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崇禧為何被稱小諸葛?看看中野從大别山出來時還剩多少人就懂了

解放戰争時期,許多國軍進階将領的表現都堪稱災難,胡宗南、湯恩伯和劉峙等常敗将軍就不用說了,就連薛嶽和王耀武這樣的名将也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水準。薛嶽在徐州“綏靖公署”主任的位置上隻幹了半年就葬送了老蔣三個嫡系整編師,老蔣一怒之下将其撤職。王耀武在山東也是連吃敗仗,十萬大軍把守的濟南更是在短短的八天之内就被華野給攻克了。

白崇禧為何被稱小諸葛?看看中野從大别山出來時還剩多少人就懂了

和這些人相比,白崇禧算是表現比較好的一個人了。由于老蔣的猜忌和掣肘,加上白崇禧有意自保等原因,他在解放戰争中出場的次數并不多,廣西戰役中還被四野大軍橫掃,一敗塗地。是以有不少朋友就認為白崇禧的水準有限,實在不配稱小諸葛這個稱号,但其實這是個誤解。白崇禧的水準究竟如何?看看中野從大别山出來時還剩多少人就懂了。

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被粉碎後,老蔣改變了打法,開始集中兵力對山東和陝北這兩個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為了給這兩個解放區減壓,1947年7月初,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12萬多人突破黃河防線,向大别山地區挺進。經過三個多月的艱苦轉戰,打破了國軍的圍追堵截,在10月末的時候勝利挺進大别山。

白崇禧為何被稱小諸葛?看看中野從大别山出來時還剩多少人就懂了

雖然在轉戰的途中損失了部分兵力,但經過補充,此時中野主力還有12萬之衆。挺進大别山之後,中野很快就解放了30多座縣城,初步站穩了腳跟。當時長江流域是國統區的中心,這一帶有國民黨的行政中心南京,還有經濟中心上海,是老蔣最為看重的地區。而這個地區的正中央,就是大别山脈。

中野12萬大軍挺進大别山,一下就在國統區的腹心地帶楔入了一顆釘子,對武漢和南京等地形成了直接威脅。身在南京的老蔣慌了神兒,立刻指令白崇禧率15個整編師的兵力對大别山進行圍攻。過去國軍對解放區的進攻采用的大都是多路突擊的方式,這就給我軍各個殲滅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白崇禧為何被稱小諸葛?看看中野從大别山出來時還剩多少人就懂了

白崇禧吸取了這個教訓,嚴禁各部孤軍突進,每次行動至少都是兩個整編師抱團滾動,五六萬人的鐵桶陣使我軍很難有下手的機會。白崇禧此舉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穩紮穩打,迫使中野和其拼實力拼消耗。面對白崇禧的險惡用心,中野大軍在大别山中和敵人打起了轉轉,意在用不斷的轉移來拖垮敵人并尋求戰機。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這種戰法在紅軍時期屢試不爽。然而這一次面對白崇禧卻不靈了,白崇禧統領的15個整編師當中,包括了不少桂系主力,這些部隊在抗戰時期曾在大别山一帶和日軍打了多年的遊擊,山地作戰經驗十分豐富,對這裡的地形比中野還熟悉,是以中野很難将他們拖垮。

白崇禧為何被稱小諸葛?看看中野從大别山出來時還剩多少人就懂了

在這種情況下,中野隻能被迫和敵人打硬仗。本來兵力就處于劣勢,加上在過黃泛區的時候又把重武器給丢棄了,是以幾仗下來我軍并沒有占到便宜。在軍事進攻的同時,白崇禧還采用保甲聯防和“五家連坐”等手段隔斷了當地百姓和中野大軍的聯系。中野挺進大别山本來就是無後方作戰,糧食的補給和傷員的安置都要依靠當地百姓來解決。如今這種聯系卻被白崇禧給切斷了,我軍的糧食補給和傷員安置陷入了極大的困境。

除此之外,白崇禧還把那些地主、鄉保長和革命叛徒組織起來,成立了“小保隊”。這些人不但熟悉當地的風俗民情,對我軍的遊擊戰術也比較了解,經常對我軍的小股部隊和掉隊的傷員進行襲擊,比國民黨的正規軍更難對付。面對白崇禧多種手段的“進剿”,中野的處境日益艱難,傷病員越來越多,糧食彈藥卻越來越少。

白崇禧為何被稱小諸葛?看看中野從大别山出來時還剩多少人就懂了

在這種情況下,中野繼續在大别山堅持下去的困難變得越來越大。為了扭轉這種被動局面,1948年2月上旬,中野主動轉出大别山,此時全軍僅剩下了不足6萬人,損失過半。白崇禧僅僅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就使中野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并主動撤出大别山,這樣的戰績在國軍進階将領中鳳毛麟角。以此來看,白崇禧确實配得上小諸葛的稱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