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中有一種物質叫多巴胺,這種化學物質能夠傳遞興奮及愉悅等資訊,是以它又被稱作“快樂物質”。當我們遇到快樂的事情時,多巴胺會大量産生,占據了人腦中的鴉片受體,産生幸福快樂的感覺。從生理學上來講,愛情的感覺就是大量産生多巴胺的結果。
多巴胺一直被認為在幻覺的發生中發揮關鍵作用。人一旦感受到某種渴望,會産生多巴胺。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對自己喜歡的人産生了幻覺。當兩個人相愛時,眼裡隻有愛情,沒有生活,無限包容對方,堅信愛情是永恒存在的。一旦彼此相處一段時間,神秘感消退,多巴胺不再分泌,不再愛屋及烏,看到的都是對方的缺點,對方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就會痛苦,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又開始認為世上沒有愛情。
右腦思維的人更易産生愛情的直覺。右腦思維的人,通常比較感性,容易受情緒支配。愛幻想,充滿想象力,精神世界豐富。更傾向于直覺,思考帶有主觀性與感性色彩。這樣的思維方式,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更易産生愛情的感覺。
世上本沒有愛情,就算有也隻能存在短暫的一瞬間,愛情是人的主觀幻想,它就像清晨的霧,遲早會被陽光蒸發;它就像盛開的的花朵,遲早會凋落,愛情遲早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