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曆史上乾隆對和珅非常寵信,乾隆還為和珅的兒子賜婚讓他娶自己的小女兒。乾隆是非常喜歡這個女兒,她很合乾隆的脾性,正因為喜歡特意将和孝公主常常照看。但是為什麼在乾隆猜測到和珅的下場之後,乾隆還執意要和孝公主下嫁豐紳殷德。

公主是乾隆的老來女,也是他能力的一種象征。他對和孝公主十分的寵愛,在加上公主的性格十分的像乾隆,是以乾隆也是很喜歡她。乾隆在公主小的時候就将她跟和珅的兒子訂了親。但是他們的幸福日子并沒有過多久,乾隆去世以後,嘉慶登上了帝位。嘉慶一直與和珅就是不對頭的,在他一上位就處置了和珅,将他抄家滅族。而就在和珅被滅族之後,豐紳殷德也是因為此一生都不得志,處于極度悲傷當中。
和孝公主是乾隆晚年出生的,乾隆對這個小女兒是非常的寵愛。然後,随着公主的長大,她的性格也是很堅毅又很像乾隆,很合乾隆的心意。乾隆對此還感歎過,如果他的這個女兒是個兒子的話,他一定會把皇位留給和孝公主。但是很可惜,這是一個女兒,大清對于位分的設定是很嚴格的。而和孝公主的額娘隻是一個嫔妃,是不能被封為嫡出公主才有的地位。但是因為乾隆特别喜歡她,破例将她封為了和孝公主。乾隆對和孝各種恩寵,還為她特意挑選一個好夫婿。
剛好在和孝公主出生的這一年,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也出生了。豐紳殷德比和孝公主晚出生了小半個月。和珅自身長相就不賴是個帥小夥兒,加上他本身很有能力。乾隆相信作為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也一定不會差,乾隆想着兩個人的年齡又差不了多少,還是在一起長大的。再加上他對和紳的感覺還是很好。還有豐紳殷德,本人長相也是很好,乾隆很是喜歡他。乾隆就在那個時候就有給他們兩個指腹為婚的想法,而且乾隆還給和珅的兒子起名豐紳殷德。在滿語中封紳是富裕的意思,乾隆給他指這個名字就是希望他跟和孝公主在一起之後能給和孝公主帶來好運。
十五阿哥後來越來越出色,能力慢慢的顯露出來,乾隆慢慢地注意到了他。但是當時乾隆并沒有确定他的繼承人的身份,隻是在考察他。又過了八九年,十五阿哥經過了乾隆的考察,乾隆确定了要立他為繼承人。在乾隆六十年,皇帝立了十五阿哥為皇太子。但是好像公主與豐紳殷德結婚的時候是很早的,在和孝公主13歲的時候兩個人就完婚了。而這個時候乾隆的繼承人已經選完了,在乾隆為和孝公主訂婚的時候,乾隆并沒有想那麼多,他隻是想給女兒一段好婚姻,還有就是他對和珅也是很滿意,和珅也很合他的心思,乾隆也舍不得收拾和珅。
但是就在乾隆确定十五阿哥為繼承人後,他慢慢地就察覺了和砷和十五阿哥之間的問題。他也知道十五阿哥繼位以後和珅沒有好下場。但是在這個時候,和孝公主已經與豐紳殷德成完婚了。可能有時他會想,十五阿哥繼位以後和孝公主是什麼情況,可能和孝公主的處境會變得很艱難。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沒有辦法。畢竟隻是一個公主,沒有那麼大的地位去撼動乾隆所選的繼承人。乾隆在去之前再三的交代,希望嘉慶能夠好好的對待和孝公主,多照顧他一些。而十五阿哥上位以後,他确實如乾隆所料抄了和珅的家。嘉慶還想處死和珅,但是在經過和孝公主的求情後,同意讓和珅自盡。同時也是嘉慶顧忌着和孝公主,并沒有下令斬殺豐紳殷德。
豐紳殷德雖然是留下了命,但是他也是以被牽連。豐紳殷德因為此被嘉慶派往遠地,雖然是留下了命,但是父親死了自己也是什麼也沒有,又不能在朝廷中辦事以做些什麼,每天都是空坐着。以後的好長一段時日裡,豐紳殷德都是極度的悲傷郁悶,最終還郁悶緻死。在豐紳殷德死後,和孝公主就為他守寡也沒有在改嫁,一個公主過着這樣的生活真的是不容易。雖然乾隆很喜歡和孝公主,但是王朝大業依然不是這小小的兒女可以阻攔的。你們同意乾隆的做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