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冬奧會開幕在即,70多項“黑科技”将在賽事中應用。剛剛結束的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科技冬奧成為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其中,氫燃料電池和自動駕駛技術将賦能汽車産業,在未來的公衆出行和智慧交通中創造廣闊的應用前景。
上千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服務冬奧

即将在冬奧會亮相的氫燃料電池客車/記者拍攝
尾部排放的水蒸氣/記者拍攝
在福田汽車歐輝客車事業部,一輛綠色塗裝的客車尾部正在排放純白色的氣體——水蒸氣,這就是即将在冬奧賽區服務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這款零排放的客車隻需要加氫10分鐘就可以跑350公裡。北汽福田歐輝客車事業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齊如志指着車輛下方的6個氫瓶說,它們非常安全。
齊如志:“這裡面有很多傳感器,監控艙内氫濃度的,如果達到了限值,它就會報警,然後切斷這個閥門。氫瓶整個的支架結構比較強,去年10月做了國内首個70兆帕氫燃料電池車的側面碰撞,專門撞這個氫瓶,基本上沒有任何損壞。”
客車下方的6個氫瓶/記者拍攝
氫燃料電池汽車也配備和純電動汽車相似的電池。一般的動力電池在嚴寒中會迅速衰減或者難以啟動,而這款車配備全氣候動力電池。北汽福田歐輝客車事業部技術研究院新能源負責人周恩飛介紹,它可以在零下30度啟動。
周恩飛:“這款全氣候電池的加熱速度非常快,一分鐘7度,意味着從零下30度加熱到零度,也就四五分鐘,能快速進入可以行駛的狀态。”
全氣候動力電池/記者拍攝
這款車動力強勁,爬坡度25%以上,能夠在冬奧賽區的複雜山地自如行駛。半個月後,北汽福田400多輛氫燃料電池客車将在延慶和張家口賽區提供接駁服務。記者多方了解到,北京冬奧會将示範營運1000多輛氫燃料電池車、30多個加氫站。冬奧會之後,部分車輛将作為公共汽車和班車,為普通市民服務。
即将在冬奧會亮相的氫燃料電池客車内部/記者拍攝
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建設
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新京報社汽車新聞部副主編陳小兵介紹,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業内公認的終極環保路徑。
陳小兵:“無論從氫氣生成的過程,還是到燃料電池使用,還有車輛排放最終的結果上,它都是零排放,優于現在應用場景更多的電能。業内預計氫燃料電池車能大行其道,可能還需要十年以上。”
冬奧氫燃料電池客車在延慶測試/北京公交宣傳部王超攝影
多年來,成本高昂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難關。目前,燃料電池成本在每千瓦5000元,業内預期成本降到每千瓦1000元時,才能大規模推廣使用。對此,市政協委員、北京埃盛德氫能技術研究院負責人孫子強認為,首先要在技術上持續突破。
孫子強:“8項卡脖子技術基本實作了從無到有,可是品質和成本效益跟國外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像日本豐田Mirai的電堆壽命是一萬小時以上,我們國内好的電堆壽命在三五千小時,是以怎麼把這些核心技術從‘有‘變成‘好‘,這是需要大力去解決的。”
冬奧氫燃料電池客車的電堆系統/記者拍攝
另外,區域協同實作規模化至關重要。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将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建設。市政協委員、北京埃盛德氫能技術研究院負責人孫子強介紹,京津冀三地各有優勢。
孫子強:“北京的研發能力最強,用氫的量應該也最大,場景也比較多;天津有化工,會有一些工業副産氫;河北有大量的風能、太陽能,這些綠色能源可以支援大量的綠氫,供應京津冀地區。”
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近日啟動建設/來自網絡
市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高利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也将帶動氫能産業鍊和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高利:“從氫的制備、儲存、車載再到電動,不光是傳統的機械行業,還有搞燃料的、搞化工的,還有電控、電子的,甚至是非金屬材料的,應該把産業生态和産業鍊做得更長、更大、更強。”
自動駕駛技術将在冬奧公開示範
智慧路口的自動駕駛汽車/記者拍攝
在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在車流中自如穿梭,啟停、并線、轉彎,不到十分鐘就安全完成了5公裡的路程。北京市進階别自動駕駛示範區營運平台——北京車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甯介紹,自動駕駛系統的運作完全依靠汽車去采集資訊。
孫甯:“車本身去采集感覺資訊,包括旁邊的這些車、送快遞的小哥,還有行人、紅綠燈等各種各樣的資訊采集之後,車來做決策和執行,就不需要人工去參與。”
自動駕駛車輛的安全員坐席/記者拍攝
車輛的感覺總有盲區,比如鬼探頭等突發情形、雨雪大霧等極端天氣都會讓自動駕駛汽車看不清周圍的路況。這時候,聰明的車就要配合智慧的路。孫甯指着智慧路口杆體上的方形設施說,它叫做路側通信單元。
孫甯:“路側通信單元在150個毫秒以内把路側感覺的資訊同步到車上,以便車輛做決策,障礙物的精度誤差可以到0.5米以内,并且車道級的準确率達到99%以上,進而實作更安全的自動駕駛。智慧交通方面,通過信号機和信号燈的配合,能實作榮京街和榮華路的幹線道路通行效率提升30%。”
智慧路口杆體和設施/進階别自動駕駛示範區工作專班供圖
在北京市進階别自動駕駛示範區,所有自動駕駛汽車和智慧道路的資料都彙總在雲控平台,可以對車輛進行監管和排程,還能在大資料的基礎上完成逆行、施工占道、車輛故障等17類交通事件的定義。北京市進階别自動駕駛示範區營運平台——北京車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甯介紹,未來,普通私家車隻要安裝車載通信單元就能接收雲控平台釋出的交通事件提示。
孫甯:“隻要進入亦莊區域,就能明确得到你前方這個路口的紅綠燈狀态,直行還有多少秒,左轉還有多少秒。比如說你前方正好有一個公共汽車遮擋,你就能知道是否要跟着這輛公共汽車直接過路口。比如說前方道路正在施工,或者有一輛故障車停着,都可以播報給傳統的量産車,你可以提前避開障礙,規劃自己的路線。”
自動駕駛車内顯示屏/記者拍攝
北京冬奧會期間,這樣的自動駕駛技術将在首鋼園附近公開示範。去年,北京在全國率先建設進階别自動駕駛示範區,覆寫北京亦莊225平方公裡的範圍。
開展進階别自動駕駛示範區3.0建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将開展進階别自動駕駛示範區3.0建設,也就是進行規模部署和場景拓展。市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先進認為,進階别自動駕駛利好交通安全。
王先進:“通過聰明的車、智慧的路以及背後的平台系統,我們能夠解決夢寐以求的本質安全。如果我們的算法和算力達到某種程度,應該能夠超過人的操作能力。”
自動駕駛技術利好交通安全/北京亦莊公衆号
市政協委員、北京亦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文良介紹,目前道路上不同的單體設施有将近10個行業和部門在管理,建設智能網聯道路需要标準化規範。
楊文良:“第一,不同的單體能不能統一成主要的某個部門進行設計、建設、營運、管理。第二,政府的管理上形成以一個主導部門為主,其他部門協同統一的管理體制。第三,跨部門的很多資料如何打破壁壘,形成安全有效統一的共享,也需要一套标準。”
去年,北京累計開放1000公裡自動駕駛測試道路,累計測試裡程超過300萬公裡。市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高利認為,除了公開道路測試,也要加強仿真和封閉場地測試。
高利:“通過仿真的形式,盡量遇到更加複雜的場景。在封閉場地裡,動态的車輛離得近一點,速度高一點,都不會造成實際的危險。這樣我們就能把極端的不太容易遇到的場景呈現出來,改進我們的感覺和決策控制的算法,提高智能化的水準。”
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北京亦莊公衆号
目前,自動駕駛正在從技術驗證走向商業模式驗證。市政協委員、千方科技集團董事長夏曙東認為,擴充應用場景才能加速實作産業化。
夏曙東:“很多特定區域比如機場、港口、接駁、環衛、城市管理,還有在高速上的自動駕駛卡車,可以真正減少司機成本。我們要找到這樣有商業價值的場景,給予場景支援或者重大項目支援,把它的模式驗證好,這個産業就形成了。”
自動駕駛卡車開啟高速測試/北京亦莊公衆号
北京冬奧會即将帶領我們一起向未來。在汽車行業,氫燃料電池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無疑是大勢所趨,将在未來帶給我們更綠色、安全、高效的出行生活。
記 者 | 戚 天
編 輯 | 王琛琛
主 編 | 程 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