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言二拍》之“途窮忏悔”

《三言二拍》之“途窮忏悔”

元朝天順年間,江南蘇州府有一個樂善好施的員外,名叫施濟,他因為參加科舉考試屢次落第,就一心結交明友,周濟窮人,想以此來出名。

他的父親施鑒是個本分的财主,生活節儉,卻不肯亂花一分錢,現在見兒子揮金如土,不免有些心疼,就偷簡地将許多黃金白銀裡意在幾處地窖裡,不讓人知道,準備到臨終前再告訴兒子。

施鑒想得雖好,卻沒料到自已身體好好的,會在一天夜裡突然歸天,沒有留下半句遺言,是以那藏金的事也就成了一個永久的秘密。

《三言二拍》之“途窮忏悔”

那時施濟年紀已過四十,還沒有兒子。他給觀音菩薩許願,如果生了兒子,願出銀三百兩為觀音菩薩修殿。一年之後,妻子嚴氏果然生下一個男孩。夫妻倆說起要給觀音菩薩還願的事,就給孩子取名施還。

孩子滿月那天,施濟帶了三百兩銀子,到虎丘山水月觀音殿還願,他燒完香磕完頭,忽然聽到殿外有人哭泣,就出外去看,原來是幼年讀書時的同窗桂遷,一個人坐在劍池邊,對着池水鳴咽。他上前詢問緣故,桂遷隻是落淚,說不出話。

施濟把他拉到觀音殿裡,再三盤問,桂遷這才說出原因。原來他誤聽人言,以家産作抵押,借了三百兩銀子做本錢,外出做生意,最後賠了個精光。債主上門讨債,利上加利,把他全家抵債為奴,桂遷情急之下,夜裡逃了出來。想想走投無路,他便跑到這裡要投水自盡。

施濟一聽,立刻取出預備還願的三百兩銀子,交給桂遷,讓他速去解救妻兒。桂遷喜出望外,來到觀音菩薩跟前磕頭發誓:“我受施君的救命之恩,如果今生不能報答,來生願做犬馬相報。”施濟回家,又湊了三百兩銀子,送到廟裡還了願。

到了第三天,桂遷領了十二歲的大兒子桂高上門拜謝。施濟非常高興,酒飯款待。施濟對他說:“救人要救徹底。我家在胥門外有一處桑棗園,幾間草屋,十畝薄地。你如果不嫌破落,就到那裡去種田,也可以過日子了。”桂遷十分感動,千恩萬謝,同兒子告别而去。

《三言二拍》之“途窮忏悔”

桂遷搬到桑棗園後,讓妻子孫大嫂帶了禮物去施家道謝。這孫大嫂能說會道,最能讨人歡心,剛見面就跟嚴氏熟得如同姐妹一般。當時孫大嫂已經懷了五個月的身孕,嚴氏就說:“你已經有了兩個兒子了,如果這回生下個女兒,我願與你結個兒女親家。”孫大嫂回家告訴了丈夫,兩人非常歡喜。後來孫大嫂果然生下個女兒,嚴氏差人前去問安,從此兩家來往不斷,像親戚一樣。

再說那桑棗園裡有一棵古銀杏樹,相傳有神靈顯現,以前園丁每到臘月初一,都要來樹下燒紙,祈求神靈保佑。這一年,桂遷也來樹下燒紙,忽然看見一隻小白鼠,繞樹走了一圈,然後鑽到樹底下不見了。桂遷仔細一看,隻見樹根下露出一個碗口大的小洞,于是忙叫妻子拿來鋤頭,順着洞口往下挖,約到三尺深的時候,發現了三個瓷壇子。他打開一看,發現裡面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夫妻倆回到屋裡一數,約有一千五百兩。桂遷打算拿出三百兩還給施家,孫大嫂連忙說:“使不得!使不得!”

桂遷問:“依賢妻之見,該怎麼辦呢?”孫大嫂說:“依我看,靠這十畝桑田,寄人籬下,也不是長久之計。不如拿這些銀子到其他地方買些田産,慢慢從這裡脫身,自己也去做個财主。那時再報答他家的恩德,豈不更好?”

桂遷說:“‘有智婦人,勝如男子。’你說得對。我在紹興府會稽縣有一個遠房親戚,可以托他在那兒置辦田産。”

第二年春天,桂遷推說到會稽走親戚,私下在那兒買了田産,托人掌管,每年去算一次帳,回來時仍然穿着舊衣服,不露出有錢的模樣。如此五年,桂家在會稽置下了一份大家當,施家卻一點不知道。

光陰荏苒,又過了三年。施濟忽然得病去世,孫大嫂便慫恿丈夫乘機脫身。嚴氏苦留不住,含淚把他們送走。由于施濟在世時為人慷慨,出手大方,家中早已空虛,加上喪事費用,施家不免欠了些債,嚴氏又不會理财,是以過了五六年,孤兒寡母已經窮得不能度日。

施濟童年時有個同窗好友,名叫支德,恰好這時卸任回鄉,聽說施家如此敗落,心中不忍,特地登門吊唁。小施還出門迎接,非常有禮節。支翁一問,知道他還沒定親,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并供給衣食。嚴氏母子感恩不盡,可支翁雖然做過官,卻非常清廉,家裡并不富裕。現在添了女婿一家的用度,日子過得更加勉強。偶然有人說起,桂遷在會稽縣發了大财,人們都稱他桂員外。支翁就建議女婿往會稽走一遭,以為桂遷想起當初所受施家的恩惠,一定會重重回報。施還回家跟母親商議,嚴氏也說:“當初孫大嫂跟我有姐妹的情分,現在發迹了,肯定不會虧待我們。我和你同去吧。”

于是母子倆一路來到會稽縣。隻見桂家果然高門大戶,仆從如雲。可是桂家一門見了施家母子,十分怠慢,全不念當初救命之恩,隻給了二十兩銀子作回家的路費。母子倆受了很多氣,隻得凄凄惶惶地回了家。

嚴氏受此打擊,加上路途勞累,回家後一病不起,沒幾天就過世了。施還為了給母親辦喪事,隻得把祖屋變賣,搬到丈人家,在搬家具的時候,從祖父房間的天花闆上,發現了一本帳簿,上面寫明某處埋銀多少,某處又是多少。施還欣喜萬分,先從卧房的門檻下挖出二千兩銀子,拿出一部分把祖屋贖了回來。

施還按着帳簿全部挖完,共得白銀數萬兩。隻是桑棗園銀杏樹下埋藏的一千五百兩不見了,隻剩下了三個空壇子。從此施家又成了當地的富豪。

《三言二拍》之“途窮忏悔”

再說桂員外在會稽當财主,因為官府的徭役繁重,非常苦惱。鄰居尤生勸他出錢買官,說做了官既可以光耀門庭,又可以免去徭役,一舉兩得。桂遷輕信,準備了三千兩白銀,與尤生同往京師。一到京師,桂遷就把銀子交給尤生,任他揮霍。

過了半年,尤生用桂遷的銀子替自己買了官。桂遷這才明白上當了,恨不得将尤生殺死。可當晚桂遷做了個夢,夢見自己一家都變成了狗,在施家讨食,醒來後大汗淋漓。

桂遷得了這個怪夢,心亂如麻,顧不上殺尤生,急忙從京師趕回家到家一看,兩個兒子早已死了,妻子孫大嫂也病得不省人事,桂遷才喊了一聲,孫大嫂突然雙目圓睜,大聲叫道:“父親,我是你大兒子桂高。冥王因為我家對施家忘恩負義,父親曾發過來生願做犬馬相報的誓,是以要我兄弟兩個和母親明天到施家投胎作犬。父親陽壽未到,明年八月也要來投犬胎。隻有妹子與施還有夫婦的緣分,躲過此難。”孫大嫂說罷,氣絕而亡。

桂遷聯想起夢中所見,明白這一切都是報應,心中痛悔不已。辦完喪事,他帶了女兒趕去蘇州,要和施家結親,并且接濟一下孤兒寡母。他以為施家非常貧窮,兒子一定還沒有娶妻。誰知到那兒一看,施家比原先還要氣派,隻是施母嚴氏沒了。桂遷羞愧不堪,忙向施還請罪,說要祭奠嚴氏夫人。

《三言二拍》之“途窮忏悔”

桂遷剛把祭禮擺好,忽然有三隻黑犬奔進來,環繞着他,銜着他的衣服,不住地嚎叫,像有什麼話要說。桂遷知道它們是自己的妻兒變的,不由得哭倒在地。

後來施還娶了桂遷的女兒為妾。桂遷也留在施家幫忙,由于他一心吃齋念佛忏悔往事,過了一年,居然無病無災,最後終老在施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