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夢幻關聯!不出滬就可以“走進”故宮、“穿越”進神話

作者丨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吳恺

新春佳節的“熟面孔”——上古神獸

究竟長什麼樣?

古畫上的動物有沒有原型?

和自然界的動物到底像不像?

1月13日起

由上海科技館和故宮博物院聯合打造的

“清宮獸譜”展

實作了一場與故宮的“夢幻關聯”

帶你從自然科學的視角

認識中國古人的動物繪畫之美

讓現代動物學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來了次“跨界”示範

夢幻關聯!不出滬就可以“走進”故宮、“穿越”進神話

快跟着團團

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用現代自然科學認識“神獸”

夢幻關聯!不出滬就可以“走進”故宮、“穿越”進神話

走進仿“故宮”建築宮牆打造的“清宮”

紅、黃、棕、褐的基本色調

讓人以為走進了紫禁城

三大展示闆塊帶着大家從古穿越到今

标本與文物古畫結合

更是有從書房瞬間步入林間的感覺

第一闆塊

開啟想象與好奇之門

在《獸譜》107幅“傳說之獸”中

挑選了有群衆基礎又符合虎年新春氛圍的

白澤、九尾狐等7幅代表性的神獸進行解讀

傳統古畫結合現代哺乳動物學

高清圖文加上大型互動多媒體

《白澤蘇醒》《山之境》

讓觀衆一一認識了

在《獸譜》中占了近七成比例的神獸

夢幻關聯!不出滬就可以“走進”故宮、“穿越”進神話

第二闆塊

現實之獸

夢幻關聯!不出滬就可以“走進”故宮、“穿越”進神話
夢幻關聯!不出滬就可以“走進”故宮、“穿越”進神話

“惡那西約” 其實就是現在的長頸鹿

卻沒有“遺傳”現實中長頸鹿優越的身長比例

龍生九子,其中第五子“狻猊”

其實就是現在的亞洲獅……

《獸譜》中24種具有生物“種”意義的動物古畫

與相對應的7目27件動物标本“同框”

古今對比讓人耳目一新

文化與科普相得益彰

“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解讀圖注”

比對“從科學繪畫的角度解讀繪圖”

可從這些繪畫作品中

探尋到中國哺乳動物科學繪畫的發展脈絡

夢幻關聯!不出滬就可以“走進”故宮、“穿越”進神話

第三闆塊

與神獸共舞

對清宮《獸譜》的曆史地位及價值

進行回顧和肯定

通過互動多媒體《筆墨生靈》

闡明中華民族悠久動物學發展的曆史

觀衆在此還可以玩一玩

《我心中的神獸》拼圖遊戲

參與感百分百!

夢幻關聯!不出滬就可以“走進”故宮、“穿越”進神話

跨界合作将文化與科技融合

“這是不同博物館的一次跨界合作

也是文化與科技的融合。”

展覽開幕式上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視訊緻辭時說道

清宮《獸譜》

是清乾隆時期的一項浩大文史工程

全本共計繪畫動物180幅

是凝聚了多人心血

經曆了11年才得以完成的一部

圖文并茂的獸類動物圖志

可謂是集前人之大成

融中國傳統寫實風格

和西洋繪畫光影技巧繪制而成的

夢幻關聯!不出滬就可以“走進”故宮、“穿越”進神話

為我們探索那個時代的人們

對獸類的了解和哺乳動物學的發展狀況

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這次兩大博物館合作的“跨界”展,通過标本與繪畫對比 中國哺乳動物科學繪畫發展兩條線索,将清宮《獸譜》中最具代表性的31幅神獸和現實獸高清繪畫作品與最接近清代标本制作工藝的标本實物進行展示,标本與文物古畫結合,重新審視、科學解讀《獸譜》,實作科學與藝術跨界融合。

夢幻關聯!不出滬就可以“走進”故宮、“穿越”進神話

展覽借助3D模組化的神獸多媒體影像

及互動展品等手段

以多媒體方式形象生動地展示神獸形象

實作神話故事的“可視化”

營造了靜中有動的展示氛圍

從現代哺乳動物學視角

重新诠釋了清宮《獸譜》

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表示,這次探索,希望展現“科技賦能文化,讓文化活起來;文化反哺科技,讓科技亮起來”的特點。

整合:張忻迪

責任編輯:周萍

夢幻關聯!不出滬就可以“走進”故宮、“穿越”進神話
夢幻關聯!不出滬就可以“走進”故宮、“穿越”進神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