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春人 那些年的糧票你還記得嗎?

長春人 那些年的糧票你還記得嗎?

說到糧票,對于80後可能還會稍稍知道一點,但90後、00後,還有10後:那是幹啥用的?能吃肯德基,能吃必勝客不?能買星巴克,能買蜜雪冰城不……

而80前的老朋友們,熱情勁就來了——我們那時候,糧票可是比錢好使呀!能買糧食,能賣肉,能電視,還能買自行車……

有學者和老年人說,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曆史産物;糧票的曆史絕非一般的文化娛樂史,而是一部凝重渾厚的中華民族創業史,是一部華夏子孫與貧窮、饑餓的抗争的生活史,是中國計劃經濟這段曆史的真實寫照和證明,具有着深刻曆史意義的事件。

那些年的糧票

講述人:李大娘

今年71歲的李大娘是道地的長春人,從她爺爺輩開始,就住在南關區。

她說,祖輩上是做生意的,從小到大基本吃過啥苦!“但我家‘成分’可不高,這個可不能亂說……”

李大娘說,四五十年過去了,搬家差不多十來次了,她手裡那些糧票還留着呢!

長春人 那些年的糧票你還記得嗎?

(李大娘珍藏的糧票)

有專家說,在中國糧票的發展曆程中,很多獨具特色的糧票留存至今,以至發展成為很多藏家的留存珍品。

但李大娘說,她自己也不知道手裡的糧票是不是值錢,但就是想留着。

臨近春節,最近幾天,偶然的機會,在李大娘家中看到了一沓糧票……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提到快過年了,老人家是先拿出來了父母的老照片,應該是一張解放前的夫妻合影照。

長春人 那些年的糧票你還記得嗎?

(李大娘父母合影)

後來,在說到過年買年貨這個話題時,李大娘就再次打開“百寶箱”,這才見到從1965年到1992的糧票、豆制品票。

同時,還有糧油儲蓄證、燃料供應證、城鎮糧油供應證等。

長春人 那些年的糧票你還記得嗎?
長春人 那些年的糧票你還記得嗎?
長春人 那些年的糧票你還記得嗎?

(李大娘珍藏的各種證)

李大娘說,豆制品票就是“豆腐票”,用它能買大豆腐……日常生活全靠這些“票”。

長春人 那些年的糧票你還記得嗎?
長春人 那些年的糧票你還記得嗎?
長春人 那些年的糧票你還記得嗎?
長春人 那些年的糧票你還記得嗎?

據相關資料記載:

1955年9月,國家糧票部印制發行第一套全國通用糧票。為了進一步提高票證的防僞功效,國家在1959年成功研制出帶有“五角星”和“古錢币”等圖案的水印紙。

在1960年,又研制出較為複雜的“天安門”圖案固定水印的專用印鈔紙。1978年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糧票和1982年版的全國通用糧票,在印制時便全部使用的水印紙。

1984年以後,全國各省所印制的糧票一律改為以“克”“公斤(千克)”為計量機關。

1993年,糧油實作敞開供應,糧票已無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長達近40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

東亞經貿新聞@全城市民,

釋出“尋找長春‘年味’”

活動持續征集中

隻要你願意講,我們洗耳恭聽!

關注“東亞經貿新聞”微信公衆号,

将視訊、照片、文字、音頻等發送給小編,

參與請注明#年味征集#。

迅速反應,及時更新

擷取你身邊的資訊

d

來源丨李大娘講述 東亞經貿新聞記者 周東魁

編輯丨露娜

稽核丨李壯 姜帥

趕快把你的年味故事發給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