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照顧新生兒太需要知識儲備了,因為新生兒會有很多不知道是正常還是不正常的現象,說是正常吧,又覺得怪怪的,說不正常吧,卻又沒什麼事,實在是分辨不出來。
盤點一下如何?
出生時像裹了一層面粉
很多人眼裡的新生兒是這樣的:

或者是這樣的:
雖然看起來還有點醜,但皮膚也還是幹幹淨淨的。
但事實上,很多寶寶出生的時候是這樣的:
或是這樣的,就好像裹了一層面粉一樣。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寶寶身上白白的這一層并不是面粉,也不是寶寶出生後才有的,而是寶寶在子宮裡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的,我們稱之為胎脂。
大概在懷孕五個月左右胎兒的身上就會出現胎脂, 主要是由胎兒的皮脂腺分泌的。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合理的,胎胎的存在則是對寶寶起着防護作用。
當寶寶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全身都浸泡在羊水中,胎脂就可以保護胎兒的皮膚不受羊水傷害。
直到寶寶出生,它還在保護着寶寶。新生兒的皮膚非常嬌嫩,胎脂可以保護寶寶的皮膚不容易受傷。而且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還不夠完善,怕冷又怕熱,胎脂還可以幫新生兒起到保溫的作用,避免體溫散發太快。
是以還真不能看不起這一層白白的胎脂!
有些新手爸爸媽媽比較好奇,這麼一層白白的東西,讓寶寶看起來更醜了呢,要什麼時候才能去掉呀?
其實胎脂是很容易去掉的,爸爸媽媽們 不用擔心,更不需要自己去處理,以免傷到寶寶的皮膚。
因為不管是在寶寶清潔,幫寶寶穿衣服或者洗澡時,胎脂都會脫落一部分,至于沒有脫落的那些,寶寶會自行吸收。
兩三天之後,爸爸媽媽就可以看到一個幹幹淨淨的寶寶了。
剛出生就會吃奶
如果不是自己親自經曆過,真的沒法想象,剛出生的寶寶怎麼就那麼“聰明”!
什麼都不用教,隻要把寶寶靠近胸部,寶寶就會自己去覓食,并且能自己去吃奶。
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就好像已經練習了千遍百遍一樣。
其實這個和新生兒的原始反射有關,也叫新生兒暫性反射,也就是寶寶剛出生就會的技能。
就如寶寶靠近媽媽的胸前就會去覓食,當媽媽把手指頭放在寶寶嘴唇時,寶寶就會以為有奶吃了,這叫尋乳反射,也叫覓食反射;
當寶寶可以接觸得到R頭,他會自動去銜接,然後無師自通的吃起奶來,當寶寶餓了的時候,就算是自己的手指頭或者是衣服也不放過,照樣吮吸,這個叫吮吸反射;
還有踏步反射,也就是把寶寶抱起來的時候,當寶寶的腳碰到東西就會反射性地踏步行走;
另外還有一個握持反射,也就是新生兒大腦皮層還不夠成熟,進而導緻寶寶手部伸肌和屈肌的力量不對等,暫時是屈肌取勝, 是以新生寶寶總是呈現出一副握拳的狀态。
這些情況一般會在寶寶三四個月左右就會消失。而寶寶也已經學會主動進食,也就不再需要覓食反射或吮吸反射了。
神奇般的“認識”媽媽
都說血濃于水,母子相連,這些話在新生兒和媽媽的身上得到了最大的認證。
因為你将會看到,即使是剛出生的寶寶 也能準确無誤地認出媽媽來。
這真的是因為心靈感應?
或許也有一定這樣的成分吧,但我們也知道,媽媽的身上會有很多寶寶能夠辨認出來的特質。
包括:
媽媽的奶香味。
寶寶的鼻子從懷孕的第二個月開始發育,在子宮内就已經擁有了嗅覺,在剛出生的時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開始使用。新生兒的嗅覺是非常靈敏的,媽媽身上的奶香味對于寶寶來說是獨一無二的,寶寶可以通過嗅覺去分辨出哪個才是自己的媽媽。
媽媽的心跳聲。
胎兒在子宮裡待了十個月,可以說對于媽媽的心跳頻率是再熟悉不過了,隻要媽媽把寶寶抱在身上,寶寶感受到那熟悉的頻率,馬上就能認出媽媽來。
是以說你沒有發現?當寶寶哭鬧的時候隻要媽媽把他抱在懷裡寶寶馬上就能停止哭鬧,當寶寶安全感不足時,把寶寶抱着 媽媽的左邊,馬上就是不同的狀态。
媽媽的聲音。
寶寶的聽力也是從胎兒時期就開始發育,到了孕晚期之後甚至能聽得到子宮外的聲音,也能辨認出爸爸媽媽的聲音。出生以後,這個技能不會是以而消失,寶寶也能通過自己的聽力去辨識媽媽的聲音。
很不可思議吧?
剛出生就會笑,沒人的時候也會笑
我們經常會看到新生兒“偷偷”地笑,有時候睡着了也在笑,看樣子做了一個很甜的夢哦。
但其實,新生兒在笑的時候自己完全是不知道的,笑,對于寶寶來說隻不過是其中一個動作而已,暫時是沒有任何感情的。
究其原因隻不過是因為新生兒的神經系統沒有發育完善,不能控制肌肉神經而導緻的。
不過沒關系,一般在出生二十多天以後,隻要爸爸媽媽逗寶寶,這時候寶寶已經會自主地露出笑容了,再也不是機械般地傻笑了。
體溫比較高
新生兒的基礎體溫相對高一點!
記得二寶兩三個月的時候,因為懶媽媽自己發燒了,擔心寶寶也會發燒,是以那幾天經常幫寶寶量體溫, 寶寶的體溫也經常都會在37~37.5度間。因為不懂,也有點擔心,于是去看醫生的時候就順便問了下醫生。
醫生說,因為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系統還不夠完善,整體的基礎體溫是比成年人稍微高一點的,一般來說,一歲以下的寶寶體溫不超過37.5度都沒有問題的。
這就是寶寶的體溫為什麼會比我們成年人偏高的原因,如果說之前不知道的,下次就要記得了。
吃了奶體重還會下降
都說月子裡的寶寶是長得最快的,怎麼體重還會下降?
是的,你沒看錯,寶寶在出生後的幾天裡體重就會下降,一般會下降5%~7%,不會超過8%。
這是因為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有生理性的水腫,還有積攢了很久的胎便,出生之後通過排便和排尿,加上其他方式,寶寶體内的水分會流失,于是體重就會減輕。
但一般在寶寶出生後的7~10天左右就能恢複到正常體重,并且隻要奶量充足,寶寶會以驚人的速度增重,每天長個三五十克不是問題。
寶寶會脫皮
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到兩周左右還會出現一次大規模的脫皮行為。
這是因為寶寶皮膚最外面的一層角質層發育不完善,很容易脫落。當寶寶從充滿羊水的子宮裡換到另外一個幹燥的環境時,就會出現脫皮的現象。
寶寶的手上 、腳上、甚至是身體會出現一塊一塊的皮膚掉落。
但是新生兒脫皮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一般維持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就能恢複,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
但是要記住:
千萬不要用手去搓快要掉落的那些皮;
更不要去撕那些皮,避免損傷寶寶的皮膚;
幫寶寶洗澡時注意力度,不能用力搓,水溫也不要太熱,避免寶寶的皮膚更幹燥;
幫寶寶洗了澡之後記得幫寶寶塗潤膚霜來滋潤皮膚。
當了解了這些事之後,再看看寶寶身上發生的事,是不是就感覺照顧寶寶也沒那麼難了?
我是懶媽媽,關注我了解更多。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