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漢代玉器的特征又寫了近十篇,加上原來在專欄中介紹的,幾乎能寫到的,我幾乎将相關的資料又都翻閱了一遍,本來想寫一篇關于漢代“玻璃光”的文字,後來覺得還是有些内容不能完全公開,否則造假的人員很快也就會仿制出來。這次看到震旦博物館蔡慶良先生的筆記,感受頗深,在他的理論基礎上,結合自己的一些實際感受,整理出來一篇文字,供喜愛漢代玉器的朋友們參考學習。

研究古代器物,并且作為一個學科進行專門進行整理和歸納的曆史可謂源遠流長,自北宋創創金石學的研究以來,曆經李公麟、呂大臨、羅振玉、王國維,以及李濟等學者的辛苦努力,國内考古學界對古代器物的研究,逐漸走出了早期一窮二白的困境,但是在所有的古器物研究當中,最早開始的,卻并不是玉器,反而是青銅器的研究,我們認識的社科院專家李存信老師,早期去社科院找他的時候,都是看他在那裡修複着大量的青銅器,國内對青銅器的研究和修複,在國際上都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而數十年來,随着全國各地基礎項目的動工,被發現的遺址發現數量和規模,都給考古研究帶來驚人的發現以及各學科的長足進步,也使我們有機會,可以根據各地的考古實踐,整合不同工藝制造和加工的研究方法,重新檢視那些距今幾千年前的古器物,并可将研究範圍從青銅器逐漸擴大到玉器、陶瓷器、以及佛造像等不同類别。

是以,這裡就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很多的玉器研究跟青銅器研究是有先後關系的,換句話說,古器物的考古研究都是在青銅器的考古研究基礎上的進一步細化和分類,如果能夠這樣去了解,後面的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此基礎上,很多考古學家開始為古器物學研究,并重新将其定義為:“透過材料、工藝、形制、紋飾和表皮狀态幾個層次的研究,将古代遺留或發現的器物轉化成考古研究的器物史料;并進一步結合考古學、人類學、美術史、曆史學,以及科學技術等,最終還原古器物所在的時空背景。”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這也與本人倡導并堅持推廣的“從曆史文化的背景了解玉器制造特征”的想法不謀而合,玉文化的曆史知識和文化普及,是基礎,是每一個收藏家和研究者必須了解的基本常識,在此基礎上,才是各個分類如:青銅器、玉器收藏和鑒定者最先應該知道的知識,這篇文章即嘗試以此方法來介紹,将研究漢代玉器, 試圖解析漢代玉器基本的特征以及玉器所在的曆史背景。

我以前的文章系列中詳細從料、工、形、紋、沁開始,寫過很多篇文章,幫助大家系統的分析和提升對漢代玉器的認知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一下我以前的文章,以前寫過的文字現在也不想再重複,這次僅從細節做一些補充,看看漢代玉器這五個不同的層次,所透露出的特性,對我們的鑒定有什麼了解和幫助。

一、漢代玉器的玉質特征

在玉器材料的使用方面,根據目前出土以及傳世可查的玉器可知,漢代時期的玉器制造技術,主要以白玉、青白玉或黃白玉為上乘玉料。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這一類的材料多作為身上使用的佩飾用玉;而另一類玉器材料如:碧玉或墨玉為下等玉料,主要作為喪葬用器。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雖然這個不是絕對的規律,但大家可以去國内外各個博物館進行一下實物的驗證,那些作工精細的作品确實大多選用色淺質潤的玉石材料,反之那些做工粗陋的玉器,材質上多則為色暗質差的玉材,這也說明在當時,工匠選用和對待玉料的基本态度。

目前一般人有一種觀念,認為玉料優劣的程度可以用來判斷使用者身分的高低,常理或許可以接受,但在實際上的研究卻有困難。

因為根據目前國内考古挖掘的出土現場可知,玉料的好壞和身份的高低并無直接的關聯,卻與使用目的或功能緊密結合,這一點需要所有的玉器收藏者知曉。

上好的白玉和黃玉材料大多作為墓主人身上的佩飾,至于青碧色的玉材則主要是玉匣等葬具的原料來源。了解這一點,對玉器的收藏應該有極大的參考作用。

如果在同一個墓葬中同時出土質地差異極大的玉器,說明有關玉料等級的研究,應該首重于功能的判斷,而非使用者身分的高低。

二、漢代玉器出現的沁色白化現象分析

古玉之是以迷人,就在于同樣的物品,不同的埋藏環境,也會造成不同的風化沁色或白化現象,而這些沁色白化的玉器是最受藏家所喜愛的,很多人最喜愛的就是那些會因人為盤玩而變色,現代人稱之為“羽化”,也就是人為的更新概念,加上盤玩後的顔色變化常常因人而異,是以增添幾許超自然的神奇魅力。

例如此處舉例的青玉豬,在未盤完前表面可見明顯的受沁白化現象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撫摸盤玩後,卻呈現出五彩斑斓的錯雜色彩,這裡用另一對手中已經盤過的玉豬做對比,可能更能說明問題。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這類色彩變化常給收藏者難以言喻的喜悅感,并營造出神秘莫測的玄妙情境。

沁色變化實際上和環境改變息息相關。告訴我們外表的變化是受環境的影響的,如同當年我生活在四季分明的北京,那一年跟朋友投資一個項目,跑到南亞附近的巴巴新幾內亞,下面一個最靠近赤道的小島叫做“布丹維爾”,在烈日炎炎的照耀下做了近一個月的環境調研,每天在海邊和日光下辛苦工作,膚色先紅後黑,出現了巨大的改變;回到北京養了幾個月,好不容易才恢複了白裡透紅的油膩本色。

同樣的道理,玉器畢竟屬于天然的礦物質,組織結構中一定有酥松和松散的地方,也會受到埋藏環境或是盤玩者膚質的影響而變色。

如果将玉器和銅器埋藏在一處,時經月久,銅鏽一定會滲入玉質疏松而形成綠色的銅沁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而玉器中出現的那些褐色的鐵沁則是因為鐵鏽的離子滲入所造成,這種鏽漬常常可以在各式劍飾器中觀察到。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當受沁的玉器出土而為收藏者經常的撫摸後,玉器的色澤自然因為環境改變,氧化層再度發生變化而改變。

由此可知,若保護得宜,例如外表包複一層金箔,則玉質可常保如新。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但是造成沁色或白化的環境常會出乎經驗世界以外。例如南越王墓出土的玉杯。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這件玉杯發現的時候一半在外,一半在土中,根據這件器物上半段風化受沁、下半段玉質儲存完好的特征判斷,應該會認為上半段埋藏在墓土中,而下半段則未和其他物質接觸。但實際上的情形是墓土反而成為絕佳的隔絕層,埋藏其中因而儲存了玉杯下半段的玉質,上半段卻因暴露在空曠的墓室中反而造成了風化現象。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由此可知,環境對玉質的影響是相當複雜的。

但造成玉器出現沁色或白化的因素不僅止于環境,玉質本身的特性也必須考量。

就如同在烈日下暴曬一下午 ,不同膚質的人灼傷或變黑的程度并不同,不同玉質各自有不同的缜密度或結構,同一環境下所形成的沁色或白化現象自然也有所不同。

當我們知道色澤變化有內在和外在兩種因素的時候,面對變化莫測的玉質特征自然就成竹在胸了。

例如觀察此處所見的龍形佩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以及玉劍彘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乍看之下兩者的玉質特征差異不大,皆有截然分明的白化斷層,或許可以推測是因為兩者所處的埋藏環境相同所緻。

但當我們進一步仔細觀察時,就會發現龍形佩的斷層是因為斷裂再修複而成,尾部呈白化特征是因為埋藏環境和龍首不同所造成,而玉劍彘并未有任何殘損,會呈現一分為二的白化特征,主因在于玉質左右緻密程度不同。

根據這樣的道理,我們可以知道,同樣的玉器在質地不同的環境中也會有不同的色澤變化,而同一件玉器的玉質結構也常有極大的差異。

另外按照常理,我們通常會認為玉質受沁白化的交接面應該有漸層渲染的過渡現象,而不會出現如同斷層的二分特征。

但在考古實際挖掘和研究當中,我們發現,各個時代都曾經出土過這類的玉器,各個博物館都可見到這一類的實物。

是以,古代的器物表象是一門複雜的課程,根據實物的演變,和出土環境的不同,會造成各類差别和色差,千萬不要形而上學,更不能憑經驗下結論,需要科學考慮,統籌分析。

沈華:從曆史文化背景解讀漢代玉器的玉質和侵染造成的外觀狀态

在我頭條免費推廣的文字專欄系列下方,還有專門的鑒定方法介紹課程,如果您覺得我的文字對你從曆史文化的角度,學習玉器的鑒定有很大的幫助,可以點選下方的連結課程,不僅有各種鑒定識别的方法,還有如何利用自己的收藏,實作以藏養藏的夢想,50堂課程,隻需要付出一包煙錢,您看看其他學員的好評和課程的目錄,還不趕快動動手指,跟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