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兵在戰場上睡了一覺,用一杆旗擋住數千敵兵,後成為開國上校

1934年11月20日早上,長征中的紅二十五軍二二四團作為全軍的後衛團,行進至河南方城縣獨樹鎮。

由于剛下過一場大雨,道路非常濕滑泥濘,部隊走得非常緩慢,這支兩千多人的隊伍宛如一條看不見頭尾的長龍。

一營三連作為二二四團的後衛連,就是這條長龍的尾巴。

突然間,三連指戰員聽到隊伍最前面處響起了激烈的槍聲,他們知道,一定是有敵人前來阻截。

就在這時,一名通信員騎着馬飛奔到三連隊伍前,大聲說道:“前面遇到了敵人,軍首長指令後面的所有部隊馬上到前面去增援!”

小兵在戰場上睡了一覺,用一杆旗擋住數千敵兵,後成為開國上校

敵情如火,刻不容緩!三連指戰員馬上跑步向前,準備戰鬥。

敵人來得還不少!他們是國民黨第四十二軍一一五旅,并配屬了一個騎兵團,共了數千人之多。

兩個小時前,他們就已經在獨樹鎮上設定好了伏擊陣地,就等着打紅軍一個措手不及。

這次伏擊也确實給艱難行進中的紅二十五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先頭部隊倉促應戰,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代價,而後面的部隊又由于道路難行無法及時投入戰鬥。

紅二十五軍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見情況危急,隻得派通信員指令後面的部隊以最快速度上來增援。

小兵在戰場上睡了一覺,用一杆旗擋住數千敵兵,後成為開國上校

一營三連接配接到指令之後,顧不得道路泥濘,全都奮力猛沖,不知道有多少人摔倒在泥中,又趕緊爬起來繼續跑。

可他們沖到敵人的陣地200多米處時,就遭到敵火力的猛烈阻擊。

當時紅軍的武器非常簡陋,一些戰士的步槍甚至因為天氣太冷,連槍栓都不容易拉開,再加上敵人占據着有利地形,使得三連不少戰士中彈倒下。

連長不得不帶領全連退至一道土坎下面的水溝裡,與敵人周旋。

17歲的旗手秦光深知自己的職責,在撤到溝裡之前,他先把紅旗插到土坎上,讓它繼續迎風飄揚,鼓舞戰士們的鬥志。

小兵在戰場上睡了一覺,用一杆旗擋住數千敵兵,後成為開國上校

為了躲避敵人的子彈,秦光隻能趴在水溝邊,雙腳則泡在泥水中。寒風吹過,凍得他全身瑟瑟發抖。

連長指揮戰士們跟敵人對峙了一陣,見本連減員嚴重,決定撤下去。

他考慮到撤退途中應盡可能多地儲存有生力量,隻得對秦光說:“你最後一個撤。”

秦光用力點了點頭說:“沒問題!”

這名小兵明白連長的用意,隻要紅旗還在,就能起到吸引敵人、掩護全連安全撤退的作用。

秦光決定盡量多給連裡争取一些時間,但連他自己也沒想到的是,由于連日行軍作戰,他又饑又冷又疲勞,居然趴在水溝邊迷迷糊糊睡着了。

小兵在戰場上睡了一覺,用一杆旗擋住數千敵兵,後成為開國上校

不過,敵人看到紅軍的紅旗一直插在土坎上,不知道隻有一名旗手在那裡,或許是被英勇無畏的紅軍打怕了,竟然不敢沖上來。

這夥敵人想了想,決定對着紅旗後面放一炮。

随着炮聲突然響起,秦光也被吓醒了。他睜開眼睛一看,敵人的炮彈雖然沒打中自己,卻把紅旗的旗杆炸得歪倒在一旁。

秦光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但見到前後左右都沒人了,斷定部隊已經遠去,立即拔起紅旗去追趕戰友了。

秦光穿過兩條溝坎,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大喊一聲:“站住!”

他吓了一跳,回頭一看,幸好來的不是敵人,而是軍政委吳煥先,這才松了一口氣。

小兵在戰場上睡了一覺,用一杆旗擋住數千敵兵,後成為開國上校

吳煥先說:“你是哪個連隊的?要去哪裡?”

秦光立即答道:“報告政委,我是二二四團三連的旗手,我們連剛剛已經撤下去了。”

吳煥先歎了口氣說:“那邊河水大漲,一時間沒法過河,部隊如果現在撤,搞不好會被敵人堵死,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那怎麼辦?”秦光急切地問。

“堅持戰鬥!你是旗手更不能撤,馬上回原陣地,我派人去把部隊追回來。”

軍令如山,秦光馬上扛着紅旗回到土坎下。敵人見紅旗又回來了,居然仍不敢沖過來。

當有敵人實在忍不住,有些蠢蠢欲動時,秦光就放上兩槍、扔了一枚手榴彈,又吓得敵人退了回去。

小兵在戰場上睡了一覺,用一杆旗擋住數千敵兵,後成為開國上校

那面紅旗則一直飄揚在寒風中,俨然是全軍在這場激戰中震懾敵人的最後一道屏障。

吳煥先召回部隊後,繼續與敵人對峙,天黑後才指揮部隊在夜幕的掩護下安全撤退了。

戰鬥結束後,秦光受到軍首長的表揚。戰士們也紛紛稱贊這名17歲的小兵,竟然靠着一杆紅旗阻住了數千敵人,不愧是一名真正的勇士。

秦光這段奇特的戰鬥經曆由此成為紅軍曆史上的一段佳話。

更有意思的是,旗手雖然是最容易成為敵人攻擊目标的人,但13歲就參加紅軍的秦光似乎是戰場上的幸運兒,雖然多次受傷卻總能大難不死。

此後他參加了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抗美援朝戰争,立下了赫赫戰功,1955年成為開國上校。他于2019年因病逝世,享年102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