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磅!監管部門警示:打新這樣“作弊”,會被重點監控和處置,有人已觸發監測平台預警

以前隻聽過玩遊戲“開外挂”,但沒想到居然有人“開外挂”打新。

深圳證監局最新一期監管通訊顯示,近期,有人疑似通過“外挂”軟體進行“打新”等交易,觸發監測平台異常預警。

對此,深圳證監局提出風險警示,要求轄區各證券公司完善監控系統,持續規範客戶交易行為,将存在疑似私自使用外接軟體行為的客戶列為重點監控對象,對有關異常交易線索依法及時處置。

開“外挂”打新被盯上了

近日,深圳證監局釋出2022年第一期證券期貨機構監管通訊。

監管通訊顯示,近期,轄區個别證券公司客戶疑似通過非法網站擷取“外挂”軟體進行打新等交易操作,觸發監測平台異常預警。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注意到,網絡上有軟體平台在營銷所謂的“炒股輔助軟體”“一鍵打新軟體”,稱相關軟體能提高打新中簽率、輔助解套……

某款軟體甚至聲稱:“能夠實作多賬戶同時打新,N個賬戶N倍機率,可達到毫秒級集中申購,壟斷配号的效果;且軟體運用大資料黑箱算法,雲托管全自動打新,不遺漏任何一次機會。”

對此,深圳證監局提出風險警示,要求轄區各證券公司完善監控系統,針對客戶私自使用外接軟體接入公司交易系統的情形加強監控與處置,維護正常交易秩序。

首先,要求證券公司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提示投資者不得私自使用外接系統接入公司交易系統,更不得出借或借入他人賬戶進行證券買賣。其次,持續規範客戶交易行為,将存在疑似私自使用外接軟體行為的客戶列為重點監控對象,對有關異常交易線索依法及時處置。另外,進一步完善資訊系統建設,及時更新監控漏洞,有效落實異常線索處置機制,從源頭上對異常交易行為進行阻斷。

禁止以直播方式薦股

此前,部分證券公司與網際網路“大V”合作開展網絡直播、客戶引流等活動,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在此次監管通訊中,深圳證監局提出風險警示,稱網際網路“大V”不屬于專職從事證券經紀業務的證券經紀人,證券公司不得通過引流開戶等形式與“大V”開展相關合作。

此外,禁止以直播方式薦股,證券公司從業人員通過網絡直播等形式發表評論,應當保持客觀、專業态度,主要聚焦經濟形勢分析、市場變動情況點評、經濟資料解讀等宏觀層面。

同時,證券公司應強化組織外部人士發表評論的管理,做好事前稽核工作,充分揭示證券公司與外部人士的關系。

深圳證監局表示,下一步,将加強對證券公司以網際網路形式開展證券經紀、投資咨詢業務的監管力度,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嚴肅問責,維護行業發展的良好生态。

機構産品估值管理違規被警示

在風險警示部分,深圳證監局還提及資管産品估值管理問題。

深圳證監局表示,在日常監管中關注到,部分機構管理的私募資管計劃在投資私募債過程中存在估值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一是未按照淨值化管理的要求,對私募資管計劃進行公允估值;二是對不同産品持有的同類資産采用不同估值方式,違反了相關法規關于估值一緻性的規定。

其中,個别機構因在管的部分私募資管産品所投資的私募債等相關資産,未按規定要求采用公允價值估值,公司被采取警示函、責令改正措施。

重磅!監管部門警示:打新這樣“作弊”,會被重點監控和處置,有人已觸發監測平台預警

來源:深圳證監局

深圳證監局指出,各機構應高度重視産品估值管理工作。首先,提高合規意識,嚴格落實《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産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要求,堅持公允價值計量原則,嚴格限制使用成本法。其次,完善估值管理内控機制,建立關于産品估值一緻性的定期複核和審閱機制,確定估值程式和技術不存在重大缺陷。另外,采用估值技術确定公允價值時,應優先使用可觀察輸入值,隻有在無法取得相關資産或負債可觀察輸入值或取得不切實可行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不可觀察輸入值。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檔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中國證券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