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大券商一周政策」無須過度悲觀!年初調整不改春季行情趨勢,短期A股可能出現結構性反彈

作者:證券時報

中信證券:預計節前出現上半年行情的起點

中信證券表示,高位抱團股瓦解是年初市場情緒大幅波動的主因,預計投資者對穩增長政策以及經濟企穩的信心将不斷強化,市場情緒将随着穩增長主線的再次明确而提振,上半年行情的起點正在臨近,預計節前出現。首先,高位抱團股快速的調整先後誘發了投資者的“高切低”和減倉行為,對穩增長政策力度的擔憂誘發了互相換倉行為,導緻上半月主線混亂,但市場已經度過了情緒的最恐慌點,缺的隻是主線方向上的共識。其次,我們預計去年經濟資料的集中落地将使市場對今年穩增長形成更一緻的預期,政策合力的形成正在路上,市場對2022年經濟預期将逐漸上修。最後,增量資金開始企穩并恢複流入,穩增長主線的明确将明顯改善市場情緒,預計節前出現上半年行情的起點,建議繼續圍繞“三個低位”堅定布局。

配置上,我們延續對“三個低位”的推薦,具體包括:1、基本面預期仍處于低位的品種,重點關注前期受成本問題壓制的中遊制造,如汽車整車、锂電電芯、光伏裝置等,基本面預期仍處于低位的免稅和文娛内容消費;2、估值仍處于相對低位的品種,建議關注地産信用風險預期緩釋後的優質開發商、建材和家居企業,經曆中概股沖擊後的港股網際網路龍頭,以及具備新材料等新業務發力能力的精細化工企業;3、調整後股價處于相對低位的高景氣品種,如智能駕駛、汽車零部件,以及國産化邏輯推動的半導體裝置、功率半導體、信創以及軍工。

國泰君安證券:市場下行有底,逢低布局靜待新春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本周市場延續震蕩下行趨勢,上證指數累計下跌1.63%,負向因素彙聚下市場仍将面臨階段性壓力。但考慮到目前市場交易擁擠度相較2021年年初明顯偏低,我們認為負回報難以形成→市場下行有底,逢低布局靜待新春。1)目前負向因素密集演繹:分母端負向擾動是近期市場的核心沖突,一方面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紀要釋放強烈鷹派信号,受此影響10年期美債收益率快速上行。在市場本就對國内上半年寬貨币預期走向一緻的基礎上,海外擾動對市場流動性預期帶來的影響被邊際放大。另一方面地産信用風險疊加奧密克戎加劇國内疫情管控壓力使分母端風險偏好仍處壓制狀态。2)但市場下行有底:目前市場擁擠度較低→發生踩踏可能性較低→市場下行有底,與2021年2月的行情不具有可比性。展望春節後,以海外流動性風險為核心的負向因素将逐漸落地與消化,同時随着省級黨政機關換屆的陸續完成,穩增長政策還将逐漸推進與發力,市場有望逐漸回溫。綜合來看,年前逢低布局,靜待新春。

風格切換,水往低流。1)短期來看,市場正加速高低切換。近期市場的結構性行情已逐漸表現出高低切換特征,1月初至今低市淨率指數與低市盈率指數分别累計上漲1.76%與1.26%,而相應高市淨率指數與高市盈率指數分别累計下跌-8.16%與-6.81%。目前海外流動性負面預期沖擊疊加風險偏好低位,我們認為市場風格将加速向低估值風格切換。2)中期視角下,亦應把握基本面改善下的估值修複方向。進一步從中期的次元來看,2022年随着盈利貢獻的弱化,市場的超額收益亦更多将來源于估值修複。同時考慮到寬松預期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使得估值端不具備全面擡升的基礎,我們更應聚焦具備估值修複的方向,而基本面的正回報機制将進一步決定估值修複的斜率。

行業配置:1)消費:生豬/家電/家具以及社服/旅遊/白酒等方向;2)基建:建材/建築/電力營運;3)金融:券商、銀行;4)消費電子。

中金公司:穩增長”與“成長”風格的糾結,中期無須過度悲觀

中金公司表示,年初至今A股表現較為低迷,闆塊普跌,僅銀行、地産、農業等少數闆塊略有正收益,可能出于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從國内環境來看,增長尚未見到明顯起色,投資者密切關注政策落實的力度和節奏;二是近期海内外疫情傳播加快,國内主要城市疫情防控壓力較大,投資者對消費恢複尤其是春節期間的消費預期偏謹慎;三是全球主要市場年初至今跌多漲少,美國貨币政策收緊,個别投資者對此也有擔心會影響A股風險偏好。

我們預計上述因素仍有可能影響近期市場情緒,但我們認為中期無須過度悲觀。目前國内政策“穩增長”的手段仍在逐漸落實過程當中,預計未來伴随“穩增長”政策細節持續出台、國内增長逐漸企穩,市場情緒有望修複;中美目前政策“反向”,美國更多關注“脹”而中國正在應對“滞”的困擾,美國貨币政策和市場波動在此背景下對A股的影響可能相對有限,近期北向資金仍保持連續兩周的資金淨流入。

前期表現不佳的“成長風格”近期有所企穩,我們認為“成長風格”大幅殺跌可能告一段落,但可能還不着急抄底;“穩增長”風格本周雖有所回調,但後續可能還有表現空間。我們依然維持此前“穩增長”風格可能會持續到一季度末左右、那時才可能是風格更明顯地回到成長風格的轉折點的判斷。

行業配置建議:穩增長”風格可能持續,制造成長靜待轉機。1)政策邊際變化或發力潛在有支援的領域,包括基建、地産穩需求相關産業鍊(建築、建材、家電、家居、地産等)、潛在可能的消費支援領域、券商等;2)今年已經有所調整、估值已經不高、中長期前景依然明朗的中下遊消費,自下而上擇股,包括家電、輕工家居、汽車及零部件、網際網路與傳媒、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航空酒店等;3)去年漲幅大的制造成長闆塊短期股價可能受抑,包括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及科技硬體半導體等,潛在轉機看市場風格的再次變化,潛在時間點可能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前述三個方向可能略有所重疊,其中第一個方向更偏階段性、更需要關注政策節奏。

中信建投證券:熱門賽道正在為重拾漲勢積蓄力量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從内部環境而言,近期流動性已然出現邊際改善。下周一将有5000億MLF到期,關注降息續作的可能性,寬信用和結構性貨币政策值得期待。今年以來兩周時間内,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超過130億,其中配置型便高達114億,且連續9個交易日淨流入新能源闆塊。

目前熱門賽道(新能源車/光伏/半導體/軍工等)景氣由行業周期而非經濟環境驅動,滲透率提升尚有較大空間,且部分産業逐漸具備全球化邏輯。本輪調整後,闆塊高估值憂慮已得到較大程度緩解,30%+的業績增速仍具強吸引力,在高景氣起碼貫穿上半年的基本面支撐下,我們依然看好整體産業發展及相對收益表現。展望後期,超額收益的來源或在于景氣延續甚至進一步上行的細分環節,以及産業趨勢演化帶來的增量投資機遇。重點關注:軍工、光伏(中下遊)/新能源營運、新能源車(動力電池/智能化零配件)、半導體(IGBT/材料/裝置)。另一方面,專精特新-景氣中小盤迎産業更新機遇,基于其相對較低的估值水準(對應較高的估值彈性)及機構持倉占比也有望成為超額收益的另一來源。

海通證券:年初調整不改春季行情趨勢,關注大金融、新老基建

海通證券表示,總體來看,大家對于春季行情的疑慮主要出于兩點擔憂,一是擔心政策難以對沖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二是擔心年初微觀資金面不再寬裕。海通政策認為:①穩增長政策已在密集落地,借鑒曆史穩增長政策推進,市場終會上漲。②一季度資金入市往往較多,源于員工年終獎發放和資管産品發行旺季。③年初調整不改春季行情趨勢,結構上均衡配置,關注低估的大金融+政策發力的新老基建。

招商證券:短期A股可能出現結構性反彈

招商證券認為,開年以來,在增量資金不及預期、融資需求不足、投資者對穩增長感受不及預期、美債收益率大幅上行、國内疫情不斷等多因素共振下A股出現較大的波動。後續而言,地方兩會召開可能堅定市場對穩增長預期,如果央行貨币政策進一步實質性寬松疊加兩會後穩增長發力将有望為A股帶來轉機。考慮到A股的春節效應,短期A股可能出現結構性反彈,可以沿着業績預告超預期的行業布局。

興業證券:目前已經處在底部區域,曙光将現

興業證券表示,年初以來市場遭遇颠簸,但目前我們認為已經處在底部區域。一方面,金融地産等闆塊的低估值修複在經曆波動後仍将繼續兌現。另一方面,“新半軍”等熱門賽道的調整空間也已較為充分。

目前我們認為一波類似“mini版2014”的行情正在醞釀,而其時機取決于寬信用程序:1)市場已處于“穩增長”、邊際“寬信用”的時間視窗,行情核心邏輯持續兌現、強化:盡管2021年12月新增社融略低于預期,但存量社融同比10.3%仍高于前值的10.1%,M2同比9.0%也高于預期的8.7%,顯示信用環境仍在趨勢性改善。此外,新增專項債額度1.46萬億已提前下達,部分省市重大項目也較往年提前下發,後續1月份社融有望進一步回暖。各種信号、資料都在不斷驗證邊際“寬信用”的方向。2)時點上,2014年的指數行情直到2014年11月21日央行降息後才正式确立,目前同樣需等待社融放量、降準降息等信号出現。但從布局的時間點上來說,正如市場最終證明2014年8月到10月每一次的調整都成為絕佳的買點,現在同樣仍處于左側布局的視窗。3)但當下與2014年的差別在于,一方面,2014年是全面的系統性放松,而目前在地産“房住不炒”、基建“托而不舉”大基調下,政策寬松力度和空間相對有限,更有可能是階段性、托底式的放松。另一方面,2014年逐漸演變成為一輪杠杆牛,而目前市場杠杆力量較弱,機構資金仍是市場主導力量。是以,最終演繹形态類似“mini版2014”,時間、節奏則取決于寬信用的程序。

投資政策:一方面把握金融地産等低估值修複行情,另一方面以長打短、逢低布局“小高新”。長期,聚焦科技創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特高壓等),2)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數控機床、機器人、先進軌交裝備等),4)生物醫藥(創新藥、CXO、醫療器械和診斷裝置等),5)軍工(飛彈裝置、軍工電子元器件、空間站、航天飛機等)。

華西證券:分水嶺或在春節之後,蓄勢待發

華西證券表示,分水嶺或在春節之後,蓄勢待發。年初以來,A股受到美聯儲貨币政策擾動和高景氣賽道的估值調整,“春乏”行情特征較為明顯。臨近春節,鑒于假日期間海外消息面或存不确定性,部分場外資金停留觀望,市場或歸于清淡。分水嶺或在春節之後。屆時美聯儲加息路徑會更加明朗,國内流動性仍将維持充裕。同時基建和房地産投資相關的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成為A股走出“倒春寒”的驅動力。考慮到目前國内貨币政策寬松、A股估值整體上合理,增量外資亦有望持續流入A股市場。配置上,以“低估值價值藍籌”為主:一是傳統基建相關,如銀行、建材;二是受益于地産政策邊際改善的房地産及其上下遊産業鍊。主題方面關注:數字經濟、元宇宙、中藥等。

國盛證券:價值崛起可能隻是開始,春節後有望開啟一波共振行情

國盛證券認為,穩增長政策全面發力下,信用條件已經迎來真正意義上企穩,未來政策端有進一步寬松的必要。短期内房企流動性風險猶存,疊加2021年高基數影響,可能會對穩增長闆塊造成階段性擾動;但從基本面趨勢來看,目前是穩增長政策全面發力的初始階段,信用條件已經出現真正意義上的企穩,價值崛起或許隻是開始。伴随成長賽道估值消化,春節後有望開啟一波共振行情,而穩增長依舊是未來1個季度最大的貝塔主線。

政策建議與行業推薦(一)信用條件已經迎來真正意義上企穩,M1-PPI底部拐點已确認,後期大機率繼續向上修複,中期内繼續看好價值股行情,穩增長方向推薦優質銀行與國企開發商、建築/建材;(二)新基建發力方向,首推:風光儲、電力營運、通信;(三)上遊成本反轉的汽車零部件、家電,受益于估值低位及概念催化的傳媒。

民生證券:預期反複,市場仍在等待“新共識”

民生證券表示,上周A股市場整體依舊下行,創業闆相較上周小幅反彈,年初以來價值跑赢成長的趨勢出現了反複。這背後可能反映了市場在部分2021年12月經濟資料公布之後對于“穩增長”力度存疑。我們此前重點提示了市場短期波動仍将繼續的風險,同時也強調了當下穩增長仍處于“預期演繹”階段,市場“新共識”的凝聚需要時間,風格切換具有方向确定性,但需要逐漸完成。全市場投資者都在等待新的邊際變化,但是分歧在于:寬貨币推升估值VS寬信用帶來景氣度回升。

大幅波動的市場中,交易結構的研究能夠對基本面視角下的短期趨勢判斷有所幫助。當下交易層面有兩點關注:一方面,定開式基金面臨的贖回壓力将會給市場帶來擾動,根據我們的測算,2022年的2月和3月可能是全年潛在贖回壓力較大的月份(分别有364.20億元、311.29億元到期開放,大部分都位于贖回機率較高的收益率區間内),這種壓力主要集中于食品飲料、電子、電力裝置及新能源、醫藥等成長闆塊;另一方面,從曆史上看類似的強勢股下跌後,整體的回撤幅度(中位數 / 均值為 -36.80% / -38.60%),而12月以來強勢股回調尚未達到這一水準(均值 / 中位數為 -17.40% / -16.59%)。

市場真正的機會與轉折在幾個關鍵節點:寬信用(非寬貨币)的确認,基金負債端擾動的确認和強勢股回調達到曆史平均水準。需要指出的是,市場并不存在“完美的底部”,這意味着在上述因素部分具備時,應該就是介入的好時機。需要留在市場的投資者應該逐漸進行結構調整,把握需求恢複中更為确定的路徑(通脹本身)。我們更為相信的場景是:在需求企穩回升的情境下,通脹确定性會強于需求本身,兩者将共同驅動價值回歸。推薦布局:有色(鋁、銅、金)、原油鍊(油服、油運)、房地産、銀行、煤炭和電力,主題推薦鄉村振興與縣域消費(品牌服飾、數字化政務)。

責編:戰術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