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規模正在不斷增長,智能手機等電子裝置的需求促成了很大的周邊市場發展,讓充電器,資料線等一衆配件有了可觀的利潤空間。
而這些利潤的背後其實也是充電接口差異化造成的,歐盟已經行動,打算推動充電接口統一。這遭到了蘋果的極力反對,隻因動搖了蘋果充電接口的市場利潤。

然而我國工信部也正式表态了,也要推動充電接口統一。對此,庫克該何去何從?會加入Type-C陣營嗎?
對于充電接口,蘋果态度強硬
2021年9月份,歐盟正式宣布将采用Type-C作為通用充電口,減少電子垃圾,促進環保。這一決定得到了很多廠商使用者們的支援,除了蘋果。
得知這一消息的蘋果坐不住了,和歐盟展開了激烈的争論,反對将手機充電接口從Lightning換成Type-C,直言這麼做會給使用者帶來不便,換成Type-C後會比使用原來的接口更浪費,因為客戶需要額外購買新的充電器和電源擴充卡。
蘋果的解釋看起來十分有道理,站在蘋果使用者的角度考慮,不希望他們額外購買新的配件。
可這不過是蘋果的借口罷了,如果真的為蘋果使用者考慮,就不會取消附贈充電器了。既然消費者都需要額外購買充電器配件,又和更換新的充電接口有什麼兩樣呢?
可蘋果不願妥協,态度十分強硬,說這會産生負面影響,給歐洲乃至全球數億的蘋果使用者帶來不便,還會産生空前的電子垃圾。
事實真的如此嗎?恐怕未必,蘋果不願更換充電接口是擔心失去Lightning接口下的相關營收份額,造成對iPhone等生态裝置的配件利潤損失。
蘋果用Lightning充電接口串聯了一大批生态産品,而且蘋果不隻是賣Lightning電源擴充卡,還能通過MFI認證來獲得龐大的營收。
第三方外設廠商想要生産Lightning接口的充電線,或者接入蘋果硬體設施生态,那麼都需要通過MFI認證,每次認證蘋果都能抽取認證費用。
不管是給iPhone手機充電,還是連接配接外部裝置,亦或者使用數模轉換器等等操作,都離不開MFI認證的支援,否則Lightning充電接口将無法使用,哪怕它是安全,有品質保障的。
工信部已表态,庫克何去何從?
蘋果堅持Lightning接口有這麼多好處,自然需要維護自己的利益。但歐盟推動Type-C接口統一也是有道理的,一來是更好地解決資源浪費,降低電子垃圾的産生。二來是Type-C接口有更高,更快的資料傳輸速度。
使用Type-C的國産手機廠商最高可以實作120W的快充,十多分鐘就能充滿電。而蘋果Lightning接口不具備相應的傳輸速度,隻能做到20W左右的快充速率。
可不管蘋果願不願意更換充電接口,結果可能都将注定。因為歐盟之後,工信部也正式表态了。工信部發文表示,将促進充電接口的融合統一,建立标準體系。
這可能會有蘋果使用者産生不滿,因為這将促使他們花費額外的錢去購買新的充電器,電源擴充卡。或許會表示為什麼不是将Lightning接口作為統一的标準,而是Type-C呢?
這其實不難解釋,全球使用Type-C接口的人數遠遠超過Lightning,推動Type-C接口的統一肯定會更加順利。另外TyPe-C有更出色的資料傳輸能力,且支援PD、QC等多種快充協定,能夠讓安卓手機廠商去為消費者帶來66W或者120W的充電功率。
未來可能還會突破更高的充電功率,但前提是使用Type-C接口。如果使用蘋果的Lightning充電接口,可能投入再多的研發也難以突破66W的充電功率,更别說120W了。
現在的問題是蘋果CEO庫克該何去何從,作為蘋果首席執行官,對于蘋果是否堅持使用Lightning是有很大決策權的。
擺在蘋果面前主要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不願配合充電接口統一,繼續和歐盟或者将來和工信部展開商讨。另一個是乖乖配合,可這麼一來蘋果将失去每年幾十億左右的配件市場利潤。
如果蘋果選擇了第一個,最終的結果未必是蘋果占據上風。在統一充電接口的趨勢下,估計蘋果也沒有太大把握能逆勢而為。
總結
歐盟,工信部都發話了,目的都是一緻的,那就是推動充電接口的統一标準,進而降低資源浪費等。蘋果堅持自己的充電接口可以創造很大的利益,但面對歐盟,工信部的動作,蘋果庫克該怎樣應對呢?令人期待。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