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一名8歲女孩熱衷于改變她母親的衣服視訊在網上流行。在視訊中,小女孩戴着一把剪刀和針引線,用一台小型縫紉機将母親過時的舊衣服變成了獨特的新衣服。
10月12日,記者采訪了小女孩的母親袁女士,她告訴記者,自從孩子換衣服以來,她兩年沒有買過任何新衣服。
3歲時,他開始手工制作洋娃娃的衣服。
孔一凡8歲,在合肥上國小二年級,和奶奶一起長大,範凡喜歡看老奶奶縫制一些衣服。3歲開始學習畫畫,然後開始喜歡為自己揚華做衣服。
據袁女士介紹,範凡在五六歲左右就開始玩弄布料,用縫線化妝。後來,随着孩子長大,允許女兒用剪刀,範凡開始從一小塊布頭到母親不穿的舊衣服。
"起初我的心拒絕了,以為孩子在自欺欺人,然後孩子偷偷溜了上來,發現他做得很好。袁女士說,漸漸地,她穿着女兒改造過的衣服出去了。
生活中的小事是轉型的靈感
範女士去年懇求袁女士給她買一台縫紉機,然後他跟着視訊學習,衣服的風格轉變會更多。
10月10日,袁女士在網際網路上釋出了一段女兒改造舊毛衣的視訊。在視訊中,範範将袁女士的一件卡其色的舊長毛衣改造成三件套,裡面有背心和叉子抽屜。
"她在正常生活中看到的一切,她都想把它畫出來,成為她改頭換面的靈感來源。據袁女士介紹,最近這三件套的改造靈感,是袁女士在指導範凡哥哥的作業前兩天,範凡從換工作叉子上得到了啟發。"通常,當她突然受到啟發時,她會想把它畫下來,然後有時間把它設計成一件經過改造的連衣裙。
家裡裝滿了風扇的"裝修"衣服
袁女士的家裡不僅擺滿了範帆為家人改造的衣服、鞋子和手工制品,還擺滿了扇子的"裝修"衣服和周圍同學朋友的衣服。
"有人問我是否曾經想過收取一些費用或出售我的孩子制作的衣服,我不這麼認為,主要是給我的孩子一個鍛煉自己的平台。袁女士告訴記者,粉絲送的衣服是免費的幫助改造,範凡也喜歡有不同風格和風格的服裝來改造。
支援孩子的愛好,但不要刻意發展它們
記者了解到,除了服裝的改造,舊鞋、包包和一些家庭的舊物品都被扇動了,甚至範凡最近也學會了織毛衣。
我們看到聰明的Handy Van全都向袁女士建議,孩子可以訓練設計,袁女士說,這些都是孩子的興趣愛好,因為家長都很支援,但孩子目前都是以學習為導向,不會刻意培養,希望孩子能自然成長。袁女士告訴記者,在學習的地方也比較自覺,一般放學後她會主動完成作業再回家,回家後利用業餘時間做手工。
來源:合肥廣播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