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軍将領張治中:從不和我黨打仗,建國後婉拒授銜,官至副國級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就在國共兩黨,為各自的理念大打出手時,有一個人卻力阻蔣介石發動内戰,不僅沒有參與過任何針對共産黨的戰争,還屢屢往返于國共兩黨之間從中斡旋。

他就是張治中,既是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也是我黨的革命功臣。

國軍将領張治中:從不和我黨打仗,建國後婉拒授銜,官至副國級

看似沖突的結果,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在張治中的身上,這個解釋就是貫徹他一生的革命理念。

張治中的革命理念,不囿于一黨一派,而是從國家大義出發,從民族利益出發,他之是以會有這樣的格局,與他曲折的革命之路息息相關。

革命先鋒

1890年,張治中生于安徽巢湖一個無地農民家庭,全家生計都靠父親一人維系,但即使如此,全家上下還是省吃儉用,供張治中讀了10年私塾。

國軍将領張治中:從不和我黨打仗,建國後婉拒授銜,官至副國級

不過自1905年,清朝廢除科舉制後,私塾裡學的四書五經,似乎也就沒了用處。為了往後的生計,張治中不得不背井離鄉,到一個商鋪裡做了學徒,不久後又當上了揚州城的巡捕。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揚州城内的革命黨人也趁機發難,張治中最終選擇了加入反清革命。

民國成立後,張治中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接受了完整的軍事教育,随後又為心中的革命理想四處奔走,在袁世凱公然違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前提下,依然參加了護法運動,并在軍中不斷成長。

國軍将領張治中:從不和我黨打仗,建國後婉拒授銜,官至副國級

1924年,在詳細了解了孫中山的革命理想後,張治中加入了國民黨,并擔任了一系列的軍政要職,負責黃埔軍校的軍官培養和廣州地區的衛戍工作,參加了之後的北伐戰争和中原大戰,因為赫赫戰功,被稱作是蔣介石的“八大金剛”,手握一方軍政大權。

張治中雖然是蔣介石的心腹愛将,但卻一直追随着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在第一次國共合作和黃埔軍校任職期間,就和共産黨人有過密切接觸,且與不少我黨要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段特殊的經曆,也為他日後的所作所為埋下了伏筆。

國軍将領張治中:從不和我黨打仗,建國後婉拒授銜,官至副國級

張治中對革命的概念模糊而清晰,從他加入革命開始,他就選擇為自己的理想奮鬥終生,但這與他的身份無關,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産黨,隻要有益于國家建築,有益于民族發展,他就願意為之效力。

和平将軍

随着抗日戰争的爆發,張治中被派往了抗戰前線。

當時的戰況不容樂觀,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關東軍迅速占領了我國東北地區,而另一支裝備精良的海軍艦隊,也從海面上呼嘯而來直撲上海,1932年1月28日,淞滬抗戰正式打響。

作為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的第一次全面對抗,淞滬抗戰意義非凡,在張治中等人的努力奮戰下,中國軍隊粉碎了日本方面“十二小時占領上海”的狂言,極大的鼓舞了全民抗戰的熱情。

國軍将領張治中:從不和我黨打仗,建國後婉拒授銜,官至副國級

雖然,淞滬抗戰最終以國民黨方面的屈辱妥協而告終,但張治中,卻成了當時人們心中的抗日英雄。

九一八事變後,張治中任湖南省主席,在任期間大力推動省内的國共合作,積極聯合各方勢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在國民黨發動皖南事變後,張治中再次向蔣介石申明利害,強調聯合抗日的重要性,卻又一次迎來蔣介石的破口大罵,不過張治中的直言不諱,卻也讓蔣介石對他刮目相看,并沒有對他進行任何處罰,反而繼續加以重用。

國軍将領張治中:從不和我黨打仗,建國後婉拒授銜,官至副國級

不論是在抗日戰争時期,還是解放戰争時期,由于張治中的堅決反對,他成了唯一一個沒有和共産黨打過仗的國民黨進階将領,同時在周恩來等人的委托下,他還從國民黨的槍口下,救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共産黨員。

也正因如此勇于抗日,恥于内戰的張治中,被譽為“和平将軍”。

最後的選擇

1949年,國民黨已是必敗無疑,但張治中依舊寄希望于蔣介石,能夠回心轉意。

國軍将領張治中:從不和我黨打仗,建國後婉拒授銜,官至副國級

為此張治中代表南京國民政府開赴北平,進行和平談判,結果不出所料,南京方面拒不承認《國内和平協定》,選擇繼續開戰,張治中為此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

萬念俱灰的張治中,準備回到新疆,等待命運的審判,但在周恩來的争取下,他最終選擇留在了北平,并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突出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後,張治中也被委以重任,擔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一職,不僅如此,張治中還深受毛主席的信任。

國軍将領張治中:從不和我黨打仗,建國後婉拒授銜,官至副國級

1955年的授銜過程中,中央曾考慮授予他與職務相稱的軍銜,作為副國級的國家上司,他本是元帥授銜的候選之一,但他以自己曾經是國民黨将領為由婉言拒絕。

張治中的晚年目睹了十年浩劫的開始,他依舊沒有改掉自己仗義執言的習慣,在全國上下都對彭德懷展開批判時,是他挺身而出,為彭德懷向毛主席申辯。

1969年,在周恩來的保護下,張治中走完了自己風雲激蕩的一生,享年79歲。

張治中看似搖擺,卻實則堅定,從始至終他都沒有選擇随波逐流,而是堅持己見,用自己的方式為革命事業做出貢獻。

國軍将領張治中:從不和我黨打仗,建國後婉拒授銜,官至副國級

張治中的耿直,是他最顯著的特點,無論是在蔣介石麾下,還是在新中國以後,他都願意不計後果地為心中的公平與正義發聲。

結語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張治中用自己的一生闡述了戚繼光年輕時的豪言壯語,如果說作為一名将領,張治中缺少赫赫戰功;那麼作為愛國者,張治中可謂是功勳卓著,在家國大事上卻不惜身命。

國軍将領張治中:從不和我黨打仗,建國後婉拒授銜,官至副國級

縱觀張治中的一生,他似乎總是在國共兩黨間遊走,但支撐他這麼做的卻是始終如一的革命信念。

作為清廷的巡捕,他看到了封建王朝的懦弱無能;作為軍閥混戰的親曆者,他看到了軍政府的外強中幹;作為國民黨的封疆大吏,他看到了買辦階級對人民的敲骨吸髓。

國軍将領張治中:從不和我黨打仗,建國後婉拒授銜,官至副國級

有時隻有經曆過最壞的,才能知道什麼是最好的。張治中最終替自己,替人民做出了正确的選擇。

繼續閱讀