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年夜飯經典菜式之一,遵循古語“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一般采用黃河鯉魚,将鯉魚做成“跳龍門”的姿勢,色澤金黃、外焦裡嫩、香甜酸醇。
視訊加載中...
萊蕪:四喜丸子四喜指“福、祿、壽、喜”,而丸子又代表團團圓圓,萊蕪逢年過節主打菜之一,以取其吉祥之意,過春節做它也是喜慶吉祥之意。
魯菜代表菜之一,菜品發源自煙台福山菜,以水發海參和大蔥為主料,其海參清鮮,柔軟香滑,蔥段香濃,食後無餘汁,是煙台地區年夜飯必備菜之一。
逢年過節餐桌之上少不了魚,寒冷的冬天萬物冰封,卻是海鮮最肥美的季節。醬焖鲅魚肉質鮮嫩香甜,醬香味美,是青島地區年夜飯的經典家常菜。
燒雞是很多聊城人愛吃的美食,除夕年夜飯,經常會有這道菜,寓意吉祥如意。成品燒雞色澤鮮豔、形如元寶、口銜瑞蚨,極具食療和保健功能。
酥鍋是淄博一帶的傳統名吃,春節期間招待賓客的傳統風味菜。在當地有“窮也酥鍋、富也酥鍋,沒有酥鍋不叫過年”的說法。
“雞”諧音“吉”,寓意吉祥也。德州扒雞又稱五香脫骨扒雞,經過300多年的曆史傳承,肉爛骨酥、色香味美、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是上等的美食珍品。
黃魚黃、銀魚白,墨魚肚裡有塊闆……生活在海邊的威海人對海鮮有着别樣的情感,春節期間也是如此,紅燒黃花魚是很多威海人的首選,口感鮮嫩、味道鮮美。
在山東,春節之前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炸酥菜,濟甯更是如此,尤其是炸酥肉,是濟甯人過大年不可缺少的一種美食,當地人俗稱過油。
棗莊的辣子雞,由來已久、獨具魅力。在棗莊年夜飯的餐桌上,辣子雞更是不可或缺的壓軸菜,一盤辣子雞,香辣過瘾、嫩而不膩、鹹鮮醇香、略帶回甜。
說起吃雞,臨沂人說第二,其他地方很少有人敢認第一。臨沂人已經将吃雞的文化演繹到了極緻,年夜飯上當然也少不了雞的存在,寓意“鴻運當頭,大吉大利”。
中國人對羊愛得深沉,在中文裡,除了魚羊為“鮮”、羊大為“美”之外,中國人一直尊崇的“善”“義”之中,也有屬于羊的偏旁。在菏澤,羊湯以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鮮而不膻,香而不膩,爛而不黏”獨特風格,載入中華名食譜。
中國人過年都講究好彩頭,希望“年年有餘”,在東營,家常熬鯉魚是大部分人的年夜飯常客。東營黃河口大鯉魚,自古以來就有“諸魚之長”、“鯉為魚王”、“聖子”等美稱。
“打一壺好酒,切幾斤熟牛肉”是國人熟知的江湖好漢生活方式。濱州擁有“中國第一牛縣”陽信,牛肉也成了濱州市民年夜飯不可或缺的美食,對于濱州百姓來說,“牛是魯北牛,香是渤海香,味是濱州味”才是最正宗的年味。
說起年夜飯,就不得不說說濰坊當地有名的景芝小炒肉了,這也是年夜飯桌必有的菜肴。景芝小炒肉彩色碧綠如翡翠,肉色暗紅如古銅,不僅有香菜的清甜又有豬肉的鮮香,入口香甜不膩,清爽脆口,既有咬頭又很回味。
泰安人的食譜裡少不了豆腐這一味食材,說起 泰安三美豆腐可是獲得過皇帝高度贊賞的美食,明朝皇帝朱元璋評價:“這豆腐也美,這白菜也美,煮這道菜的水也美,真乃泰山三美也!”
新春的年夜飯餐桌上,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不僅因為魚營養鮮美,更是因為有着“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吃魚的時候,博得好彩頭,全家團圓财運盛,這才是個喜慶中國年啊。鲈魚,不僅鮮美,而且刺少,特别适合老人孩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