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沒死,之後象棋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娛樂項目有很多,比如蹴鞠、行酒令、以及很多棋牌類遊戲。最為典型的有象棋,象棋其實是古代戰争在棋盤上的再次展現。大部分人可能知道象棋的基本規則,但象棋及其規則的來源可能就沒有那麼清楚了。

其實象棋中的楚河漢界就是與劉邦項羽的争奪有關。公園202年楚漢講和,決定休養生息便平分天下。而象棋還有關于将帥不能面對面的小規矩也是和項羽劉邦二人有關,畢竟兩軍的将帥直接會面,可能會一擊斃命,那仗也不用打了。

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沒死,之後象棋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一、劉邦金蟬脫殼

項羽和劉邦真是打了一輩子的仗,最後項羽也喪命江中。但其實早期的時候,項羽得了西楚霸王的稱号屢戰屢捷,不管是名号還是軍事實力都在劉邦陣營的上風。但劉邦卻總是在劣勢的情況下依舊找到一條生路,就好比鴻門宴的完美脫身,又比如被圍城中時的金蟬脫殼。

公園204年,項羽舉兵将劉邦圍困于一座城中;劉邦看着外面的局勢也覺得硬拼不過,是以派人找項羽求和。項羽經過了和劉邦的多次打交道,尤其是在鴻門宴未能得手後就對劉邦的狡猾銘記在心;他覺得這可能又是劉邦的計謀,遂沒有答應他求和的請求。

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沒死,之後象棋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項羽不僅不答應求和,還加大了對城中施加的壓力,他自認為自己的包圍是水洩不通的,但劉邦還是找到了逃脫的辦法。劉邦找來一個和自己身形容貌都相似的手下,與他互換了衣服,随即手下佯裝成劉邦吸引視線,而劉邦卻早已悄悄地潛出了城外。

這邊的項羽還在覺得自己包圍圈天衣無縫,那邊的劉邦卻早已逃出生天。而且劉邦也在這時候遇到了能幫助自己打勝仗的得力幹将——韓信。但劉邦一開始并不相信韓信,因為韓信本來是項羽陣營的,得不到重視才投靠來了劉邦的陣營。

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沒死,之後象棋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但這畢竟是他的一面之詞,劉邦不敢輕信,最後還是蕭何看中了韓信的戰鬥才能才提議讓劉邦任用他。後來的事實很顯然證明蕭何看人是準的,韓信由此成為了劉邦陣營的一員大将,也在後來和項羽的多次戰鬥中發揮勇猛,重創敵軍。

二、辱罵項羽大将

是以随着時間的慢慢推移,劉邦軍隊整裝待發,他再次有了足夠的資格和項羽直接對抗。但劉備打仗從來都不是全靠武力的,就像項羽對他狡猾的評價一樣,隻要能打勝仗,他什麼招都出。就好比派人少項羽軍隊的糧草,或是偶爾偷襲一下,再就是打心理戰術。

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沒死,之後象棋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劉備和項羽中途形成了長時間的對峙情況,而項羽此時後山着火,另外一邊又打起了仗。項羽不得不率軍親征,而和劉邦對抗這邊他留下了手下的一員大将鎮守。

臨走之前,項羽反複叮囑手下不要輕舉妄動,更不要沖動;隻需要觀察劉邦陣營的動向,然後安靜的等他回來即可。因為他帶兵親征是沒有大肆宣揚的,是以外面的人應當是不知道的,隻不過劉邦還是得知了這一消息。

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沒死,之後象棋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于是劉邦也不舉兵發動進攻,隻是每天派人去項羽部隊的城門下罵那位守城将軍的家人。這樣的行為日複一日,而罵的話也是越來越不堪入耳,留下來鎮守的那位将軍最後也是忍無可忍,早已忘了項羽臨走前的囑咐了。

又是一日劉邦的手下帶人來罵他,他沒忍住便帶着人馬沖了出來。但其實這都是劉邦的計謀,他早已在外面布置好了陷阱;隻要這個将軍忍不住沖出來,他就直接會落入陷阱。

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沒死,之後象棋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是以這位将軍落入陷阱的那一刻才明白,自己真正落入了劉邦心理的陷阱。但他已經來不及後悔了,他也深知自己對不起項羽的信任,無言再面對他,便隻能自刎謝罪了。打完仗的項羽聽聞這則消息十分氣憤,既有對手下不争氣的氣憤,也有對劉邦無恥的氣憤。

三、将帥不能相見

于是項羽快馬加鞭趕回了大軍駐紮地,他選擇問劉邦讨回公道,但也不是正面進攻。因為他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劉邦利用親人,他也反過來利用劉邦的親人。

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沒死,之後象棋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随即項羽派人抓來了劉邦的父母,然後在城口架了一口大鍋。項羽派人通知劉邦,同樣也是威脅,說要将劉邦的父母活生生的給煮死。可劉邦好像對這個不痛不癢的威脅毫無反應,隻是輕飄飄的說“他和項羽結拜過,是以他的父母就是項羽的父母”。

這樣一來,如果項羽真的将劉邦的父母給煮了,反而成了他大逆不道了。項羽實在是沒想到劉邦的臉皮能厚到如此地步,竟然可以置父母的性命于不顧。

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沒死,之後象棋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這也成功的激怒了項羽,他提起箭就射向了劉邦,劉邦應聲倒地,好在這箭并未正中心髒,劉邦也沒有是以喪命。但這個曆史典故也成為了後來象棋中将帥不能相見的重要原因,畢竟在象棋中,将和帥被吃了就意味着棋局輸了。

那放到戰場上而言,兩個陣營的将帥直面相對,一方一擊斃命,那另一方則意味着全軍覆沒。而關于象棋,劉邦和項羽還有很多與之相關的事件,比如顔色的選擇。

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沒死,之後象棋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劉邦代表的是紅色方,因為他起義路上斬白蛇後自稱為赤帝子的後代,也是自此後格外喜歡紅色。而項羽自然代表黑色的一方,不管是他日常的穿着還是軍隊的旗幟,甚至他騎的戰馬都是黑色的。

四、總結

項羽之是以最後沒能鬥過劉邦,不是輸在了軍事裝備實力上,而是輸在了心理戰術上。劉邦和他比起來,在戰場上更加靈活,打仗也不死闆,更加注重戰鬥的結果,而非過程;項羽則是相反的。

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劉邦沒死,之後象棋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而項羽有過好幾次斬殺劉邦的機會,不管是鴻門宴上,還是這次的城門口的一箭。但劉邦卻一直沒有死掉,可能這就是兩個人的命數,也注定了他們最後的結局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