦隊,還是被我國一口否決,态度堅決。這兩件事也成為中蘇關系降至冰點的導火索。
中蘇兩國關系于
1960年6月24日
正式降至冰點。同年7月,蘇聯單方面撕毀上百份合同以及協定,并撤走所有在華專家。
此後更是在中蘇邊境屯兵百萬之多,并頻頻出兵挑釁我國威嚴。
1969年3月,在未經我國允許,蘇軍進入我國境内,并襲擊我國邊防人員,緻6名戰士傷亡。同月15日,蘇軍突然炮轟我國領土,解放軍戰士不得不進行反擊,在戰士的阻擊下,成功打退蘇軍。17日,在坦克的掩護下,蘇軍再一次侵入我國領地珍寶島,黨中央見狀,立即下令反擊,很快,蘇軍再一次被打退。
是以,此次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國之是以如此大動幹戈,隻為敲山震虎。
“敲山”
自然便是越南這位“小朋友”,
“震虎”
當然是威懾蘇聯這隻“大老虎”。
當時,蘇聯除了軍事威脅,還試圖用
“包圍計劃”
封鎖我國。在私底下,蘇聯直接授意“小弟”越南通過戰争的方式進行領土擴張,想以此封鎖我國南面。然後想以軍事威脅的方式将阿富汗、緬甸、印度拖入自己陣營,将我國北面全面封鎖。蘇聯的“包圍計劃”一旦成功,我國與外界聯系不但會徹底斷絕,還會使我國發展非常困難。
對越自衛反擊戰,鄧公如此大動幹戈,不僅僅是為了懲罰越南,還是為了震懾蘇聯:
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舊社會時期的中國了,如果蘇聯想一意孤行,必将受到中國堅決打擊。可見鄧公眼光之高見。
勝券在握,下令撤軍
中央之是以會下令解放軍全線撤軍,不外乎三點。
一:作戰目的已達到。對越作戰之是以被我國定義為對越自衛反擊戰,是因為越南在中越邊境頻頻挑釁,甚至在未經我國允許,擅自派軍隊進入我國境内,引發武裝沖突,我國不得不組織軍隊進行反擊。如果越南首都河内被我軍占領,這場戰争的性質就發生了改變,從原來的自衛反擊戰變成對越侵略戰争,就連鄧公也曾說過:
“越南這位小朋友,真是調皮,該懲罰一下!”
且此次戰争,也讓世界重新認識我國解放軍實力。
許世友将軍
二:我國改革開放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此時急需一個和平、有利的國際發展環境,一旦對越戰争從曾經的“小打小鬧”變為“全面作戰”,那麼,對我國有利的國際環境必将受到影響,我國快速發展也會是以而停滞不前。
三:對越反擊戰,最主要目的是為震懾越南背後的“大哥”蘇聯。如果全面開戰,蘇聯必定會找借口支援越南,此時在中蘇邊境上,蘇聯可是屯兵百萬。一旦全面開戰,我國很有可能會面對雙線作戰的局面,對此,我國是得不償失的。
是以才會出現,在許世友将軍率軍占領諒山後,中央立即下令撤軍的事件。
自封建王朝清朝覆滅以來,我國打的每一場戰争都不是為了侵略,都是為了保家衛國。
我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我們不主動惹事,不表示我們就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