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中将見到牧童牽牛,悟出一個計策,取得名垂軍史的大勝

1947年3月,老蔣調集第一戰區胡宗南等部,共計34個旅、25萬餘兵力,向陝甘甯解放區發動進攻。而當時陝北我軍僅有6個旅共2.6萬人,處于絕對劣勢。

3月19日,蔣軍占領延安後,蔣、胡得意忘形,叫嚣要在“三個月内消滅共軍”。

胡宗南集中主力,四處亂竄,企圖尋找我軍主力進行決戰,妄想‘肅清延水以北’共軍,氣焰十分嚣張,卻偵察不到我軍主力的動向。

4月10日,西北野戰軍獨立第一旅旅長王尚榮(1955年成為開國中将),突然接到彭總的訓示,胡宗南已令其手下的三十一旅由拐峁村向青化砭進犯,指令王尚榮率獨一旅負責誘敵北上。

開國中将見到牧童牽牛,悟出一個計策,取得名垂軍史的大勝

王尚榮大喜:敵人終于送上門來了,一定不能放過敵三十一旅這塊肥肉!

他走出旅指揮所時,看到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牽着一頭牛從田間走過去,後面兩頭小牛緊緊跟随。

這個牧童牽牛的情景讓王尚榮受到了啟發,他眼前一亮,笑着說道:“‘牽牛入欄’——咱們就用這個計策對付敵人!”

既然是誘敵,就不能動用太多兵力。王尚榮思索良久,決定把這個的艱巨任務交給二團二營完成。

接到指令後的二營,人人興高采烈,個個摩拳擦掌。可是,如何把胡宗南這頭野“牛”牽出來,并讓它沿着我軍指定的路走?

開國中将見到牧童牽牛,悟出一個計策,取得名垂軍史的大勝

經過讨論研究,王尚榮确定了這次行動要采取聲東擊西的手段,驕縱、疲憊、調動敵人,完成‘牽牛’任務,使得我軍主力順利殲滅敵三十一旅。

部隊要在路上故意丢棄一些破舊東西,如破鞋爛襪和臂章符号,給敵人造成錯覺,使他們誤認為我軍‘不堪一擊’,放心大膽地追擊。

二營主要兵力則布置在延塞大道以東山上,便于部隊佯動。

第二天清晨,王尚榮來到了二營陣地上。這裡滿地都是丢下的,延塞大道兩旁的野炊竈炕正在冒着縷縷青煙,在晨光中袅袅升起。

二營指戰員按照王尚榮的訓示,忙了整整一個通宵,埋伏在安塞大道對面的山上。

開國中将見到牧童牽牛,悟出一個計策,取得名垂軍史的大勝

太陽升起老高,才看到敵人的大隊慢吞吞地沿着大道前進。

王尚榮把敵三十一旅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他們的行軍行列極不整齊,分隊中間的間隙過大,士氣低落。于是便指令部隊不時地打幾聲冷槍。

敵人聽到槍聲,一面派出警戒,哨兵伏在路旁還槍,大隊則加快步伐,這一招就叫做“鞭打慢牛”。

接着,王尚榮又電告二營長張濟堂,要求中午以後,以連為機關分頭轉移到前面,繼續監視和牽引敵人。

胡宗南得知在延安以北發現我軍的“主力”,急忙帶着他的指揮所從洛川趕到延安督戰,督令其第一軍軍長董钊率精銳部隊五個旅向安塞“追擊”。

胡宗南的五個旅,像一頭笨牛被王尚榮牽着牽着,一直牽到安塞。

開國中将見到牧童牽牛,悟出一個計策,取得名垂軍史的大勝

這天拂曉,天上的星星還在眨眼,二營長打來電話:“旅長敵人正沿公路北犯,我營是否出擊?”

王尚榮高興地說:“好哇!終于送上門來了。告訴大家,繼續觀察,等待指令!做好牽引工作和戰鬥準備!”

上午10時,敵先頭部隊已進至青化貶附近,可是沒有找到我軍一個人影。

三十一旅部隊順着公路由南朝北蜂擁而至,過重的負荷使士兵累得俯背彎腰,疲憊不堪。

胡宗南并不太放心這個四周甯靜的青化貶,待部隊進入山溝後,他派出兩架野馬式偵察機,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盤旋,發現有疑點就掃一通機槍,或者投幾枚炸彈,在山頭上炸起一股股沖天塵霧。

開國中将見到牧童牽牛,悟出一個計策,取得名垂軍史的大勝

同時,又派出一支搜尋部隊沿公路搜尋前進,百十人一組,端着沖鋒槍邊搜尋邊射擊。

就這樣,敵三十一旅完全進入我軍的伏擊圈内。

突然,三顆紅色信号彈,拖着三條長長的乳白色煙柱,突然從平地竄上高空。

王尚榮一聲令下,早已埋伏在四周的部隊一下子發動了攻擊。

兩翼部隊以排山倒海之勢,南北堵截,東西夾擊,從四面八方猛向敵人射擊和沖殺,把敵人壓下溝内,使敵首尾不能相顧。

李紀雲這時才真正體會到“甕中捉鳌”的滋味了,但為時已晚,全旅已潰不成軍,全部擠在這狹小的山溝裡,既無招架之功又無還手之力。

開國中将見到牧童牽牛,悟出一個計策,取得名垂軍史的大勝

李紀雲目睹眼前的慘狀,不覺淚如湧泉。胡宗南得知李紀雲敗得這麼慘,氣得暴跳如雷,當即指令其手下的一三五旅南下,企圖圍殲獨一旅。

至此,獨一旅在王尚榮的指揮下,順利完成了“牽牛入欄”的任務。

4月14日,敵一三五旅陸續進至羊馬河以北的三郎岔、石家坪地區,進入西北野戰軍伏擊圈。

最終,敵一三五旅代旅長麥宗禹少将以下被我軍全部殲滅,成為一場名垂軍史的大勝。

王尚榮從牧童牽牛的情景中悟出“牽牛入欄”這條計策,率部誘敵深入,不僅讓敵三十一旅遭受重創,還誘使敵一三五旅被全殲,這也成為他數十年戎馬生涯中的光輝戰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