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臨終留給自己最後一計,棺材難擡、繩斷便葬,後來才知高明

東漢末年,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中以魏國最強,蜀吳不得已,隻能聯手對抗強魏。而關于同吳拒魏的政策,正是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提出的,他也是三國中名列前茅的軍師。

諸葛亮臨終留給自己最後一計,棺材難擡、繩斷便葬,後來才知高明

諸葛亮一生為了圓劉備匡扶漢室的夢想,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劉備死後,重擔更是落到了諸葛亮的身上。由于日夜操勞,諸葛亮的身體不堪重負,在第五次北伐戰争中倒下了。諸葛亮死後,讓劉禅把自己棺材南擡,繩斷便葬,這是什麼意思?

劉備三顧茅廬

諸葛亮出生在琅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的家中,諸葛家時代都是做官的。但是諸葛亮的父親在他八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諸葛亮和弟弟隻能跟着叔父生活。

叔父後來又來到荊州投靠劉表,可是沒多久叔父就去世了,諸葛亮直接就在隆中隐居。當時劉備被曹操打敗,無奈之下隻能投靠劉表。

諸葛亮臨終留給自己最後一計,棺材難擡、繩斷便葬,後來才知高明

他說劉備最缺少的是一位軍師,而且不是那種隻會紙上談兵的,而是那種懂天下大勢,熟悉軍事兵法的人。說了半天,劉備很疑惑,他當然也想找一個這樣的人,可是苦于難以發現。

這人便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劉備聽後趕緊讓徐庶去請諸葛亮。徐庶卻說,要是諸葛亮真像這人說的這般有才能,那估計得劉備親自去請,這樣才顯得劉備有誠意,才能顯現出對人家的重視。

諸葛亮臨終留給自己最後一計,棺材難擡、繩斷便葬,後來才知高明

劉備聽後覺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快馬加鞭獨自一人前往了諸葛亮住處,卻被書童告知先生不在家。第二天劉備又去了,書童又告訴劉備說諸葛亮不在家,這次劉備在門外等了四個時辰才走。

等到第三次來的時候,書童還是告訴劉備,諸葛亮不在家。劉備卻說他不着急,直接就坐在門口慢慢等着。大概已經到了下午時分,書童出來把劉備請了進去。

諸葛亮道出隆中對

劉備進去說明了自己的來意,諸葛亮知道劉備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于是向劉備描述了一下如今的天下大勢。

諸葛亮臨終留給自己最後一計,棺材難擡、繩斷便葬,後來才知高明

=諸葛亮告訴劉備,現在曹操已經打敗了袁紹,成為了中原勢力最大的一方。用不了多長時間,曹操便會統一整個中原地區,到時候這些郡城的人要麼逃要麼死。

而曹操唯一頭疼的一個地方就是,江東的孫權。孫權有江東子弟,雖然兵力比曹操少,但是孫權有全天下最好的水軍。而曹操最厲害的就是重騎兵,要是想要攻打孫權,基本上短時間内沒有辦法。

剩下的地方就是曆史上的遺留問題,那就是西邊的少數民族和南邊的少數民族。曆朝曆代對這塊地方都是達成協商,彼此之間和平相處,曹操基本上是不會動這塊地方的。

諸葛亮臨終留給自己最後一計,棺材難擡、繩斷便葬,後來才知高明

諸葛亮的意思很明顯,他這是告訴劉備往西南地區去,在那裡發展自己的兵力。等到自己有了實力之後,曹操對孫權威脅很大,隻要和孫權聯手,共拒曹操就行。

諸葛亮的話讓劉備醍醐灌頂,他很詫異諸葛亮不問世事,是怎麼知道天下大事的。而且對局勢分析得很透徹,經過諸葛亮的點撥,劉備認為諸葛亮所言直擊要害。

劉備請諸葛亮做自己的軍事,諸葛亮思索之下答應了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很快就在西南區域稱王稱霸,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軍隊,已經可以和曹操叫闆了。

諸葛亮臨終留給自己最後一計,棺材難擡、繩斷便葬,後來才知高明

但是由于關羽的失誤,劉備又輸了夷陵之戰。把蜀漢的氣運給削弱了幾分,劉備在彌留之際,告訴諸葛亮,劉禅要是扶不起來,那他就自己做皇帝,自己主持蜀國的大局。

劉備對諸葛亮十分信任,甚至都可以把自己的江山讓給他。諸葛亮此時更加堅定了匡扶漢室的決定,他要完成劉備的心願,盡心盡力去輔佐劉禅。

五次北伐戰争未果,鞠躬盡瘁而死

劉備死後,諸葛亮讓劉禅即位,劉禅把他封為丞相,而且還給諸葛亮先斬後奏的權力。諸葛亮在這時制定了北伐的戰略計劃,想要以此來将魏國瓦解。

諸葛亮臨終留給自己最後一計,棺材難擡、繩斷便葬,後來才知高明

諸葛亮調兵遣将,趁着曹操發兵攻打孫權的時候,從漢中兵分兩句,攻打魏國的西部地區。諸葛亮的計劃實施得很順利,一時間打敗了魏國幾座城池。

可是魏軍迅速回援,由于蜀軍的将領馬谡失誤,被魏軍燒掉了糧草。沒有了糧草的供應,諸葛亮隻好先退兵,再準備第二次的北伐戰争,但是這次的突襲魏國已經有了防備。

諸葛亮臨終留給自己最後一計,棺材難擡、繩斷便葬,後來才知高明

結果諸葛亮準備了三次的北伐都沒有成功,在第五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于是發動了七星陣,想要用此法來給自己續命十年,結果陣法失敗,諸葛亮第七天就駕鶴西去了。

諸葛亮死後,劉禅想要把他風光大葬,可是姜維卻阻止了劉禅,并将諸葛亮死前的一個錦囊交給劉禅。裡面寫了八個大字,棺材難擡,繩斷便葬。

諸葛亮臨終留給自己最後一計,棺材難擡、繩斷便葬,後來才知高明

劉禅沒想到丞相樸素一生,死後下葬也要如此簡單。不過死者為大,劉禅還是遵從了諸葛亮的意思。在身邊找了四個壯漢,讓他們擡着諸葛亮的棺材向南走,要是生意斷了就把諸葛亮埋到那兒,回來之後必有重賞。

四個壯漢就這樣擡着諸葛亮的棺材,走了幾天幾夜後,繩子還是沒有斷的迹象。有一個壯漢說道,這樣下去繩子沒斷,我的腿先斷了,還不如找個地方,把繩子割斷,然後埋掉拿着繩子回去交差就行。

諸葛亮臨終留給自己最後一計,棺材難擡、繩斷便葬,後來才知高明

三人同意了他的意見,于是随便找了個地方,把諸葛亮埋了進去。然後回去複命後,領到了一大筆錢。可是事後姜維看着繩子,心中起了疑惑。

這繩子斷口平滑,看着像是割斷的。他将此事告訴劉禅,劉禅把四人叫來,一番嚴刑逼供下,四人隻好交代了自己的行為。劉禅當場大怒,把四人推下去砍了頭。

可就在劉禅想要命人去找諸葛亮屍骨的時候,發現人已經被自己砍了,這下諸葛亮埋在那兒沒有人知道。劉禅最後隻能給諸葛亮立了一個衣冠冢。

諸葛亮臨終留給自己最後一計,棺材難擡、繩斷便葬,後來才知高明

不得不說,諸葛亮真的是聰明,他這一計早就算好擡棺人要把他随便找個地方給埋葬了,這樣一來,自己的墳墓就無人可知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