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字字在理,為何最後還會輸?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公元前208年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大敗曹軍後,曹操退守北方,劉備占據荊、益二州後雄霸一方,孫權鞏固江東實力,華夏大地逐漸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形勢。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字字在理,為何最後還會輸?

“興複漢室,還于舊都”。這是諸葛亮畢生的夙願,當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的時候,曹真率領大軍阻擋諸葛亮。

兩軍對陣之際,諸葛亮與魏國大司馬王朗對罵于兩軍陣前,憑借着三寸不爛之舌,氣死了王朗,可是王朗所說句句在理,為何還是敗于諸葛亮?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字字在理,為何最後還會輸?

諸葛亮辯論的藝術

在小說《三國演義》之中,早在赤壁之戰之前,面對江東群臣諸葛亮就已經憑借着自身高超的辯論才能大展身手了。公元208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江東準備一統天下。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字字在理,為何最後還會輸?

劉備得知此消息後,棄城率領百姓逃往江夏,此時曹操的大軍已經向江東靠近,在江東的朝堂之上,孫權的手下為謀求自保,紛紛勸谏孫權向曹操投降,讓江東免于戰亂,然而隻有魯肅一人主張聯劉抗操。

魯肅将諸葛亮請到了江東,希望諸葛亮可是說服江東君臣,聯手劉備一同抵抗曹操。江東的群臣很蔑視諸葛亮,在他與孫權見面之前,群臣先與諸葛亮見面,他們要殺殺諸葛亮的威風,于是就有了“舌戰群儒”的典故。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字字在理,為何最後還會輸?

諸葛亮在面對江東群臣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下,神态自若。先是以“防守”回答了群臣提出的問題,進而以守為攻,面對不同的問題提出了不同的解決辦法,逐一擊破他們。

諸葛亮氣宇軒昂、語勢磅礴,運用他清晰的思路以及卓越的口才使江東群臣啞口無言、有口難辯,并且強有力的說出了聯劉抗操的重要性。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字字在理,為何最後還會輸?

毫無疑問,諸葛亮在這場辯論之中赢得了勝利,他将辯論的藝術運用得惟妙惟肖、精彩絕倫。而後便是世人熟知的“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的赤壁之戰了。

諸葛亮與王朗辯論之争

在小說《三國演義》之中,諸葛亮與王朗的對罵也堪稱是其中的經典。兩軍交戰之際,王朗與諸葛亮來到兩軍陣前,二人打算殺殺對方威風提升彼此軍隊的士氣,借此機會王朗率先開口。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字字在理,為何最後還會輸?

首先,王朗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大勢,自從桓、靈二帝以來,農民起義不斷、各地諸侯之間兵刃相向,朝廷之内更是外戚宦官把持朝政,江山社稷已是岌岌可危。這個觀點是王朗與諸葛亮的共識。

王朗的第二步便是加入自己的主觀想法以及客觀事實,他說道:我太祖武皇帝,就是曹操,在天下大亂之際興兵讨賊,憑借着優越的實力消滅了北方諸多割據的勢力,“掃清六合、席卷八方”,使北方重新走向統一。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字字在理,為何最後還會輸?

王朗認為曹操的成功并不是靠着權勢而是天命所歸,緊接着王朗先是誇贊下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勸說諸葛亮應該順應天命,不要出師無名,退兵投降,魏國還能給他高官厚祿,這樣便可以國泰民安,豈不美哉。

王朗又說道,魏國國力強盛,兵強馬壯,良将千員,諸葛亮的蜀軍則是不堪一擊,王朗這句話無疑是大大增強了魏軍的氣勢。此舉做法便是王朗的第三步,加入了自己的主觀臆想。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字字在理,為何最後還會輸?

聽完王朗的發言後,諸葛亮仰天大笑之後便開始了對王朗的反擊,諸葛亮原以為王朗是漢朝老臣,說出去的話會有所不同,但是此時諸葛亮認為王朗是一個粗鄙之人。

首先諸葛亮也闡述了客觀原因,那便是東漢末年的時代背景,其次,諸葛亮問道:國難當頭,王司徒有什麼作為?又說道:“王司徒舉孝廉成為朝廷官員,應當輔佐朝政,為什麼投靠曹操共謀篡位之事。

諸葛亮對王朗進行了一系列的人身攻擊後,王朗一時間啞口無言,被氣得面紅耳赤。而諸葛亮這時便要反駁王朗認為的“天命”,諸葛亮認為劉備身為漢室正統,繼承了皇室的意志,興兵讨賊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王朗身為漢臣卻幫助漢賊,入土之後有何顔面去面對漢朝的二十四位先帝。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字字在理,為何最後還會輸?

諸葛亮說罷,王朗便怒火攻心,口吐鮮血落馬而死。這場辯論諸葛亮又赢得了勝利,雙方站在各自利益的角度上,各為其主,闡明了各自的觀點。

王朗失敗的原因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字字在理,為何最後還會輸?

羅貫中所處的時代正是元末明初的時代,元末農民起義,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朝,基于時代的背景,羅貫中将蜀漢作為是漢族的象征是正統地位,是以他擁護漢族的政權,而這也襯托出羅貫中先生的愛國情懷,忠于國家和民族。

諸葛亮與王朗對罵,王朗說的字字在理,為何最後還會輸?

諸葛亮是蜀漢的丞相,王朗則是魏國的司徒,盡管王朗的話句句在理,但他曾經身為漢臣竟然倒戈投靠魏國,食漢祿、為漢官,卻沒有為漢朝效力,身處魏國陣營的他畢竟不是正統,失敗也是意料之中。

其次,諸葛亮善于辯論,逆轉乾坤,在辯論中靈活變通尋找突破口,步步緊逼,給予敵人緻命的一擊,最終赢得辯論。

《三國演義》是特定時期特地的曆史産物,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适應了時代的要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人民對政治以及政治家的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