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看完這位畫家的作品
小青腦海中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這句詩
因為他的作品
都是這樣的

這是畫家曲寶來筆下的青島
因為熟悉
更因為熱愛
曲寶來幾十年如一日地畫青島
他筆下的青島
有一種朦胧的詩意之美
詩
意
青
島
出生于藝術世家的曲寶來,受家庭氛圍熏陶,從小便對繪畫很感興趣。恢複聯考首年,曲寶來考上美校,後又以山東頭名成績考上山東省藝術學院。畢業後,他因種種原因暫時放棄繪畫,筆雖停,但他心底對繪畫的熱情未曾削減半分。
畫筆一放就是十幾年,終有一天,他忍耐不住,毅然決然辭職,重新投入了熱愛的繪畫行業。
曲寶來的創作主要以風景畫為主,因對家鄉青島有着太多的眷戀和熱愛,是以他筆下的“主角兒”,基本都是青島的元素。
在曲寶來看來,青島的山川大海、風土人情、建築等等都特别适合作畫,每一個季節、每一種天氣、一天中的不同時段甚至不同的心情下,觀察到的青島都是不一樣的,是以這些年,他一直在畫青島。
“像青島的地形就很有特色,起伏大,有音樂性和節奏性,還有崂山、大海、漁船、碼頭、村落、紅瓦等等,青島可以入畫的元素真的太多太多了,我畫不夠,也畫不完。”
老建築斑駁的牆皮、曆經歲月沖刷的老路…在曲寶來看來,這些元素都是青島流動的曆史和記憶,他會用畫筆表現出它們這種飽經風霜的滄桑感和曆史感,借此表達自己的情感。
随着年齡和閱曆的增加,加上這些年不斷與古今中外的藝術家進行“對接”,曲寶來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表達方式,他筆下的青島,有着鮮明的個人印記。
“風從海上吹來,遠眺青島,就好像蒙了一層薄紗,有一種朦胧之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它的這種空氣感表現出來,慢慢地形成了現在這種風格。”
曲寶來的作品注重氣氛和感受,透露出一種空氣感和厚重感,風格更偏向意象表現主義,他希望帶給觀衆的,不僅僅是一處靜态風景,更是有生命的。
“一萬個觀衆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同一幅作品會有不同的感受,希望觀衆們能通過我對青島風景的描繪,加上自己對青島的了解和自己的積累,找到一種新的視角,發現一些新的故事。”
曲寶來油畫作品《時光-2》
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有一句話叫“搜盡奇峰打草稿”,曲寶來為了畫好青島,一直行走在路上。他曾為了畫崂山的樹,三番五次前往崂山,拍攝了上萬張照片,隻為找尋自己想要的那種“感覺”。但他創作時從不預設最終呈現的結果是什麼樣子,他隻會在心裡有一個大體的輪廓,“如果還沒動筆就知道了結果,那很難有創新。”曲寶來解釋說。
“你永遠都不知道在哪裡用什麼視角能看到什麼樣的青島,是以直到今天我仍願意騎着自行車在青島的大街小巷閑逛,希望能發現一些未曾發現的景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