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越反擊戰,一戰士身中4槍犧牲,遺體運回國才得知其身份特殊

導語:

深刻研究我國的近代史後,會為曆史所承載的沉重所心碎。彼時的我們因為各方面條件的落後,受到了列國列強的侵略,而落後就要挨打,為了不受人欺淩,我們進行了反擊。可以說,我們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它是用許許多多的英勇的戰士們的青春和熱血換來的,更加值得我們的珍視。我們要做到的,就是銘記曆史,不忘恥辱,緬懷為革命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青春、寶貴生命的戰士們。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一位為了革命事業,身中數槍犧牲的戰士。

對越反擊戰,一戰士身中4槍犧牲,遺體運回國才得知其身份特殊

一、羅粵甯戰士生平背景

這位勇敢的戰士名叫羅粵甯,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他在1969年1月便在廣州參軍入伍了,身為一個共産黨員,他為人非常的性格随和,做人做事都非常的勤快認真,在服務的部隊裡,無人不誇、無人不喜。在戰場上,他也

從不退縮,堅決以完成指令為己任,屢屢立下赫赫戰功

,于是他就這樣憑借着自己的努力與付出,一步一步的被擢拔為副連長。

對越反擊戰,一戰士身中4槍犧牲,遺體運回國才得知其身份特殊

二、對越反擊戰正式開戰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此開始了,這是我國曆史上最近一次的戰争。當然,一直以來都秉持着以和為貴思想的我國自然不可能挑起戰争,這場戰争,是由于越南當局被有心人撩撥的念頭以及自己膨脹的野心,這樣一個彈丸小國竟然試圖吞并我國,沖突就是這樣被挑起來的。

我國雖然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信念

,但是越南當時一而再再而三的在中越邊境挑起事端,并且影響我國百姓們的安居樂業,為了捍衛我國領土的完整和保衛人民,也為了維護我國的尊嚴不被腳踏,中國不得不拿起槍來對抗越南,中國對越自衛戰就此爆發。

當時的羅粵甯,所帶領的連隊剛好駐紮在越軍所在地僅一山之隔的地方,面對越軍時不時的挑釁,戰士們與百姓一樣,也非常的憤怒。戰争打響了,羅粵甯随軍突襲了由越軍占領的探隆高地,然而此地地形特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從上方進行激烈掃射的越軍帶走了不少我國戰士們的生命。

對越反擊戰,一戰士身中4槍犧牲,遺體運回國才得知其身份特殊

猛火壓制下,戰士們根本無法寸進一步。幸而指揮官經驗豐富,迅速地轉變了進攻政策,由群聚性正面進攻的指令變成了分散多點的進攻遊擊。而接到指令後的羅粵甯,親自帶領了一個排的戰士們,獨立負責起了爬坡的任務。然而,敵方軍火極其猛烈,他們被圍攻了,羅粵甯不願意抛棄任何一名戰友,于是一次又一次的折返對他們進行營救,在敵人的包圍圈裡三進三出,救下了好多位同伴,卻在第四次折返時罹難了,他再也沒有出來。

對越反擊戰,一戰士身中4槍犧牲,遺體運回國才得知其身份特殊

與他一同作戰的幸存戰士們說,

羅粵甯到犧牲的時候,手裡還緊緊握着一柄槍,而傷口仍對着敵人,他是真正的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三、羅粵甯烈士的父親傷心落淚

戰友們拼命帶回來了羅粵甯的遺體,在戰争結束後檢查,發現了他在身上的重要部位中了四槍。他們悲怆地把遺體運送回了國内,好讓羅粵甯回家。而面對着看到兒子的遺體,傷心落淚的羅榮将軍,大家才知道,原來平時低調随和的羅粵甯,竟然是羅榮将軍的兒子,是名副其實的"高幹子弟",然而羅粵甯平時卻從來沒有表現出來任何與普通人有别的優越感。實實在在的颠覆了我們對高幹子弟"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刻闆印象。

對越反擊戰,一戰士身中4槍犧牲,遺體運回國才得知其身份特殊

羅粵甯戰士的父親,羅榮将軍時任廣州軍區司令部的副參謀長,是中國最老一輩的共産黨員,一生之中也立下了戰功無數,是為我國革命事業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的英雄。從羅粵甯烈士的身上來看,羅榮将軍的家庭教育顯然也是非常成功的,正應了那句古話,

"老子英雄兒好漢"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讓自己的孩子站出來、上沙場,保衛國家,保衛人民。

對越反擊戰,一戰士身中4槍犧牲,遺體運回國才得知其身份特殊

結語

戰争結束後,國家沒有忘記這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國家為羅粵甯戰士追記了一等功名。而羅粵甯,雖然擁有一位像羅榮将軍這樣的好父親,可他并沒有是以就選擇坐享。擁有高幹子弟的身份的他,在國家興亡的緊要關頭,毅然決然地站在所有人前面,這種愛國的精神,與普通人并無二緻,并且用自己的生命诠釋了自己對祖國最真摯的熱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