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如果孕媽因為胎位或其他緣故,不得不進行剖腹産,那剖腹産後何時能喝水、進食,一定是大家第一關心的問題了。

要進食,就得先排氣了才成。

我因為懷的雙胞胎,大機率是剖腹産,是以對剖腹産相關的問題,開始也做過不少筆記。因為一個胎兒臍帶繞頸多圈,一個胎兒胎位是臀位,是以我最終生産确實是進行的剖腹産手術。

産後,因為方法得當,我16個小時就排氣了。可惜當時是大半夜家人都睡了,否則真想立馬吃點東西。這裡将做過的這些小筆記、小經驗分享給各位孕媽,提前了解下。

剖腹産後的半夜,我激動地用手機記錄排氣時間

我的剖腹産手術安排在上午第二台,大概11點左右兩個孩子出生。

第一個晚上,自然也睡得比較淺。淩晨3:20-3:30我就放了3個屁,5:00放了2個,5:45、6:16、6:30、6:56各放了一次屁。

還沒生過的媽媽,可能看着覺得有點尴尬,可經曆過剖腹産手術的媽媽,應該能夠明白我那種興奮的情緒:終于可以吃東西了!

第二天快中午,護士來檢查時,以為我沒怎麼動,還說:“不活動沒法排氣,就吃不了東西的啊!”

我驕傲地告訴她:“有活動的,半夜就排氣了,上午喝了小米粥了。”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剖腹産術前術後要做好四點準備,促進産婦排氣。

準備一:手術前6小時禁水、禁食

非臨時性的剖腹産手術,都會要求孕婦在手術前4小時禁水禁食,最好能做到手術前6小時禁水禁食。

如果手術時間可選,盡量安排在上午第1、2台手術最佳。

早上手術,前一天晚飯後就可以禁食。一則睡着了不會太餓,也不會因為看到陪同家屬吃東西而嘴饞;二則禁食禁水時間比較長,更利于術後快速排氣。

我當時是上午第二台剖腹産手術,8:30-9:00醫生護士來查房、給我換手術服、插尿管。大概10點進入手術室。

我從前一天晚上8點後就沒有任何進食了,就是在手術前,我禁食了14小時。

我早上起床刷牙時,并不覺得餓,隻是有點口渴。

而剖腹産手術究竟為什麼最好禁食呢?

剖腹産手術一般采取硬膜外麻醉,也就是俗稱的“半麻”,在後腰脊髓處注入麻藥。

麻藥的過敏反應就是嘔吐、反流,還是有一定的發病率。手術中如果發生嘔吐、反流的現象,容易讓胃内容物進入氣管,最嚴重的是引起機械性氣道阻塞,影響媽媽和寶寶的健康,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

采用“半麻”手術,産婦的意識是清醒的,隻是讓下半身暫時沒有感覺。這時如果産婦有麻藥過敏反應——嘔吐,也能配合醫護工作者吐出來,而不是誤吸到氣管内。

同樣的,手術前4小時要禁食禁水,也是為了讓胃内食物更少些,盡量減少和避免食物嗆入氣管的危險情況發生,都是從産婦的安全健康方面考慮的。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順轉剖,或者産婦出現緊急情況,臨時安排剖腹産手術,這時産婦可能并沒有提前4小時禁食禁水。

也請不要過度擔心,畢竟麻藥過敏的機率很低,是以發生氣道堵塞的機率也很小。産婦保持情緒穩定、配合好醫生、相信醫生就好。

這種情況僅僅可能術後排氣慢點罷了。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準備二:手術後6小時,禁水、禁食,多活動腳趾,配合醫護人員壓肚子

剖腹産術後,需要去枕頭平躺,6小時不能喝水進食。需要把頭側向一側,是為了發生嘔吐時,能及時吐出,防止雜物誤吸入氣管。

剖腹産手術讓腸管受到刺激,對腸道功能還是受到很大的阻礙的。腸蠕動會減慢,腸腔内有積氣,術後容易有腹脹感,身體需要慢慢恢複。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媽媽回到病房後,要試着活動下自己的腳趾頭。少數人可能還有麻藥的後遺症,感覺發冷或者肢體感覺還很弱,更需要通過動動腳趾頭、腳踝關節轉圈等動作,減少不适感。

同時,手指頭也是可以動的。

手指頭和腳趾頭是離心髒最遠的地方,隻有流經這裡的血液循環速度恢複了,身體的代謝能力才能更快恢複。

我當時剛回到病房時,除了打冷顫(夏天,我還以為自己襪子穿薄了),麻藥勁還沒散,感覺不到痛,我基本還在一種亢奮狀态,就戳了好久的手機。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術後除了報喜(還可以讓老公代勞)外,最好趕緊閉眼休息會。因為麻藥勁一散,配合着強勁的宮縮藥,你會感到痛不欲生的。

産後醫生護士來查房時,會順便給你壓壓肚子,确實會痛,但别抗拒、别躲避。肌肉放松配合好,反而沒那麼痛,也能更快促進排氣。

其實醫生的手法還是更專業,雖然護士有指導家人幫忙給我按肚子,但還是都不敢操作,請的月嫂也按的力度比較輕,其實都達不到醫護人員那麼好的效果。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準備三:6小時以後,多喝3種水,勤翻身

過了6小時以後,産婦可以喝水,家人可以提前準備好這三種水:

白蘿蔔湯(不放鹽炖的湯);

陳皮泡水喝(建議去中藥店買老陳皮,做零食的陳皮添加的糖和鹽太多了);

金桔子泡水喝(中藥店可買到;當季時刻買新鮮金桔子泡水;以上2種都沒有時,可以去超市買一包包的做零食的金桔子,先用溫開水泡掉上面的糖分,再給産婦喝第二道開水泡出來的水)。

剖腹産産婦在肛門沒排氣之前,最好隻吃流質食物。少吃、盡量不吃容易發酵、産氣多的食物:糖類、黃豆、豆漿、澱粉類食物,減少腹脹、促進排氣。

排氣後先吃點半流食,如銀耳羹、小米粥(既滋補、促進産奶,又能讓人有飽腹感),慢慢再轉普通膳食。

我生之前是知道可以喝陳皮水,但去藥店購買,還可以喝金桔子水,白蘿蔔湯開始不要放鹽這些建議,是一位很有經驗的月嫂傳授給我的。

我是夏天生産的,怕父母太辛苦,沒讓他們特别準備飯菜,我沒喝蘿蔔湯,隻是交替喝陳皮水、金桔子泡水,味道不錯,效果也是很好的。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陳皮水

除了可以喝水,産婦這時也可以墊上枕頭,開始練習翻身了。

前幾次翻身當然最好是有家人、醫護人員協助,之後可以自己手抓床兩側扶手,慢慢練習。

這時最好的姿勢就不是平躺,而是半卧位了,這樣可以減輕對傷口的震動和牽拉痛,利于子宮腔内積血更快排出。

半卧位的角度,以身體和床呈20-30度為最佳,可以通過升降床調整、墊被褥等方式協助。

要媽媽主動翻身,當然一般還是沒勇氣的,家人可以借用換産褥墊、給寶寶喂奶等機會,強迫并協助産婦多翻身。

産褥墊一定要勤換,尤其是在溫度較高的夏天,容易滋生細菌,也友善觀察陰道出血量是否有出現異常(家屬在手術後24小内要關注産婦出血量,如果出血量超過月經量,要及時通知醫生)。如果更換整張産褥墊比較麻煩,确實也比較費錢,可以準備點刀紙,大概10元一卷,可以做産後廁紙、或者在産褥墊上墊上幾層刀紙;産褥墊不是特别髒時,更換刀紙就好了。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刀紙

剖腹産的媽媽一樣可以母乳喂養的,回到病房,立馬讓家人抱孩子吮吸,多喂養就好。

我當時是母乳喂養雙胞胎,每次需要側身一邊喂一個,再躺平,側到另一邊喂另一個,加上宮縮藥的刺激,感覺就是在各種撕扯的痛。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多翻身,除了能夠盡早排氣,也是幫助産婦排出惡露。

産後第5天出院時,我的B超是雙胞胎産婦中少數達标的,被醫生狠狠表揚了。其實動得早點,早期動得多點,反而痛感會低點。我第5天走到B超室、下電梯回家,已經可以自己獨立行走了(家人提行李、抱兩個孩子、與保安協調接車停放地點)。

産後排氣是腸道功能恢複的标志,多翻身能避免腸粘連的發生。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準備四:術後24小時,拔除尿管後下床多活動

上面說過,我離開醫院是自己慢慢獨立行走的,而有些剖腹産産婦還需要家人借輪椅推出醫院大樓。其實早活動對産婦自己的身體恢複,真的有很大的好處。

手術後24小時,護士就會來拔尿管,你就得下床尿尿了。

先從下床适應開始。産婦嘗試把身體挪到床邊,雙腿垂在床下,先讓身體的血液循環适應會,會有下肢充血、麻、脹、微微痛的感覺。

适應幾分鐘後,慢慢下床原地站立。

等能夠站穩後,在家人攙扶下,慢慢步行到廁所小便。

從在病房内行走開始,到在病房走廊慢慢散步。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最後的溫馨提示

剖腹産媽媽,相比順産媽媽而言,産後需要做的工作、身體可能遇到的急性情況也會多些。媽媽自己和家人都千萬不能松懈大意了!

為了媽媽的健康,産後早排氣早進食,就要做好産前早禁食、排氣前隻飲用陳皮水、金橘子水、白蘿蔔湯,多翻身、早下床、勤走動、盡量母乳喂養。

同時,排氣後,也先以易消化、清淡飲食為優。畢竟剖腹産對内髒有很大傷害,腸蠕動緩慢,大魚大肉或者重口味的食物,不利于産後第一周食用,容易堵奶、也容易造成産婦便秘等不良影響。

剖腹産後排氣快,術前術後4點準備不可少,16小時排氣的寶媽分享

金橘子水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