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破電動車的不可能,奧迪做到了|汽車産經

撰文 | 黃持

編輯 | 楊光

出品|汽車産經

當2021年國内新能源車市場以190%的速度增長時,從主流車企到行業協會,都開始喊出“新能源車開始替代燃油車”。的确,從1月的16.5萬輛到12月的50.5萬輛,新能源車市場或許真的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

但狂歡背後,購買新能源車的是怎樣一群消費者?

限行限購政策依然是重要的決定因素,而在非限購城市,買一台電動車的目的或是市區代步,或是作為家庭的第二輛車。而資料顯示,新能源車中的純電動車銷量占比最大的價格區間依次是5萬元以下、12-18萬元和25-40萬元,呈現出明顯的集中并且與燃油車分布差異明顯。

其實回想過去一年,除去銷量的熱鬧外,圍繞電動車也有着諸多車主維權、裡程縮水、自燃爆炸的新聞,牽動着市場敏感的神經。

一輛好的電動車,到底該是什麼樣子?

至少,通過新能源使用者購車決策過程的資料可以看出,目前消費者對于續航、充電及電池都有着非常高的關注度,而這些其實本該是一台汽車的“基本功”,顯然,大多數人對于電動車的認知和要求,仍然停留在代步工具的階段。

這也就不難了解,為何當下的電動車市場,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

就像去年國慶期間,電動車高速充電的困境成為了新聞,但另一方面也證明,越來越多的車主有了将電動車開出城市的意願和信心。而特斯拉、蔚來和小鵬已經把充電樁修到了川藏線上,這條曾經在過去很長時間裡被認為隻屬于普拉多和帕傑羅的天路,也有了電動車的身影。

不過,有些人想做的事情,可能還要更瘋狂一些。

2022達喀爾拉力賽奧迪運動車隊半程總結

在2022年達喀爾拉力賽第3賽段,奧迪車隊老将卡洛斯-塞恩斯(Carlos Sainz)奪得汽車組賽段冠軍。這場勝利這意味着在這個曆史接近50年,平均完賽率隻有38%的艱苦賽事中,第一次有電動汽車赢得了比賽。

達喀爾拉力賽意味着什麼?是艱苦、孤獨、挑戰、困境的代名詞,即便對于燃油車都是巨大的考驗。用電,可能嗎?

但奧迪一開始的目标,就是要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事實上,當第12賽段落下帷幕時,奧迪運動車隊原定3台車完賽,有1台進入前十的比賽目标,均已完成。

将電動車開上達喀爾意味着什麼?

回顧奧迪與賽車運動的曆史,會發現離不開“創新”與“挑戰”這兩個詞。

1985年到1987年間,奧迪Sport quattro S1 Pikes Peak三奪派克峰登山賽冠軍。而這項賽事因為在高海拔山區進行,車手與賽車都面臨空氣稀薄的挑戰,而被認為是越野賽車界最嚴苛的賽事之一。

在另一場以“耐力”著稱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奧迪R8賽車參加了80場比賽,赢得了其中63場勝利,而沒有任何一台R8賽車的發動機出現過故障,表現出了強大的可靠性。随後,奧迪又成為汽車及勒芒24小時耐力賽史上第一個用柴油發動機獲得賽事冠軍的汽車品牌。

而在電動化賽場上,奧迪從2014年開始參與Formula E,是首家參與該賽事的德國汽車制造商,并在2017年全面組建奧迪廠隊,6年時間,奧迪運動ABT舍弗勒車隊共43次登上領獎台,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赢得車手冠軍和車隊總冠軍。

突破電動車的不可能,奧迪做到了|汽車産經

這一次在達喀爾,奧迪選擇再次挑戰自己。

這是汽車賽事中最艱苦的比賽之一,被譽為“地球最艱難的魔鬼賽事”,披着拉力賽的名,但實質是一場遠離公路的耐力賽。

達喀爾拉力賽賽程路況複雜、氣候惡劣,同時對賽車和車手又有着嚴苛的規則,曆年來平均完賽率僅為38%,甚至常有車手在比賽過程中犧牲。

突破電動車的不可能,奧迪做到了|汽車産經

2022年的賽事盡管移師沙特阿拉伯,但艱苦程度并未縮水。來看幾個數字:賽程全長8375公裡,其中特殊賽段4258公裡,單日最高需要行進800公裡,超過一半日程需要完成350公裡以上的特殊賽段,最高一天需要完成近465公裡的特殊賽段。

而讓一台電動車完成這樣的賽程,挑戰有多大不言而喻,僅僅續航、電池安全、可靠性這些方面,就足以給奧迪的工程師們出難題了。

首先是續航。

因為賽段并不具備随時充電的條件,是以奧迪為RS Q e-tron賽車設計了一套新的驅動系統,采用電力驅動的同時,以一部TFSI發動機作為能量轉換器,以保證續航。工程師要通過一套複雜的控制體系,讓賽車可以應對每天不同狀況的賽段考驗,用算法程式設計使得電池荷電狀态(SoC),即剩餘電量根據電量需求保持在一定範圍内,讓能量提取與電池充電之間保持平衡。

突破電動車的不可能,奧迪做到了|汽車産經

此外還有安全。

除去車身本身的結構安全外,奧迪使用CERP夾層結構來保護高壓電池和燃油箱,以應對比賽中可能出現的穿刺、剮蹭和撕裂。該夾層結構一方面可以吸收表面載荷,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表面載荷過大時,通過壓碎泡沫來耗散能力,進而保護電池。而針對高壓保護系統,奧迪沿用了勒芒原型車和Formula E比賽中運用的ISO監控器,用于檢測危險故障電流。

突破電動車的不可能,奧迪做到了|汽車産經

1月14日,第44屆達喀爾拉力賽結束了最後一個賽段的比賽,奧迪運動車隊在12個賽段中共取得4個賽段冠軍,其中兩次包攬冠亞軍。

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這樣的成績已經證明了在達喀爾的賽場上,電動車也同樣具備統治力,而奧迪也已經在創造曆史。

突破電動車的不可能,奧迪做到了|汽車産經

下半場競争,技術是核心

創造曆史的前提,是領先于時代。

在将RS Q e-tron開上達喀爾的賽場前,短短12個月時間裡,奧迪團隊成功開發了賽車,并且在西班牙、摩洛哥等地進行了系統、極限的測試。同時,RS Q e-tron的開發也有很多源自于奧迪在過去數十年裡,從勒芒24小時耐力賽、德國房車大師賽(DTM)或是Formula E中儲備的技術。

突破電動車的不可能,奧迪做到了|汽車産經

速度背後,是奧迪深厚的技術積累與儲備。

而技術,正是驅動當下汽車行業快速變革的核心,以及在新能源車市場的重要競争力。

不管是比亞迪DM-i在過去一年裡的炙手可熱,還是小鵬在品牌和産品層面不斷強化的科技标簽,或者是最基礎的續航裡程和電池安全,其實複盤從馬斯克到蔚小理再到還處于PPT的新勢力企業的發展,雖然各有标簽和特色,但大多也離不開技術二字。

可見,無論是否真正可以做到,但至少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

當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關注,從續航、安全、智能這些最基礎和泛化的标簽,開始進化到更加個性、多元和豐富的訴求時,也意味着新能源車的競争,更加回歸到一台汽車本身。無論這台汽車是未來移動出行的空間,還是充滿駕駛樂趣的玩具,或者代表詩和遠方的生活方式。

這才是電動車的未來,而不是裡程焦慮。

其實這樣的未來,奧迪早已經為我們描述過。早在2017年,奧迪就推出了Aicon概念車,随後陸續推出了AI:RACE、AI:ME和AI:TRAIL quattro,代表了奧迪對于未來移動出行中,遠距離自動駕駛、高性能跑車、城市出行空間以及越野場景的思考。

當有些人還是堆電池拼續航,有些人還在PPT講故事時,奧迪所展現的,已經是對未來電動化時代移動出行的完整思考。

突破電動車的不可能,奧迪做到了|汽車産經

就像在2021年推出的skysphere和grandsphere概念車,是“sphere”系列的前兩款車型,它們将和今年首發的urbansphere一起,描繪出未來的雛形和無限的可能。

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裡,就像一年前很難有人會想到新能源車可以如此觸底反彈一樣,我們也很難準确地判斷十年以後的樣子。

變革,意味着不确定,但也意味着新機會。

過去幾年中,奧迪用7款概念車展示着想象與可能,同時也在布局更多電動化量産車型,加速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技術研發。而依托于MLB evo、MEB、J1和PPE四大平台,奧迪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實作産品的快速鋪開。

突破電動車的不可能,奧迪做到了|汽車産經

負責奧迪賽車設計的Juan Manuel Diaz在談及RS Q e-tron的設計時曾說:“從量産車型中我們汲取到了許多的元素,比如像coupé一樣傾斜的後車身、quattro一樣的側車身面闆、大嘴單框格栅等等。”

就像RS Q e-tron脫胎于奧迪,從RS Q e-tron身上,或許也同樣可以看到未來奧迪的模樣,無論是技術的移植,還是設計理念的傳承。

寫在最後

其實賽車運動本身,一直代表着一個品牌的精神力量,同時又不斷創新和驗證技術,反哺量産車研發。就像40年前,“奧迪quattro”在世界拉力錦标賽上先後斬獲兩屆車隊總冠軍和兩個賽車總冠軍後,quattro就成為了奧迪獨一無二的标簽。

而這一次,将電動賽車帶到達喀爾的賽場上,不僅意味着做前人未曾做過事情的勇氣,也是奧迪加速電動化轉型的決心,就像從2026年起,奧迪在全球市場推出的新車型将全面切換為純電動一樣。

奧迪所要做的,就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