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師長三次抗命,錯失殲敵良機,吳瑞林留遺憾:我們差點也成萬歲軍

1950年11月7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正式打響,在志願軍的猛攻下,聯合國軍迅速潰敗。為了堵住敵人的逃路,38軍奉命向三所裡和龍源裡穿插,42軍則奉命搶占順川和肅川。和38軍及39軍等部隊相比,42軍并不是四野的主力。該軍成立于1948年,前身四野第5縱隊,而5縱又是由遼南的一些地方部隊更新合編而成的,基礎比較薄弱。

師長三次抗命,錯失殲敵良機,吳瑞林留遺憾:我們差點也成萬歲軍

42軍成立之初,全軍的老紅軍加起來隻有30多人,老八路還不足兩個營。和四野其他主力比起來,42軍在解放戰争中并沒有特别突出的表現,打過的硬仗和惡仗也很少。新中國成立後,42軍被調往黑龍江從事生産,已有了全軍轉業的趨勢。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42軍成了首批入朝參戰的部隊之一。

在第一次戰役中,42軍所屬的124師和126師分别在黃草嶺和赴戰嶺擋住了敵人的猛攻,斃傷敵軍3200餘人,打得比38軍還要好,給彭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以第二次戰役後期,上級才将截斷美軍退路的重任交給了42軍。吳瑞林接到指令後當即做出部署:125師搶占順川,126師攻占肅川,124師為預備隊,随後跟進。

師長三次抗命,錯失殲敵良機,吳瑞林留遺憾:我們差點也成萬歲軍

吳瑞林

部隊出發前,吳瑞林特意叮囑125師師長王道全:不論遇到多大困難,都要堅決前進,隻要按時插到順川就是勝利。一開始125師打得不錯,短時間内就擊潰了甯遠的南北韓僞8師,随即向順川挺進。11月29日,王道全率部抵達新倉裡,在這裡遇到了美騎兵第一師第七團。面對強敵,王道全臨陣猶豫,先後三次抗命,嚴重贻誤了戰機。戰後,吳瑞林遺憾地說:我們差點也成萬歲軍。

不經請示,擅自率部撤出戰鬥,王道全第一次抗命。125師和敵人遭遇後,前衛373團第一營和第二營立即投入戰鬥,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敵200餘人,自身傷亡300多人。不久後美軍的坦克和飛機趕來助戰,王道全見敵人火力兇猛,害怕部隊是以遭受損失,在沒有請示軍部的情況下,擅自指令部隊撤出了戰鬥。

師長三次抗命,錯失殲敵良機,吳瑞林留遺憾:我們差點也成萬歲軍

王道全

124師趕來助戰,王道全臨陣猶豫,第二次抗命。吳瑞林得知125師和美7團遭遇後,急令124師強行軍趕往新倉裡增援,并叮囑該師師長蘇克之:哪怕隻剩一個人,也要按時插到順川!124師經過強行軍,于30日下午抵達新倉裡。蘇克之向王道全傳達了吳瑞林的指令,并建議兩個師立即向敵人發起進攻。但王道全認為敵人火力太猛,強攻勢必會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是以猶豫不決,遲遲不下達攻擊指令。

軍參謀長廖中符親自趕來勸說,王道全不為所動,第三次抗命。吳瑞林見部隊贻誤戰機,十分生氣,當即指令124師和125師于30日夜間務必向敵人發起進攻,并派軍參謀長廖中符趕到新倉裡監督執行。廖中符趕到前線後,指令125師擔任主攻,124師助攻,在當晚向敵人發起進攻。但王道全擔心夜間不能解決戰鬥,天亮後敵機就會來轟炸,并以此為由遲遲不下達作戰指令。不論廖中符如何勸說,王道全就是不為所動。

師長三次抗命,錯失殲敵良機,吳瑞林留遺憾:我們差點也成萬歲軍

廖中符

廖中符沒有辦法,隻得在12月1日清晨趕回軍部向吳瑞林彙報。正在吃早飯的吳瑞林聽後氣得把飯碗都摔了,當即對對廖中符說:“你回去告訴他們,今天晚上必須打,誰再說個不字,我拿他是問!”然而當廖中符重新傳回前線時,敵人已經溜走了。由于王道全的猶豫,125師在新倉裡白白浪費了兩天的寶貴時間,最終沒能按時趕到順川,在三所裡遭到38軍重創的美軍由此僥幸逃脫。

戰後吳瑞林不無遺憾地說:“我們要是能穿插到位,也是萬歲軍了!”王道全回國後,先後擔任過42軍副軍長和廣州軍區副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72年病逝,年僅54歲。

師長三次抗命,錯失殲敵良機,吳瑞林留遺憾:我們差點也成萬歲軍

抗美援朝是我國的立國之戰,這一戰打出了軍威和國威,令全世界對新中國刮目相看。著名作家李峰所著的

《決戰北韓》以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了北韓戰争台前幕後的諸多曆史真相,如中美蘇朝最高上司層的博弈較量,北韓人民軍南征的真相,中國出兵北韓真相,中美軍戰力真實對比,蘇聯對華軍援、空軍參戰的内幕,志願軍戰俘的真實境遇,闆門店談判過程等等,破除了有關北韓戰争的種種迷思與誤解,非常真實出彩。

是一本不能不讀的好書。白金珍藏插畫版現價隻要69元,點選【去看看】就可以購買。

); }

決戰北韓 【翹楚書屋】

¥69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