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軍1600多位開國将帥中,有一位湖北石首籍的中将名叫成鈞,最高職務為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
成鈞在其數十年戎馬生涯中,曾留下兩段頗為傳奇的經曆:他曾兩次在戰鬥中被敵人神槍手的盯上,都大難不死,而兩次救他的人都是他所在部隊的政委。
第一次是在1936年3月,當時25歲的成鈞作為紅二軍團第六師第十八團團長,率部長征來到貴州烏蒙山地區。
當紅十八團進至赫章哲莊壩附近時,成鈞精心選擇了一片山地,決定在那裡伏擊敵人。

當天中午,國軍第二十五軍軍長萬耀煌率領他手下的第十三師果然自投羅網。
随着成鈞一聲令下,紅十八團将士一齊開火,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戰鬥打響十分鐘後,成鈞見敵人陣形已被沖亂,就指令司号員沖響沖鋒号,讓部隊向山下沖鋒。
可就在成鈞探出身子來下達指令時,被萬耀煌盯上了,認定這是一名紅軍指揮員,當即指令手下的一名神槍手把他幹掉。
說來也巧,就在敵人神槍手向成鈞瞄準時,竟被紅十八團政委餘秋裡無意中發現了。
他一看情況不妙,大喊“危險”的同時,竟奮不顧身地沖過來,一把拉住成鈞的胳膊,猛地往旁邊拽。
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敵人的槍響了,子彈沒有打到成鈞,卻擊中餘秋裡的左臂,連骨頭都露了出來。
成鈞明白,這是政委救了自己一命,他萬分感動,當即指令戰士把餘秋裡送下去救治。
可餘秋裡強忍着劇痛,簡單包紮了一下之後,一直堅持到戰鬥結束時才去療傷。
由于長征中條件實在太艱苦,餘秋裡的左臂還是沒保住,最終隻能截肢保命。
這件事也讓成鈞終生感念不已,他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慨歎,那一槍是餘秋裡替他挨的。
到了1946年8月,已成為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的成鈞,率部參加南麻戰鬥,再一次因為部隊政委相救而大難不死。
當時成鈞率領七縱在南麻以南的牛心崮阻擊蔣軍第二十五師。
這次戰鬥打得相當激烈,成鈞殲敵心切,親臨前沿陣地指揮部隊作戰。
他打起仗來總是不顧個人安危,又給自己惹來了大麻煩。蔣軍一名神槍手發現了成鈞在發号施令,斷定他來頭不小,當即開槍射擊。
好在這名“神槍手”發揮失常,這一槍并未打中成鈞的要害,隻是擊中了他的左肩,但也使得成鈞流血不止,當即昏倒在地。
敵人這一槍也造就了解放戰争中的一個另類紀錄:華東野戰軍的所有縱隊級指揮員中,僅有成鈞一人在前線臨陣受傷。
經過救治後,成鈞身上的子彈被取了出來,隻留下一個茶杯大小的傷疤。
革命戰争年代,軍人受傷是常事,幾乎沒人會在乎身上的傷疤。可沒想到的是,這處舊傷卻成為潛伏在成鈞身上的一大隐患。
到了1947年12月,解放軍打完萊陽戰役後,成鈞的這處舊傷不知道由于什麼原因,竟突然發作了。
這塊肩背上的傷疤突然又紅又腫,裡面更是鑽心地疼,竟讓成鈞這個身經百戰、鐵骨铮铮的将軍吃盡了苦頭,疼得隻能在床上打滾、抽搐。
妻子周月湘從來沒有見過成鈞難受到這個份上,知道情況一定特别糟糕,立即向縱隊政委趙啟民告急。
趙啟民帶着軍醫匆匆趕來,可是由于對症的藥品,軍醫卻束手無策。無奈之下,趙啟民隻好向兵團首長反映情況。
山東兵團政委譚震林非常重視這件事,馬上指派衛生部部長帶上醫術最精良的醫生,以及費盡周折從上周搞到的幾支盤尼西林,連夜趕去進行急救。
好在良藥來得及時,沒有耽誤治療時機,終于讓已經奄奄一息的成鈞擺脫了這極度的痛苦。
事後,成鈞感慨不已地說,沒想到一處毫不起眼的舊傷,竟讓自己差點沒了命,幸虧譚震林、趙啟民兩位政委及時采取措施,救了自己一命。
從1936年的哲莊壩伏擊戰到1946年的牛心崮阻擊戰,他兩次成為敵人神槍手的目标,卻都由于所在部隊的政委及時出手相救而幸免于難,不能不說是一種巧合。
成鈞在晚年回顧自己的從軍生涯,對這兩次大難不死的經曆感慨不已:“我打了幾十年的仗,總共隻受過九次傷,隻有這兩次受傷的經曆,連自己也感覺有些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