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耗時最長的工程,春秋時期開始建造,曆經兩千多年依舊未停工

在中國的曆史上出現很多偉大的工程,其規模和建造工藝都是非常高超的,令現代建造大師都敬佩不已,直到今天還有很多工程健在,它們對中國的影響頗深。但是在曆史上有一個重大工程,已經建造了兩千多年直到今天繼續完善秀修建,這個工程便是京杭大運河。關于京杭大運河,大家不得不提的就是隋炀帝了,這是他的诟病,在記載中他荒廢朝政,殘暴無比,為了修建大運河耗費大量的人力,也導緻百姓苦不堪言。

中國耗時最長的工程,春秋時期開始建造,曆經兩千多年依舊未停工

但是大運河卻不是隋炀帝開始修建的,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個運河就已經開始了建造,這是中國曆史上裡程最長且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對中國的影響頗深,世世代代都在造福着各朝百姓,如今的京杭大運河也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早在春秋時期,吳國為了讨伐齊國,而開始了修建了運河,隻是當時因為工程緊急,運河河道比較窄小,隻能容納一輛艘船,之後到隋朝的時候将運河擴建,這是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擴建京杭大運河。

中國耗時最長的工程,春秋時期開始建造,曆經兩千多年依舊未停工

這條運河在之後的朝代中一直影響着國家,在唐宋時期達到了繁盛,并且朝廷也對運河在不斷的擴建,在元朝的時候将運河延伸到北京,之後在明末清初運河得到進一步的疏通,在中國曆史上幾乎每代王朝都會運河進行了維修和延伸,從建造開始,運河就一直沒有停歇過修建。

運河之是以能得到幾千年的發展和延伸,都是源于百姓對物資的需求,如果保證一個地區的穩定發展,就必須要有足夠百姓生活的物資。在古代的時候,我們的科技并不發達,交通是比較落後的,是以各地區之間的聯系非常少,一個地區富裕就一直富裕的,即使有吃不完的糧食也無法運到其他的貧窮地區。

中國耗時最長的工程,春秋時期開始建造,曆經兩千多年依舊未停工

為了加強各地區的聯系,是以當政者就修建公路、修建運河,大運河的誕生确實去沿岸地區的百姓帶來很多的便利,當然也大大提高了運送的效率。隋炀帝最初修建大運河的目的是為了加強都城的能力,本來是希望将全國都連通大運河,打時候就可以直接将各地的稅款直接運送到朝廷,防止在路途中被各地官員克扣,但是運河還沒有完善好,隋朝就滅了。

中國耗時最長的工程,春秋時期開始建造,曆經兩千多年依舊未停工

之後每一朝就在對運河不斷的完善,經曆了兩千五百多年,大運河也修了兩千多年,直到近代還在對運河的沿岸設施不斷的完善,在曆史上擔當着重要的地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