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易車原創2021轉眼已經成為過去式,在過去的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注定将影響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有些令人欣喜,汽車産銷重回正增長、出口打開新局面、新能源車滲透率大漲。當然也有些事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一些車企在2021成為曆史、缺芯局面仍然無解、智能汽車資料安全層面仍有漏洞等,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下去年汽車行業發生的大事。

2021年我國汽車産銷回歸正增長

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對外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國内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3.4%和3.8%,結束了連續3年的下降趨勢,為中國工業經濟持續恢複發展、穩定宏觀經濟增長貢獻了重要力量。此外,2021全年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累計達到了2014.6萬輛,同比增長4.4%。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中國汽車市場在2018年前處于持續增長态勢,而近些年來由于多種因素疊加,自2018-2020年連續三年連續三年下滑;2021年我國汽車行業總體運作平穩,扭轉了自2018年以來負增長的态勢,也是近年來首次回歸正增長。

2021年我國汽車出口突破200萬輛

随着電氣化時代的來臨,中國車企們在布局海外方面持續發力,除了此前已有市場外,更多瞄向了歐澳日新等發達汽車市場,比如新勢力出口歐洲多國、紅旗出口沙特/日本、長城進軍澳洲、比亞迪将在新加坡推新車型、吉利完善俄羅斯車型矩陣等。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在這樣全面開花的形勢之下,2021年我國汽車出口呈現快速增長态勢。按照整車企業出口統計口徑,2021年汽車出口201.5萬輛,同比增長1倍,占汽車銷售總量的比重為7.7%,比上年提升3.7個百分點,完成了一個巨大跨越。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最值得欣喜的是,不隻是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廠家們同樣成績喜人,我國逐漸擺脫了此前靠價廉利薄沖擊海外欠發達市場的局面, 随着新能源汽車産業鍊逐漸完善,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優勢将成為中國汽車企業的全新突破點,在新的風口之下,将助力中國車企走向世界。

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上漲

在國家釋出的《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當中,針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标給出了數字——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争力明顯增強,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據工信部資料顯示,1-12月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市場滲透率為13.4%,雖距20%仍有差距,相比去年的5.8%勁增8個百分點。在12月新能源車銷量突破萬輛的14家企業中,自主車企占據了11席,可以說在國内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包含新勢力在内的自主車企已經具備了同國際品牌掰手腕的能力。

高速上漲,滲透率不斷上漲固然值得欣喜,但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的背後,還是有很多不得不說的現象,比如目前新能源市場仍存在着諸如A00級低端車占比較高、商用市場仍占有較高比例、低線市場滲透率較低等問題。

其中A00級低端車占比高拉低了新能源車發展的整體品質,從長遠來看,也并不利于中國新能源車的競争力。而更多縣域乃至鄉鎮這一廣大的市場,仍然不是新能源汽車的主戰場,雖然說新能源汽車開始由政策向市場選擇偏移,但脫離政策發展,新能源汽車要做的還有很多。

又有一些車企退出曆史舞台

有來有往,循環往複是這個世界運作的規律,對汽車領域來說,近些年來衆多新車企如春筍版崛起,而相應的,一些留下曆史印迹的車企也終将不複存在。

去年8月30日,一汽馬自達釋出最後一篇推送,官宣再見。根據此前的公告,一汽馬自達将變更為由馬自達及(新)長安馬自達共同出資的合資企業,繼續承擔馬自達品牌汽車的相關業務。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從馬自達6到馬自達6睿翼、阿特茲、CX-4,一汽馬自達有很多印象深刻的車型,随着馬自達在華整合的開始,原有的長安馬自達、一汽馬自達管道和車型或将進行整合,一汽馬自達也将成為曆史。

除了一汽馬自達,華晨中國日前在港交所釋出公告,公司附屬公司華晨雷諾金杯汽車有限公司重整申請已獲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公告顯示,公司股份由2021年3月31日上午九時正起暫停于聯交所買賣,以待履行本公司日期為2021年5月31日之公布所載之複牌指引,并将繼續暫停,直至另行通知為止。自去年東風雷諾退出,雷諾再次“敗走”中國,不僅令人惋惜不已。

相比前者,東風悅達起亞公司是仍然存在的,隻不過這個名字将随着東風的退出而成為曆史,12月22日,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東風悅達起亞25%股權項目挂牌結束,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為唯一競拍人。股權轉讓完成後,東風公司将從東風悅達起亞股東位置上退出,東風悅達起亞未來股比結構将變更為起亞株式會社持股50%,悅達汽車集團持股25%,悅達投資持股25%,東風悅達起亞将不複存在,當悅達起亞失去東風,未來将如何發展,持續關注。

缺芯潮持續整年 汽車行業很受傷

“缺芯”并不是一個新詞,而是自2020年開始就影響汽車行業的“頑疾”,造成晶片短缺原因多樣,除了新冠病毒持續大流行外,晶片産地過于其中因疫情産能遲遲無法恢複,逐漸恢複的市場需求與産能不足之間的供求不平衡,電子消費品領域同樣對于晶片的需求等等。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受到晶片短缺影響,大衆、通用、福特、寶馬、豐田等巨頭均出現過宣布暫停部分工廠生産的情況,而據相關資料稱,受制于晶片短缺,2021年全球累計減産約為1131萬輛。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持續的缺陷除了引發晶片供不應求以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車企的銷量,在這樣的情況下,車輛的終端優惠大幅縮水,也使得消費者購車成本有所提升,晶片問題已經整整影響整個2021年,2022年預計短期内仍難以解決,也将持續關注。

保護汽車資料安全刻不容緩

随着汽車智能化時代來臨,除了給使用者帶來肉眼可見的便捷,大幅提升使用體驗外,資訊/資料安全、洩密等現象發生的頻率也越來越頻繁,而資料安全并非小事,除了對我們個人隐私造成極大影響之外,更有甚者,會直接對國家層面安全造成挑戰。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多部委陸續出台多種舉措,6月《資料安全法》通過,8月釋出《汽車資料安全管理若幹規定(試行)》,9月工信部釋出《關于加強車聯網網絡安全和資料安全工作的通知》,10月《資料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等。它們與《網絡安全法》、《密碼法》和《個人資訊保護法》等共同構成了中國資料安全的法律保障體系。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此外4月中汽協釋出了汽車資料可信存證區塊鍊平台,該平台利用區塊鍊技術特有的資料防篡改、可溯源等特性,僅依靠上傳資料哈希值(不需要上傳任何原始資料)即可為企業提供資料可信存證服務。目前,該平台已完成建設,即日起就可以免費為會員企業提供相關服務。

汽車智能化時代,全行業需要共同確定國内和跨境兩個次元的資料安全,監管部門有針對性地出台資料安全法規,明确資料治理方向,不僅有助于提升全行業資料安全意識,而且能夠為個人、企業資料安全保駕護航,為國家資料安全築起屏障。

新能源汽車商業險上線

12月1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釋出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通知。與傳統車險條款相比,《新能源汽車專屬商業保險》的保險責任大大擴容,更适應新能源車的特點,不僅對于“自燃”,對三電系統的故障賠付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新能源車險包含3大主險和13個附加險,三大主險包括車損險、三責險以及車上人員責任險,這點與正常車險一緻,但在具體内容細節上增加了更多對于新能源車的保障,附加險設定了13個,除了與燃油車險一緻的劃痕險、絕對免賠率等條款,還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特有的“配套設施”保障,附加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附加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附加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附加智能輔助駕駛軟體損失補償險、附加火災事故限額翻倍險、附加新能源汽車增值服務特約條款,這可以說是一大亮點。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就在《新能源汽車專屬商業保險》釋出兩周之後,上海保險交易所就上線了新能源車險交易平台,并首批挂牌人保财險、平安财險、太保産險等12家财險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産品,為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産品落地服務提供支援。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據悉,新能源車險交易平台定位于為新能源車險專屬産品服務的綜合交易服務平台,這是繼《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和《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試行)》之後,保險行業在新能源車險服務模式上的又一重大創新,是車險交易市場模式改革的有益實踐和探索。

但在新能源車險推出之後,不少投保新能源車險的車主都反映保險價格相較此前有增長,具體增長幅度各有差異,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

具體來看,保費增加的情況确實存在,但原因比較複雜,比如由于新增的險種更多,更多就代表着賠付範圍更多,是以保費會出現上浮;此外各家保險公司的計算體系還在進行整合,新能源車險屬于新生險種,優惠幅度較少;此外計算保費會更多考慮到車企、車輛的口碑以及品質,比如有些品牌負面消息較多,也會直接影響投保費用等等。

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不讓好處隻停留在口頭,讓新能源車險真正被消費者稱好,當然新能源車險還處于初始階段,當然未來會逐漸完善,也會越變越好。

碳達峰 燃油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

2021年10月,《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公布,方案提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漸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産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指出,“十五五”期間,産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初步建立,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煤炭消費逐漸減少,綠色低碳技術取得關鍵突破,綠色生活方式成為公衆自覺選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機關國内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順利實作2030年前碳達峰目标。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針對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可以通過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建構綠色高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這三方面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確定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

其中,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應積極擴大電力、氫能、天然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等新能源、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漸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産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提升鐵路系統電氣化水準。

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營運交通工具機關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國家鐵路機關換算周轉量綜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陸路交通運輸石油消費力争2030年前達到峰值。

四家新勢力品牌月傳遞過萬輛

元旦伊始,蔚來、理想、小鵬、哪吒等造車新勢力相繼公布了全年傳遞成績,這四家在12月的傳遞量全部過萬,它們誕生于新能源的時代風口之中,而短短幾年内已經實作月傳遞過萬的成績,這無疑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12月蔚來傳遞新車10489台,同比增長49.7%;四季度共傳遞25034台,同比增長44.3%,全年傳遞新車91429台,同比增長109.1%,截至2021年12月31日,蔚來累計傳遞智能電動汽車167070台。

2021年12月,理想汽車傳遞14087輛理想ONE,全年理想ONE總計傳遞90491輛,同比2020年增長177.4%。自傳遞以來,理想ONE累計傳遞量已達124088輛。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小鵬汽車2021年12月總傳遞16000台,創下“新勢力品牌”月度傳遞記錄。而其全年總傳遞量達到98155台,為2020年的3.6倍。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哪吒汽車12月傳遞10127台,連續月銷破萬,而在2021年,哪吒汽車累計傳遞69674台,同比增長362%。

除了這四家月銷過萬的新實力品牌外,其他品牌諸如零跑、威馬等也在持續發力,繼續布局,這些“白手起家”的新勢力品牌在經過一輪輪市場的殘酷錘煉之後 ,衆多新勢力品牌成為過眼雲煙,他們逐漸站穩腳跟并實作發展,第一步已經走好了,未來之路怎麼走,仍不可掉以輕心。

萬億市值汽車行業巨無霸誕生

以前我們常說“富可敵國”,确實,由于國家間實力巨大的差距,個人或者企業的财力能夠抵上小國的國力也并非沒有可能,但如果市值能夠進入國家GDP排名前20就另當别論,但是當在各種條件之下,巨無霸企業相繼誕生,而由于汽車行業的大體量,萬億級别企業的誕生就更是理所當然。

去年10月25日特斯拉股票在美國一夜上漲12.7%,報1024.86美元,總市值達1.027萬億美元,首度突破萬億美元,創曆史新高,最令人稱奇的是,特斯拉的市值不僅遙遙領先,還超過了第2-25名的市值總和,可以說特斯拉将車企市值帶到了萬億美元時代。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當然,市值突破萬億隻是個開始,截止發稿時,特斯拉總市值已經達到1.04萬億美元(約合6.6萬億人民币),以2020年各國GDP來看,超過了排名第17的荷蘭。

更有甚者,此前有投資機構稱,未來特斯拉的市值或将達到4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有多誇張,同樣以2020年GDP來看,排名第四的德國為3.806萬億美元,特斯拉如若達到4萬億美元,甚至可以繼美中日後可以跻身頂尖經濟體行列,這也真是将“富可敵國”展現到了極緻。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相比特斯拉,甯德時代作為動力電池領域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同樣達到了萬億級别,隻不過同特斯拉相比,甯德時代突破的是人民币市值,今年5月31日甯德時代總市值首次突破萬億,達到10112億元,成為創業闆首家市值突破萬億的公司。僅37天的時間,甯德時代的市值再創新高,7月7日收盤報收于542.5元/股,總市值達到1.26萬億,截止目前收盤,甯德時代總市值已達1.35萬億元。

除了特斯拉,如果要說市值過萬億美元的“車企”,蘋果公司竟然也上榜了,其市值最高突破過3萬億美元,但很多朋友會說,蘋果跟汽車有什麼關系,别忘了,蘋果也要造車,隻不過說蘋果并非車企,隻是跨個界而已。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3萬億美元是什麼層級,其約合人民币19.06萬億,市值已經相當于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目前僅次于美國、中國、日本及德國,而其與排名第四的德國相差也不是很大,如果持續上漲,今年超過德國也是有可能的,一家企業堪比一個強國,簡直不可思議。

銷量告别負時代/這些車企成曆史 2021汽車行業年度事件彙總

蘋果業務非常多元,除了強勁的手機業務外、服務業務以及新産品的推出将是維持漲勢的動力;從此前了解的消息看,蘋果汽車可能會在2025年亮相,雖然造車相當費錢,前期投入巨大,且回報周期很長,但對于财大氣粗的蘋果,似乎也并不是太大的負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